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师范生技能培养现状及策略

2022-05-30 19:25黄新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高职院校

黄新垚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小学教育教师人才的重要责任,每个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必须掌握必备的教师职业技能。然而,目前高职师范生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自主职业技能训练意识淡薄等。为此,在高职语文教育师范生培养中采取以实践为导向的技能培养策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职业技能评价考核体系,增强学生自主训练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意识,十分必要。

关键词:语文教育 师范生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

教师职业技能是师范生进入教师领域的看家本领,但高职语文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依然存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将以粤西地区X高职为例,就高职语文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高职语文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当前高职语文教育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如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等,与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课程很少。以粤西地区X高职语文教育专业为例,仅开设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与教师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例研究、语文试题编制研究等,则是以选修形式出现或不开设。目前,在粤西地区X高职语文教育师范生专业课程设置中,学科课程种类多且占总课时的大部分,而实践性课程课时少。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大二下开设时,每周两个课时,总课时为34节。在34节课里,除讲授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完成试讲、说课等活动[1]。技能训练时间有限,人多时间少,只能蜻蜓点水。教师无法在课上对每个学生都具体指导,较少学生有机会在课上做技能展示。因此个别学生会怀侥幸心理,不认真对待教学技能训练,实践效果可想而知[2]。

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3],严重影响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给学生带来繁重课业负担。

(二)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实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以及通过小学教师资格证的需求,各院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4]。但是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评价缺乏量化指标,教师进行验收考核时,多根据已有经验做出判断与评价,随意性较大[5]。在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的参照下,学生评价不够严谨、细致,通常只是从教姿教态,板书设计或教学流程进行宽泛评价,且当学生评价缺乏监督时,易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此外,当前课程评价方式以笔试形式考核,偏重对理论的考查。实践考核只有课堂上为数不多的几次随堂教师技能展示,由于时间有限,教师评价难以具体和全面。以粤西地区X高职为例,除有限的随堂训练外,就是实习前集体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学生在考核时,允许自由挑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任意一篇课文做说课和试讲展示,约有一个月的技能训练时间。为取得好成绩,学生通常只选择自己较擅长的文体,且多选择叙事类课文,选古文的寥寥无几。因此,学生即便在平时的试讲或说课中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晰、教学设计杂乱无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也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6]。考核评价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强,影响训练积极性,职业技能培养难以获得显著效果。

(三)学生自主职业技能训练意识较为淡薄

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除了普通话训练、“三笔一画”的练习外,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朗读能力、教学设计撰写能力等都应落实在日常实践中。但大部分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训练缺少自觉性,大多为应付老师检查马虎了事,不利于提高教学技能。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远不足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需有大量的自主训练,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从而获得真正有效的训练结果。学生从未接触过真正的一线语文课堂,对小学语文课堂所必备的职业技能要求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强烈的自主训练积极性,更不用说系统训练自身职业技能了。此外,学科课程任务繁重,自我技能训练不足,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潜意识产生抵触,缺乏稳定的指导老师,缺少相应的奖惩机制[7]。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学生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师资力量不足,训练指导难以到位

高校教师往往擅长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为例,老师会花大量时间传授语文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常以“满堂灌”的形式授课,缺少与学生间的互动,对学情预估不到位,上课讲授的理论知识难,趣味性少,这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上课偷玩手機、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课上也很少亲自示范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就难以得到体现。也有部分语文教学法的老师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有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积累不足,多是以前学生时的实习经验,进入高校工作后,就更少有机会和时间接触当前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情况了解不充分,对语文教育教学问题主要通过期刊论文得知,缺乏一线实践教学经验,对一线语文教学情况知之甚少,这必定会影响高职生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施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师范教育应以实践为主要导向,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制定语文教育师范生课程培养方案时,需重点考虑与小学语文基础教育工作需求的衔接,强化师范性。《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2年)[8]中提出:“要对高等师范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优化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语文教育相关课程开设上,不仅要提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学技能训练的地位,还要增多相关课程,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育热点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解读等,体现语文教育专业的特色。此外,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演讲与口才、汉字文化、小学语文作业与试题研究、低年段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研究等,丰富课程门类,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其次,也要注意课程内容要紧跟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脚步,增强和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理念和模式都在不断改变。高职教学也要根据当下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关注小学语文教育的切实需求,以培养更容易适合岗位工作需求的学生,增强社会竞争优势。还应改革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语文教育教学课程为主要阵地,培养学生语文教学技能外,其他的课程也应承担相应的实践训练任务,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课程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具体篇目增设教学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基础,还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解读能力,有利于解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和解读内容肤浅的问题。学校还应调整语文教学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时间,学校可以把语文教育教学课程的开课时间提前到大二第一学期,并辅以每个月几次的见习活动,定期有序组织学生开展见习期间的听课心得交流活动,从学生的听课笔记中选择较优秀的听课笔记进行班级展示,还可以师生共同就某一课例开展研究,学生可以就改进后的课例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不仅能丰富实践经验及提高水平,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促进语文课程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二)完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评价考核体系

