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2022-05-30 01:13陈金铃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陈金铃

内容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要了解该国的语言特点外,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极为重要的。说到日本文化,“暧昧表达”是日本社会中非常重要且独特的存在,每个日本人都会在有意或无意中大量使用这一表达,它已经不仅是语言的一个特点,更是日本人性格、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后隐藏的就是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体察文化、集体主义,甚至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識等丰富的文化因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暧昧表达”又极易给交际双方带来误解,本文将从“暧昧表达”形成的原因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揭示这种表达特点背后所隐藏的日本人的心理特点,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更加顺利地沟通交流,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互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暧昧表达 交际对策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日两国文化、经济上的往来也日益频繁,要想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就必须对日本的社会文化有所了解。“暧昧表达”作为日语中最常见的语言特点,是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暧昧表达”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深入了解:“暧昧表达”具体体现为什么?在日本社会有什么样的形成背景?在了解“暧昧表达”的基础又该采取怎么的交际对策?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将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对日语的“暧昧表达”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一.“暧昧表达”的形成背景

日本著名的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先生认为日语的语言特色就在于没有说完的内容和没有写出来的内容。他在《日本人言語表現》①一书中就曾写到,日本人最喜欢通过间接和省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心理特点从语言层面折射到整个日本的社会文化中,我们的着眼点就从日语的“暧昧性”聚焦到了日本的“暧昧文化”,而日本作为全球高语境国家的代表,这种模糊不清的“暧昧表达”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又是什么,这不禁值得我们深思。

1.岛国的自然环境

日本由于四面环海,交通不便,又是一个单一语言和单一民族的岛国,所以长时间内都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共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极大的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也培养了人们之间的默契和共处同化意识,他们开始不需要通过太多的语言,通过眼神、肢体的动作以及表情神态等就可以明白对方的意思,所以在日本文化中出现了“以心传心”这个词,指的就是不说话而心心相通。直到如今“以心传心”仍是日本社会十分推崇的交流方式,所以在日本人的交往中很重视暧昧的表达,尽管语言表达含糊不清,但能够通过共同的文化环境来揣摩对方的心理,进而努力达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

2.集团意识

日本同中国一样,也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国家,他们主要是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过程琐碎且复杂,需要众人协作完成,同时也因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岛屿、多火山、多地震,所以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日本形成了以村为单位的生产协作机制,“村八分”作为一种严厉的非官方制裁开始被制定出来。对于那些扰乱村子秩序的人及家属,全体村民约定除葬礼和火灾两种情况外,断绝在“冠、婚、病、出生、死人周年、旅行和修房”②八个方面的一切往来,在当时落后的农业文明环境下,如果失去了村庄中其他人的帮助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所以他们必须与集体保持一致,而对集体主义感极强和合群的日本人来说,“村八分”无疑具有巨大的威慑力。所以他们在日常表达中更倾向于通过委婉、暧昧、圆润的日语表达,更好地顾及听者的情感,从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融入集体生活而不遭到排挤。

3.体察文化

体察文化起源于圣德太子时期,在当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社会推崇“以和为贵”和“礼义谦让”,其中“以和为贵”更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对日本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凡事尽量避免争执,换位思考,从对方想法出发委婉地说服对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体察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依据对方的心理来研究自己行为标准的文化,成为了日本社会较为传统的一种文化。因此日本人在交际中较多使用推测句,例如“在我看来可能是这样……”、“您的话很有道理,但我觉得这样或许……吧”等这些委婉、圆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正是由于日本社会这种独特的体察文化的影响,渐渐形成了“暧昧表达”这一委婉迂回的表达,以达到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暧昧表达”引发冲突的案例

