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保障公众健康的“长效处方”

2022-05-30 06:41王颖曦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基本知识普及率

王颖曦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也使得大家更加注重生命健康安全。但与此同时,受生活以及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每年因意外事故或突发性疾病的死亡人数也在持续性增加。相关研究发现,提升医学基本知识的普及率,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们遭遇意外伤害或突发性疾病的死亡率、伤残率,而且公众的医学常识普及率也是评价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针对公众的医学知识宣传工作,以此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意外伤亡,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在人体心搏骤停的4分钟内实施合理的急救措施,能够有一半的概率挽回病患的生命,但若是在4~6分钟后实施救治措施,病患的存活率仅有一成左右,因此临床上也将这4分钟称为“黄金4分钟”。但由于意外伤害具备突发性的特点,我们无法进行准确的预判,从拨打急救电话到医护人员抵达现场这段时间内,患者很有可能会丧失最佳抢救时机。因此为了减少伤亡人数,就必须加大针对公众医学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医学常识普及率,在社会大众中树立科學的急救意识。

目前我国在公共医学知识普及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多数人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或者害怕承担责任,在面对有人受伤需要急救时仍保持一个观望的态度,这也与公共医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初衷相违背。一些好心市民虽然在面对伤者时会伸出援手,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很容易对受伤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有可能加重伤者的病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医学基本知识的积极意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利用自己的所学帮助他人远离危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做的。

另外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但由于多数病患对于自身病症的不了解,认为疾病只是暂时的,因此对其不加干预甚至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必会导致自身疾病的恶化,严重威胁到生命健康安全。而通过对医学基本知识的普及,可以帮助大众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而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保证自身的生命健康。所谓“吃五谷生百病”,对于疾病我们虽然不像医护人员那样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熟练的专业技能,但通过学习了解医学基本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正视自身疾病,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健康保障也由传统的单一治疗型朝着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型医疗模式转型,这就需要大众掌握一定程度的医学基本知识,养成优良的健康行为,同时也能使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大力开展公众医学知识普及,也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优良的医学舆论氛围,从而激发大众对于医学常识学习的兴趣,树立起正确的健康意识,以此来提升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另外,农村偏远地区部分群众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疾病的防治存在错误的理解,而提供医学知识普及工作可以纠正这些错误的认知,帮助偏远地区人民掌握正确的医学常识,对于乡村振兴工作也有着积极意义。由此可见,普及医学基本知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基本知识普及率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辩伪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电磁感应基本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