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镜后仍被查出晚期胃癌,只因间隔太久

2022-05-30 06:41王若溪林小华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磁控萎缩性胃镜

王若溪 林小华

2022年2月11日,著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因胃癌病逝。曹先生曾自述,他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史,近十年做过两次胃镜检查,最近一次为5年前,但2020年8月体检时发现胃癌转移,病理显示为胃癌IV期。然而,从确诊到病逝,在几乎穷尽所有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曹先生的生命仅延续了19个月。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短短5年就成了胃癌晚期?做了胃镜,还是没能早一点发现胃癌?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邹多武和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玉萍,支招如何实现胃癌的早筛。

做了胃镜为什么还是没有防住胃癌?

邹多武:如果已经有比较严重的胃炎、广泛的肠化,或者患者有非常明确的致病因素,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5年进展成胃癌晚期,可能都是长的,2年都有可能。像曹先生这个情况,已经是胃癌的高危人群,隔了5年再做内镜的检查,间隔时间实在太长了。

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是什么关系?

邹多武:大部分的胃癌是由胃炎慢慢发展而来的,在整个炎癌转化的过程中,萎缩性胃炎比起浅表性胃炎的风险高一点。

萎缩性胃炎很常见,浅表性胃炎更加常见,在做胃镜的时候很容易发现有些黏膜已经变薄了,甚至有明显的肠化。在这里我也提醒大家,不用太过紧张,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或者所有的肠化都会进展成癌。有没有癌变的风险,具体多久做一次胃镜筛查,一定要听专家的意见。

哪些人更容易得萎缩性胃炎?

邹多武:萎缩性胃炎的患病原因有很多。比如,随着年龄的增加,胃黏膜都会发生萎缩;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已知的致癌因素;生活不规律,比如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也容易引发胃黏膜的炎症;胃炎的发生跟情绪也是密切相关的,跟劳累、心情和压力都是有关系。

萎缩性胃炎可以治愈吗?

邹多武:萎缩性胃炎无法逆转,所以对那些比较严重大面积的萎缩,我们只有通过反复检查、内镜治疗及时终止癌化。

胃癌早筛,胃镜是必须要做的吗?

邹多武:目前内镜还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胃癌高风险的人群可能每年都要做内镜。如果大家对于每年去做插管胃镜有点担忧、恐惧,可以做一个磁控胶囊胃镜的检查。吞颗胶囊进去,也能够全面地看清胃部的情况。现在,磁控胶囊胃镜的成像技术不断提升,跟AI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很多研究提示它有非常好的识别能力。

哪些人群需要做胃镜检查?

刘玉萍:40岁以上,并满足以下任意1条情况:胃癌高发地区(中国西北、东南沿海、川渝)、Hp阳性、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或者手术后残胃,或者肥厚性胃炎,或者恶性贫血胃病史、一级直系亲属有胃癌病史、高盐饮食、吸烟酗酒……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1~2年做1次胃镜检查。

如何选择做胃镜的频率?

邹多武: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能无限制反复做内镜,一是医疗资源无法负担,二是胃镜本身对患者身体有一定影响。所以具体做胃镜的频率需要由医生来进行评估。

刘玉萍:没有消化道的不舒服症状不代表没有胃病,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在体检中增加胃镜检查,及时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胃部健康状况。

怕做胃镜,有没有其他方式替代?

刘玉萍:目前在我们国内胃镜检查一般有电子胃镜、无痛胃镜,现在还有胶囊胃镜。可以选择舒适性比较强的磁控胶囊内镜的检查,它目前作为胃癌的一个早筛有高度的一致性。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明确指出,对于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传统胃镜(含无痛胃镜)或存在传统胃镜检查高风险的患者,排除检查禁忌证后推荐磁控胶囊胃镜检查。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远离胃癌?

刘玉萍:首先生活一定要规律,早睡早起,千万不能熬夜。其次,三餐按时按量进行分配。《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一个口诀:第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第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第三,多吃蔬果,奶类和大豆;第四,适量吃蛋白质,鱼、禽、蛋、瘦肉。

此外,目前已经证实压力过大也是引起胃癌的高风险因素,压力不要过大,保持良好心态,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摘自《健康時报》)

猜你喜欢
磁控萎缩性胃镜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磁控开闭铗装置在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生产中的应用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新型磁控电抗器的分析与比较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一种新型磁控电抗器及其性能分析
晶闸管触发的可靠性及其在磁控电抗器中应用研究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