1.“暧昧表达”中所引发的中日交际障碍

中日两国同处于东亚文化圈,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两国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状况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两国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略有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由于中日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诸如在日本独特的文化中孕育的“暧昧表达”就极易产生误会、摩擦、甚至不愉快。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也讲究委婉表达,也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表达,但在语言形式的表达中这种特征并不显著,所以面对日语的“暧昧性”,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很容易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2.案例一:刚到日本不久的留学生赵明,深受同学们的照顾,为了感谢他的日本朋友,他提出周末的时候请这位同学去咖啡厅喝东西,他说;“ちょっとお茶でも飲みませんか”(去喝点茶之类的怎么样),日本同学对他的回复是“週末はちょっと……”(周末有点……),赵明觉得话未说完,深感不解,于是追问了具体的原因,这时这位同学才明确说到:“すみません、約束があったので”(对不起,因为我已经有约了)。这种尴尬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在初到日本或是初学日语的人身上,其实那位日本同学在说“ちょっと……”时就表现出了拒绝的意味,这就是典型的日式“暧昧表达”的句式了,通过省略的表达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希望在不伤害对方心意的基础上能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果是日本人的话听到这的话就会明白这是委婉的拒绝。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一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和日本是近邻,同处于东亚文化圈,但两国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赵明对日本文化的不熟悉,所以没有明白其中的意味,对日本人来说直截了当的拒绝别人是不妥当的、很失礼的,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在这种“暧昧表达”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典型的高语境国家,高语境是和低语境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绝大部分信息是模糊且不充分的,只是存在于交际双方的物质语境中,通常通过省略表达或是推测式的表达来进行交流。中国虽然也是一个拥有含蓄文化的国家,但也有“打开天窗说亮话”和“明人不说暗话”的俗语,因此两国文化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呈现出“垫脚石式”,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西方的“桥式”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垫脚石式”顾名思义就犹如在水中投下一块一块的垫脚石,使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领会说话人的意思。由此可见对于中国人来说要想在日本社会中生活避免摩擦,就一定要了解并且熟悉高语境文化背后的内涵。

3.案例二:在一个记录初入日本职场的中国籍毕业生的短片中,主角的中国社员A,到了下班时间就会准时下班,但他发现公司的很多前辈总是加班,他对此感到不解:难道前辈的工作效率都这么低吗?但一次偶尔的机会他才发现其实前辈们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他们留下来加班都是义务加班,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报酬,并且加班结束后总爱一起去居酒屋喝几杯,这样一来每天回家就特别晚,休息的时间都不够。A刚开始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大家下班都不积极呢。在这个场景中初入日本职场的A的疑惑主要是因为他对于日本的加班文化的不了解,在日本加班已经成为了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工作结束后大家会相约一起去居酒屋喝几杯,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聊聊自己工作上的心得体会,在联络了同事之间友情的同时也很好地舒缓了一天的疲劳。后来第一次部门聚餐,同事们刚开始都点了一杯生啤,A点了一杯橙汁利口酒,然而大家的生啤很快就端上来了,大家一起干杯的时候,A还在等自己的橙汁利口酒,没有来得及和大家一起干杯。在這一方面可以看出A对于日本的聚餐文化的不熟悉,在日本公司的聚会,为了干杯大家一开始都会点啤酒,这已经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而A作为新入职的员工,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了解到日本的集体主义的原则,在聚会中就显得不合群。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体现出在日本职场,关于加班这件事大家会有一种集体主义和从众的意识,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合群,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领导也会认为他对工作没有干劲,也正是由于日本人这种“工作至死”的加班文化,所以日本每年“过劳死”的人数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可以看出日本公司浓厚的集体主义文化,这也验证了霍夫斯泰德在价值观尺度的衡量标准中提到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日本整个民族都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内”和“外”的意识十分强烈,“在群体之内”可以得到群体内人员的照顾,同时也要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这和“在群体之外”形成明显区分。这种浓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而导致了许多职场上的“暧昧表达”,充分体现了在职场中“言外之意”以及“体察文化”的重要性。案例中的非语言式的“暧昧表达”在日本社会也极为常见,大家都加班,自己就不好意思先走;大家都喝生啤,自己就不能标新立异,其实公司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表明日本人的求同心理是非常强烈的,在公司的日常交流中要采用圆润委婉的表达方式,尽量不给别人带来负担和伤害,在与同事和前辈相处时要秉持着绝对的“以和为贵”的理念。理解这种带有行为性质的“暧昧表达”也是在日本职场的生存法则之一。