想有效提高高职语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学校还应完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评价考核体系。规范合理的技能考核标准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可以避免以往对技能考核评价时的随意和笼统,对提高学生自评、互评及反思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本校学情,重点考虑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校内相关教师和校外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开展培养语文教育师范生职业技能标准研究,同时还要结合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相关内容,制定本校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案[9]。构建与培养各项职业技能相符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并形成可操作、合理的量化指标[10]。

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还应多元化。可以建立学校和见习实习学校的双向考核评价,不仅要关注本校授课老师的评价,还应特别关注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一线教师的评价会更客观、全面,更能反映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需求。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都要马上组织师生根据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开展评价活动,并让学生做好评价记录,便于及时了解不足和学习他人的教学长处。

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因此不能以一次性最终的集体考核来判定学生的能力,也不能以传统的笔试成绩论学生能力高低,而更应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结果。比如建立学生的教学技能成长记录手册,把每次组织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价考核结果都具体记录下来,对于存在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学生,比如朗读能力不强、课文解读能力太差、写作水平较低等,都要让学生重新训练、重新考核,直到顺利过关。关注过程性考核评价更能帮助学生从日常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不足从而及时改进,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并留有准备时间,活动的内容要求要具体可操作,要有单项和综合实践活动,还要提供标准统一的评价方案,对于进步飞快和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是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活动的主体,不管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者还是校内外指导老师,只是提供学习辅助,无法替代学生学习和提高语文教师所需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力的提升需依靠自身不断的练习,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校可以经常开展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比如“三笔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模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讲故事大赛、教学设计评比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激起自主训练的动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邀请本校已走上小学语文工作岗位的师兄师姐回校分享工作感受或是语文教师招聘体会,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技能训练方案。学校还应积极和当地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生更多机会亲自接触小学语文课堂,与一线教师多交流,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当前语文教育的需求以及真正明白校内开设相关课程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练习的效率,不再为应付老师检查而马虎了事或是盲目学习。全体教师还应齐心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教育实践、职业要求,增强学生的语文教师职业认同感。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加大对实践训练场地和设备的投入,建造微格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技能训练场所,使得培训手段现代化,提高学生技能练习积极性和效率。

(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当地校外教师资源,与当地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合作关系,选聘一些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一线小学语文老师为学生的技能指导老师,与校内教法教师共同对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撰写、试讲、说课等训练严格把关[11]。也可以邀请一线老师定期开专题讲座,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策略研究、基于真实交际语境下写作教学的方法探析等,把一線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经验分享给在校师生。此外,学校还应设立语文教育教学专项经费,用于教法老师们的学习培训,教学科研活动等。高职语文教法老师需要不断更新语文课程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积极参加教师教学培训活动,或是有关当前语文教育热点研究的学术会议,还应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了解当下的课堂现状和教学需求,以培养一群真正有从教资格、有竞争优势的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法老师的队伍也需壮大,让职业技能的培训可以以“小班制”的模式开展,强化训练效果。

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应以实践为导向,为基础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扎实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语文教师。脚踏实地从每一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做起,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自主训练意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那么,我想饱受诟病的职前、职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脱节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改善,高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罗华.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J].文教资料,2018(05):160-161.

[2][4]田猛,鲁春艳,丁金妤.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内涵与构建——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21-22.

[3]何君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5):152-157.

[5][7]张桂荣,韩慧萍,朱红.实践取向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117-119.

[6]王玉珠.地方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7(11):59-63.

[8]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Z].北京: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

[9]张红顺,刘素玲.高师中文系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9,5(06):76.

[10]杨朝政,张勇强,周燕双.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7,15(02):164-165.DOI:10.16661/j.cnki.1672-3791.

2017.02.164.

[11]刘光成,李佳,严一凤.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7):69-71.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高职院校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