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如何平稳控制血压

2022-05-30 10:48段海景张鹏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黏稠度降压药气温

段海景 张鹏

进入秋冬季后,气温逐渐下降,血管因受寒冷刺激会收缩,进而引起血压上升。如果气温骤变或者是早晚温差大,血压就会出剧烈波动,由此可能引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所以在秋冬季,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平稳控制血压。

血压监测不可少

日常监测血压才能更好掌握血压动态,在血压容易升高、波动的秋冬季更应该坚持测量血压,尽量每天都测血压,早晚各1次。如果感觉近期血压不稳定,可以增加测量次数,如早晨起床后、下午3~6点、晚饭后、睡前等时间段,记录血压的波动规律。患者需要明确血压的控制目标、血压的测量方法等,在血压测量中做到“四定”,即定血压计、定部位、定体位和定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从而为治疗效果评估及其用药调整提供科学参考。必要时,还需要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血脂和血糖检查等,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其他疾病。

调整药物剂量

监测发现,冬季人体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左右,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左右。如果通过血压监测发现自己的血压波动较大,或比夏季高很多,说明原来的用药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应该及时找医生调整剂量。切记不可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药物的剂量是有限制的,过量服用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对于服用一种降压药的患者,如果增加剂量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而不是盲目地增加剂量。

秋冬季出汗少,大家对饮水的需求量则相对减少,此时就要慎用利尿剂,以免導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大血栓和卒中的风险。

此外,现在多数高压血患者服用的是长效降压药,但秋冬季患者容易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比较危急的,可将起效快的短效降压药作为急救用药。建议每个患者都应该备一点短效降压药(比如卡托普利),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咬碎舌下含服,期间保持情绪稳定,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

饮食清淡不过量

秋冬季人的胃口往往比较好,喜食肉类,且容易暴饮暴食。但进食过多会增加身体负担,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血压波动。所以,在秋冬季要想稳定血压,一定要饮食清淡,控制食量,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可以多吃一些含钾离子的食物,最好戒烟戒酒。

注意保暖,科学锻炼

患者在秋冬季也不应因外出活动减少而减少运动,过度睡眠,而应继续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除夜间需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7~8小时),每天还可午睡半小时左右,有利于保持血压稳定。冬天不可早起锻炼,最好在气温回升、较为暖和的下午出门锻炼。如果室外寒冷,可以将活动改为室内。注意运动项目要避免过于激烈的,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慢跑等。

同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忽然的严寒刺激。保暖并不是单指把衣服穿得厚实,还要尽量避免从温暖环境一下进入到寒冷环境,因为像这样剧烈的温度变化也会使血压骤然升高,容易诱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

此外,秋冬季草木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等“悲秋”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态平和。

猜你喜欢
黏稠度降压药气温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