刘秀祥:激发山乡学子的奋斗动力

2022-05-30 10:48吕慎陈冠合施钱贵周宣妮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山乡贫困学生刘老师

吕慎 陈冠合 施钱贵 周宣妮

最近几年,每逢新生开学,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都要给学生讲述自己背着母亲求学的故事,还会带他们去老家看自己小时候居住的老木屋。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要“相信奋斗的力量”。

从走出乡村到回乡任教

“只要想读书,你来就好了”。这是乡村教师罗友操注意到经常趴在教室窗边“偷听”的刘秀祥时,对他说的一句话。幼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患上精神疾病,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刘秀祥稚嫩的肩上。罗老师帮刘秀祥支付了学费,把他领进课堂。从此,他也养成了知恩图报的情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刘秀祥考上了山东省的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广为人知。“为了照顾母亲,从初中到大学,我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刘秀祥说。

上大学期间,尽管刘秀祥的手头并不宽裕,但他也没停止帮助他人。他将部分兼职收入寄回贵州,来资助初中时捡废品认识的三个孩子上学。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企业工作,一开始并不打算回来。”刘秀祥说,当时想着自己和母亲过得好就行了。但有一天,他接到了自己资助的孩子打来的电话,说不想读书了,他反复劝解也没有效果。

这通电话,深深触动了刘秀祥的心。他意识到,像这样初中就辍学的孩子,家乡应该还有不少。于是,2012年刘秀祥辞职回到家乡望谟任教,他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因为我自己是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我回来是想告诉孩子、家长,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刘秀祥说,应当通过励志教育,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

甘当红烛,照亮山乡

“让家乡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我的梦想,而我的每个学生都有着美好的人生梦想,我要用一生守护好这两个梦想!”刘秀祥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甘当红烛,照亮山乡,矢志不渝扎根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为孩子们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为了劝学,刘秀祥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他常常骑着摩托车,将自己的故事录入小喇叭,走村串寨劝学。此后,刘秀祥跑遍望谟县的各个乡镇,骑坏了七八辆摩托车,1800余名学生因他重返校园。

从教十年来,刘秀祥除了做好日常教学等工作外,还到全国各地开展励志演讲。截至目前,刘秀祥已开展公益演讲2000多场次,用自己的事迹激励更多人追逐梦想。

“上学时我遇到困难,会向他求助,他的故事鼓舞著我前行。”曾经得到刘秀祥帮助的王代分说,她上高三时,刘秀祥来到她所在的学校任教,特别关注和关心贫困学生。

在王代分的眼里,刘秀祥是一个很阳光、温暖的人,跟他交流往往能给人正能量。“他的经历非常感人,我也想像刘老师一样,在自己有能力后回馈家乡。”王代分说,在刘秀祥的精神感召下,她毕业后也选择回老家望谟县工作。

“没有刘老师,我不可能读完大学。”李应芬感恩地说。李应芬的母亲有智力缺陷,全家靠父亲一人务农维持生活,她想辍学打工,被刘老师拦了下来。很快,刘秀祥告诉她有“爱心人士”愿意资助她,李应芬和弟弟得以继续学习,并先后考上大学。

2018年寒假,在看望刘老师时,她无意中发现了高中时写给“爱心人士”的感谢信,李应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刘老师一直用自己的钱在资助她。

“我也要学刘老师那样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追逐梦想。”2021年,李应芬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成立名师工作室,成为山乡学子背后的坚强支撑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改变人生轨迹的学生,他自己已记不清有多少。他把学生当朋友,给每个孩子制定成长计划并签订协议;他把教室当家,把自己的宿舍变成学生之家;他坚持陪学生们一起早读,争分夺秒让他们学习知识。这些年,刘秀祥先后带出了千余名优秀学生,基本都考取了本科院校。他还积极发起乡村助学行动,为贫困学生协调解决助学金1000多万元,覆盖学生4200多人,很多学生受到激励和影响,毕业后纷纷回到望谟建设家乡。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2016年,在浙江宁波东西部协作帮扶下,刘秀祥名师(劳模)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包括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教育和贫困学生资助。

名师工作室墙上的“厚德重智 德育先行”,不仅是工作室的行动方针,更是深深镌刻在刘秀祥心中的教育理念。刘秀祥以工作室为依托,实施“青蓝工程”,汇聚各级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形成“刘秀祥+望谟名师+州级名师+全省及全国名师”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模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通过工作室,刘秀祥牵线浙江、山东、北京及贵州省内资源,开展公益讲座、教师研修和培训、资助贫困学生,提升教师综合实力,开阔学生眼界。几年来,刘秀祥共开展了教师研修、学生德育教育讲座2000余场次,听众累计超过1000万人。

精准施策,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智志双扶”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近年来,许多像刘秀祥一样的教育工作者,成为山乡学子背后的坚强支撑。

来源:新华社 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山乡贫困学生刘老师
冬暖山乡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山乡的春天
中国画《山乡春早》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