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药物难以彻底治愈

2022-05-30 10:48蒲瑶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肉毒素面肌面瘫

蒲瑶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多数患者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略多于男性。面肌痉挛对生命健康一般构不成威胁,但频繁的面部抽搐容易扭曲正常容貌,影响患者的工作和人际交往,甚至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必须及早治疗,避免病情迁延。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面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其他少见的原因还包括面神经外伤、肿瘤压迫面神经,甚至部分患者未能发现明确的病因。面肌痉挛的发作具有随意性,但疲劳、焦虑、精神紧张或压力大会诱发痉挛发作,要尽量避免这些情况。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磁共振面神经水成像和颅内血管成像检查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压迫面神经的“肇事”血管,并排除肿瘤压迫等一些少见的情况,为手术提供精确指导。但是磁共振并不能发现所有的血管压迫,尤其是小的“肇事”血管的压迫,临床上诊断仍然需要重视患者的症状学特点。

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和微血管减压术。

药物治疗 常用药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等,可使60%~70%患者的症状缓解,尤其适用于发病初期的轻型病例。但用药只能暂时缓解或减轻病情,不能彻底治愈,且多有副作用,长期应用易伴发嗜睡、无力、眩晕等不良反应。

肉毒素注射 将肉毒素注射在抽动的肌肉上可以使肌肉麻痹,患者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甚至消失。一般注射后数天到数周起效,疗效可维持3~4个月左右,最长者能控制1年,症状复现后需再次注射。需提醒的是,长时间注射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可麻痹面部的神经造成人为的面瘫,所以打完后面肌痉挛会得到控制,但长时间注射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的症状。

微血管减压术 血管压迫是该病的主要病因,故手术解除血管压迫能有效去除痉挛症状,疗效持久,实现“治标又治本”。具体方法是: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区面听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仔细寻找压迫面神经的血管袢,确认责任血管(即压迫面神经致临床症状的血管)后松解此处的蛛网膜小梁与神经、血管的粘连,确认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后插入合适大小的Teflon垫片。如果术中发现明确责任血管,则对可能压迫神经的血管进行处理,实行减压术。

对于面肌痉挛患者来说,面部防寒很重要,如果遇到冷空气刺激,颜面部保暖不足,血管容易遭受风寒而致痉攣,对神经组织压力增大,面肌痉挛就会“扑面而来”。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避免面部受到冷水或者冷风的突然刺激。

饮食上应多食清淡的食物,尤其是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芹菜、韭菜、芥菜等。适当地补充各种维生素,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五谷粗粮、豆制品,营养均衡可有效增强体质。避免烟酒、咖啡、浓茶,加强体育锻炼。规律生活,劳逸适度,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轻松、愉悦。

最后提醒大家,面肌痉挛是不会自然好转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发作会更频繁,持续时间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面瘫。因此,一旦发现下眼睑抽搐严重且频繁,并伴有头痛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

猜你喜欢
肉毒素面肌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打了肉毒素之后
打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靠谱吗
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