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谈话,医生到底想和你说什么

2022-05-30 06:41邓宵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负面医护人员手术室

邓宵

对于每一个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手术前都会接受“术前健康教育”。

我国临床医学发现,通过向患者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对其自身的康复有着积极影响。也正因如此,临床护理中会将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疑惑,提升治疗依从性。特别是针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开展术前健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刺激,进而有较大的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理反应、生理反应等,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等功能受损。针对患者开展术前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手术治疗的意义,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并减少恐慌、焦虑等负面心理。

简单来说,健康教育就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大众解开自身的疑惑,纠正相关不良习惯,从而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术前健康教育的实施,则能够帮助患者消除自身的恐惧,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一般来说,术前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护人员治疗与手术室环境介绍

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或环境总是充满了恐惧心理,因此在手术实施前有必要向患者介绍相关治疗手段以及手术室环境,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態。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自己,并告知患者会有专职人员陪伴他直至手术结束,以此来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之后通过介绍手术室环境让患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相关注意事项,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让患者了解相关信息,有助于减轻其对于手术的恐惧,树立较强的治疗信心。

针对麻醉措施进行讲解

一般来说,患者在手术前都会出现害怕疼痛的情况,因此在术前健康教育中需要详细讲解麻醉措施或方法,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麻醉师会让其在无痛中接受手术,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监测其生命体征,随时守护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其生命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向患者介绍术后止痛的办法,减轻患者的顾虑。

讲解手术流程

为了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前还需要向患者讲解具体的手术流程以及主刀医生的工作经验,也可以通过讲解成功病例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

饮食干预

在术前健康教育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干预。患者手术前通过控制饮食,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而在术后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也有助于身体机能的康复。通过合理有效的饮食干预能够保证患者自身营养平衡,对于预后效果也有着积极意义。

心理干预

临床发现,患者的心理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病情的变化。一些患者会在术前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在术后也有可能产生担心无法恢复等负面想法。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通过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有着积极意义。临床发现,存在负面心理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应激反应的可能更大,会影响手术的实施。

总之,术前开展健康教育十分必要,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提升其治疗信心。对医护人员来说,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给予患者生理健康服务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才能提升最终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负面医护人员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论负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