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

2022-05-30 10:48常莹樊秀娣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读研考研逆向

常莹 樊秀娣

最近,武漢一所高校公布的“逆向考研”数据火了。据学校介绍: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武科大18个学院。其中来自985高校、第一志愿报考武科大、被录取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有8人,他们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考入了武科大的医学院、恒大管理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而来自211高校、第一志愿报考武科大,被录取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则有38人。

这样的数据近几年并不鲜见。这不是“逆向考研”这个词汇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事实上,近两年“逆向考研”热度居高不下,甚至成为了新的考研趋势。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更宽泛地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总之,“逆向考研”是指学生从较高级别高校考到较低级别高校深造学习的一种现象。

“重视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教育理念

在一个更符合公众期待的叙事语境中,考研应该是“正向的”,“向上的”,选择学校的综合实力要“大于等于”本科学校的。仍然有很多考生选择“正向”考研,但有一部分考生开始了“向下”逆向拓展。虽然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但它已显示了部分学生考研、读研的多样化选择。

这种逆向的原因相对多元,被动选择逆向的考生多为院校调剂。而主动选择逆向的原因则相对丰富,多为对未来有了清晰明确的规划后做出的理智决策。比如为了降低考研的难度,早日考研“上岸”,或者根据职业需要选择喜欢的城市,或是选一条压力小的出路等等。这些原因的罗列,可能并无法概括每一个个体的内心真实初衷。理性也好,妥协也罢,逆流中的考研学子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了降低风险的选择。“逆向考研”更像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更大的“确定性”,是这个选择可以预见的结果。

这种多样化选择的教育格局蕴含了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考研高校选择时,只看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对一所高校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客观上,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学术理想、兴趣爱好、考研竞争力、学校所在地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来选择读研学校及专业,对此简单地以“向上”还是“向下”考研来做出优劣评价,颇不客观。

个体发展不能因本科入学高校级别而被“一锤定音”,只能“向上”、不能“向下”的发展理念将导致学生的自我实现受到束缚,有人会为此背上人生“失败”的心理包袱。而“逆向考研”学子们,卸下了名校的光环,敢于破除唯学历论,抛开对学校实力的整体评价,结合自身能力进行考研以及职业规划,主动做出了适合自己的判断。

是学历内卷,还是专业为王

当全国各地“双非”高校都出现了这种“倒流”现象,也引发了一众网友探讨:是学历内卷,还是专业为王?

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撰文称,一方面我们可以祝贺这类高校,无论如何说明其有吸引力,比如一些专业的确办得好,就业有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考上研究生已经成为报考者第一目标,学校与专业的好坏或许已暂居其次。可以说,考研已经在全面高考化,大部分人都把读研作为出路,拼命“内卷”。

为什么会这样?陈志文认为,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导致学历贬值,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下的疫情与就业的艰难,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点。

从宏观角度来看,“逆向考研”的背后是考研严重“内卷”,高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复试线逐年攀升。而硕士学位成为当前就业市场的基准门槛早已不是新鲜事。虽然学历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技能,也无法直接体现个体能否胜任某一工作岗位,但对用人单位而言,通过筛选学历降低选人用人成本,是一种经济和高效的方式。考研一年一次,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一次“上岸”名校或热门专业,因而降低考研成本、提高考研成功率的选择自然就是报考普通院校研究生。这也就不奇怪“双一流”院校本科毕业生考研择校时选择“双非”院校。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微观角度来看,“逆向考研”亦有其积极意义。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双一流”高校学生,考研选择非“双一流”或传统意义上的“四非”,并非全然是“确保考上为要”的权宜之计。仔细分析会发现,考生大多是冲着这些目标高校的热门、强势或者是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而来。去年“逆向考研”的明星学校,“96名浙大本科生报考杭电研究生”的主角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业内就是以电子信息学科群有特色、办学水平高、就业能去华为著称,同时这些学科专业近年来在就业市场紧俏。所以有评论称,表面上看是“逆向考研”,其实是“向热门强势专业集结”。

“逆向考研”并非无奈之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成为成功之选,这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均有深远影响。

对管理部门做好引导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随着“逆向大军”人数与日俱增,从这种现象中也要思考,这种反向求学为何会流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在就业形势缓解方面,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让毕业生在面临选择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对此,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保障考研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关引导工作。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建议学生充分考量自己的读研目的、专业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并从报考学校的网站、相关同学处或者意向导师处等渠道了解报考学校及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抱着对自己负责并承担后果的态度做出慎重决定。学生一旦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日后便不易被外部评价所左右,学习动力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更强大,最终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其次,要引导学校苦练内功,以优质教育吸引学生。学校的水平和特色应该由学校的老师、学生共同成就。例如,“双非”高校有不少导师本身学养出众,对学生指导更是用心踏实。为此,“双非”高校应做好对此类老师的宣传推介,老师也要主动向有报考意愿的学生传递教育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治学态度和教风学风情况,把真正有志于此的学生吸引进来,潜心深造,创出佳绩。

最后,要引导社会公众重视人才的实际才能,不能只看学校“标签”和学历身份。国家单位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只有个体拥有公平竞争机会,能够凭借真才实学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学生选择考研目标才会更加理性。

人生并不是象限图,选择的正向、负向无法定义选择的优劣。考研也并非只能“向上”,从个人层面来说,有些考生选择走一条逆向之路或许更符合个人意愿。在考研这个“十字路口”,无论考生是正向冲刺还是逆向追求,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满足自身期待的选择,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知,都在通往正向的人生。

猜你喜欢
读研考研逆向
逆向而行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54岁的妈妈与女儿同校读研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
读研值不值,是一个早就应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