三.应对“暧昧表达”的交际策略

1.充分了解和尊重日本文化

中国素来被称作是礼仪之邦, 所以在与日本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需要对日本文化进行大致且准确的了解,并且要尊重日本文化。各国人民的价值观可能有正确错误之分,而文化却没有好与坏之分,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能说谁的文化好,谁的文化不好。我们要在尊重他国文化习惯的基础之上,发扬本国文化的优点。尊重他国文化不等于改变本国文化, 两种文化并存,共同发展才是最终目标。而尊重他国文化,首先要从了解他国文化开始。所以与日本进行交流前,就要了解日本的暧昧文化,在了解的基础上尊重日本人的“暧昧表达”,避免在交流的过程中侵犯对方的私人领地意识,造成失礼。因此要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语用失误,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日本文化。

2.「本音」和「建前」的区分

在日本文化中有两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就是「本音」和「建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心话”和“场面话”,“场面话”可以说是日常交往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之一,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打招呼和寒暄。而在日语会话中,“场面话”通常表现为对对方的问题进行委婉的回答,但并没有透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比如说当你询问对方去哪的时候,一般会有“出门办点事”的回答,其实这就属于“暧昧表达”的一种,对方使用了「建前」的回答就表明不想把自己的私事透露出去,再继续追问显然就入侵了对方的私人领域,显得十分失礼。日本人使用“场面话”和频率非常之高,也经常在“场面话”和“真心话”之间频繁切换,因此对于日本人的暧昧表达,我们要懂得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不过分探听对方的私事,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尴尬的情况出现,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行为。

3.准确把握日语暧昧文化产生背景,理解弦外之音

在与异文化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时,仅仅掌握那个国家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会非常容易带入自己国家语言表达的习惯,导致与对方国家的文化产生冲突。因此要想弄清日语中的暧昧语,我们就必须清楚日本暧昧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样的。尤其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只有了解文化内涵的差异,才能更好学习和理解日语中的“暧昧表达”,在对日本独特的岛国环境,形成已久的集团意识、以及体察文化和审美意识有了更深一步了解之后,才能正确揣摩日本人在交际中的文化心理,使得信息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语言的表象上,在交际时也能选择日本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同时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离日本人推崇的“以心传心”的交流境界更进一步。

由此可见,“暧昧表达”之所以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与独特的岛国环境、稻作农业的发展以及集体主义的发展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了解“暧昧表达”不能把它当作一种语言现象一带而过,要认识到这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性格上体现为日本人含蓄、内敛的特征;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日本人大量使用委婉、暧昧的表达,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多采用推测句来体现说话人的意见观点,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果对日本人的这种暧昧表达方式不了解,可能出现相反的交际效果,继而无法维持良好的交际关系。所以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不仅要着眼于表层语言的学习,更要对其社会文化深入了解,在了解日本的“暧昧表达”文化,以及背后的原因背景和其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日本人交往,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人言語表現[M].東京:講談社,1989.

[2]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01):24-27.

[3]王在琦,王玲.日语暧昧语言文化特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338-340.

[4]陳晓明.日语的暧昧表达和审美意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9):63-65.

[5]胡萍,涂雅玲.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J].才智,2011(05):225.

[6]黄丽媛.浅谈日语的暧昧表达及交际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06):159-160.

[7]王丽萍.言语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 (3):82-84.

[8]赵秦怡.从村八分制度看日本人的集团意识[J].安顺学院学报,2015,17(03):96-97+103.

[9]裴增.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注 释

①金田一春彦.日本人言語表現[M].東京:講談社,1989.

②赵秦怡.从村八分制度看日本人的集团意识[J].安顺学院学报,2015,17(03):96-97+103.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