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价值分析

2022-05-30 10:48李秀芳
健康之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并发症

李秀芳

摘 要: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到本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盆底肌力、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及半年后,实验组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P0.05)。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干预,疗效可明显提升,并发症出现概率较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发症;盆底肌力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作为一种由于宫腔支持结构出现退化、受损,亦或是功能缺陷的一类妇科疾病,其中包涵盆底器官脱垂(POP)、性功能障碍、张力性尿失禁(SUI)、便秘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等。经过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诸多学者认为分娩因素是PDF疾病出现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大多数产妇在产后很容易出现盆底损伤,亦或是盆底肌力减弱,不但会使得产后恢复进程明显推迟,亦会对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使得患者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伴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产科保健意识逐步加深,产后的早期盆底训练已然变成促使产妇盆底修复以及预防 PDF中最有效、最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有学者认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具有便捷性、操作简单性、安全性以及无痛性等诸多优势[1~2]。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析该联合治疗方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到本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16±1.28)岁;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7.14±1.24)岁。一般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组内患者接受阴道哑铃训练模式,具体为:把不同质量哑铃放置于患者阴道内,通过收缩阴道对哑铃夹持,进而提升阴道收缩力。引导患者每天接受一次训练,训练时长控制在15min,持续治疗两个月。

1.2.2 实验组

组内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0~30min,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控制在两个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具体操作为:运用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方式,依照患者的电生理变化和个体因素,制定出缜密的对应性治疗方案,包含生物反馈、电刺激以及场景生物反馈等方案。在实施电刺激的过程中,参数需选取不同波形、类型、脉宽、频率、强度以及时间的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疗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并发症(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腹痛);治疗前、治疗三个月后、治疗半年后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运用SF-36量表分析);心理状态(运用SAS、SDS量表分析)。

1.4 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56(93.33%),高于对照组48(80.00%),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33%),低于对照组14(23.33%),P<0.05。见表2。

2.3 分析两组盆底肌力

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指标,P>0.05;治疗3个月及半年后,实验组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分析两组心理状态

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临床资料统计发现,妊娠期尿失禁患病概率高达45%,而且发病概率会伴随着孕妇孕周的不断增加而逐步提升。在分娩中,盆底肌会受到较大的创伤。和剖宫产相比较之下,阴道分娩会使得患者阴道壁与盆腔肌肉筋膜受损,造成患者出现尿失禁问题。也有关报道指出,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尿失禁的患病概率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根据调查发现,尿失禁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但是,高龄因素并不是出现尿失禁的主要因素,盆腔手术、便秘、肥胖、绝经以及呼吸系统病史等均是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是治疗PDF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但该方式为创伤性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手术可接受度相对比较差。而保守治疗方式由于具有并发症概率低、费用低廉等,受到患者的广泛接受。盆腔肌肉训练方式与生物反馈治疗方式是临床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保守治疗方式。盆底肌肉训练方式具有简单便捷性,可以在早期指导患者规律性收缩阴道和肛门,改善神经操作控制度,进而提升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和患者主观度、配合程度呈现出正相关。在该基础之上,将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引入其中,可以使得患者盆腔肌肉明显被改善。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主要是应用模拟声音与视觉信号的方式,对盆底肌肉的异常状态实时反馈与矫正,可以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与目的。而电刺激治疗方式作为对患者的盆底實施持续性电流刺激,使得患者的神经反射有所改善,进而提升尿路功能,改善其存在的异常问题[3]。

此次研究中,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盆底肌力、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56(93.33%)高于对照组48(80.00%),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33%),低于对照组14(23.33%),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指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指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郑小花,黄惠娟,徐颖. PHENIX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Meta分析[J]. 人民军医,2021,64(3):246-251.

[2] 张利.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5):634-635.

[3] 张瑜,朱春兰,游丽娇,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6):70-73.

猜你喜欢
电刺激生物反馈并发症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盆底肌力强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预测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