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2022-05-30 20:34刘福蓉
关键词:财务共享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刘福蓉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智移云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物联网)等科学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改变了企业业务及财务处理模式,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现代科技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日益凸显。为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有企业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共享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论文探讨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共享模式结合的必要性,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提出了财务共享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共享;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7-0064-03

1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集业务、资金、财务、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在国有企业各部门的战略管理、资源配置和关系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科学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改变了企业业务及财务处理模式。与此同时,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现代科技之间的不匹配问题逐步显现。如何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管理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讨论了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共享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以促进国有企业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工作流程、绩效评价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实际效能。

2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管控不到位

①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编制不准确具有深层次原因:一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可控。受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油价涨跌幅度较大等,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预算数据来源较多。例如,业务数据、收入成本数据分别来自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但在企业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下,数据孤岛的存在阻碍了内部的信息交互与共享,从而使预算编制不准确。②预算执行难落地。由于难以对经营情况进行合理预测,企业编制的预算目标可能过高或过低,从而导致预算與实际不一致,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足,形成了“重编制、轻执行”的问题。受预算编制不准、预算分析不足、预算与计划未有效衔接等因素的影响,月度预算的执行率,特别是项目类预算的执行率多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此外,国有企业的集中采购项目基本遵循应招尽招的原则进行,由于公开招标的流程烦琐,经历的节点多、时间长,多数项目要等到下半年才能立项,很多项目都是在后期赶时间、赶进度,造成上半年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普遍现象。

2.2 部门间沟通不顺畅

除了行政领导的主观忽视,共享平台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未能发挥显著作用,也是部门间沟通不畅的原因之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预算相关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预算沟通,同时,业务部门往往因流程复杂、信息反馈时间长,对预算管理的参与感不强。尽管预算编报或调整时,财务部门已充分向业务部门宣贯相关统计口径,业务部门也会因其他问题造成预算编制数据不准确和时间滞后。此外,在费用发生之前,对没有把握的支出内容,有的业务部门没有事先与财务部门充分沟通,导致预算监管和控制不到位。

2.3 预算信息化人才不足

由于基层财务部门缺少高素质的全面预算管理人才,致使下属公司的全面预算编制质量不高,有的甚至需要集团财务部门完成。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常用的财务软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这对全体财务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从事预算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人才不仅要精通预算管理工作,而且要熟悉信息管理技术。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企业即刻给予重视。缺乏高层次财务信息化人才,企业便难以真正地实现管理的系统化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充分发挥共享中心的数据平台优势。

2.4 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监督普遍针对企业整体预算,忽视预算部门。由于预算考核制度不健全,使得预算监管流于形式,无法提供精准的考核结果。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制定预算考核方案时,对下级财务部门的考核责任较为明确,包括预算质量考核和预算分析控制考核,但对业务部门的考核,没有针对具体部门,只考核某个单位,缺乏针对各条线、各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方面的考核细则。因为对预算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不充分,以致业务部门并未从根本上对预算管理工作给予重视。

3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共享模式结合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财务共享理念及实践不断深化,为实现财务共享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国有企业的业务、财务流程都将重新调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一个新的预算管理平台,将分散在企业上下各个组织机构中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信息等预算信息整合,集中在共享平台的预算模块中进行运用和管控,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时效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1 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使企业上下明确总体战略方针,为生产经营指引方向。企业的总预算是由各分预算汇编而成,因此,需要各相关部门进行持续沟通和协调,从而顺利完成从组织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将国有企业的业务数据及财务数据及时准确汇总,为全面预算的实时调整提供了可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对业务、收入、费用等情况进行科学预测,优化预算编制过程。同时,通过预算控制和分析平台,监控预算的执行状况,预测趋势并提前发现问题,从而采取防范措施,最终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3.2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不在于直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通过对企业整体目标的分解、监控及调整,有效纠正战略执行偏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等部分,当其偏离预算时,决策者就可以根据管理报告中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将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到财务共享平台后,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共享平台的功能和特性,如预算管控的便利性。将预算数据录入共享平台后,可以与报销平台联动,对需要预算刚性控制的重点费用等指标,可在财务共享平台设限控制,借此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对于分散在各分子公司的预算资金,也可通过共享中心的资金管理平台进行预测分析,实时收集闲散资金,获取定期存款收益,将企业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3 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企业在考核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时,需要确定参考的标准,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为实施绩效管理提供基础的标准信息。全面预算为绩效管理提供了企业各部门和员工考核所需要的“章法”,使部门及员工在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预算目标,以免业务部门只管自身利益而不管全局利益,同时,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弥补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使企业管理效能最大化。此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变动影响因素和预算执行的分析,结合绩效奖惩措施,可以实现对次年企业的运营监控与及时调整。在信息沟通、实时监控与及时调整时,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与财务共享平台融合,从而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科学控制成本费用,使业务执行尽可能遵循预算管理的设定路径,使各项经营活动按计划完成、按预期发生费用,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及经济效益。

4 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4.1 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确保业财有效沟通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的配合,预算是战略与业务活动的连接,预算编制需要落实到业务部门,只有公司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地完善预算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需要分工合作,预算编制由财务部门主导,在各个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作用。从流程上看,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经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多次讨论和协商流程,如果没有各个层级的有效沟通与配合,没有所有部门的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就会流于形式。从参与部门上看,一方面要求财务人员对业务的具体情况有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要求业务部门掌握基础财务信息,在业务发生端口将业务数据录入共享平台,以便财务部门及预算管理部门进行预算调整。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业务数据在发生之时即进入财务共享中心,数据的存储与分析由分散式变为集成式。将全面预算管理整合于财务共享平台之中,有利于提高业财融合的深度,从而改变各部门信息分割、互不相通的粗放式预算管理现状。例如,企业为了科学准确地编制预算,可以按照成本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进行编制,从源头上对企业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对预算进行指标的量化、细化和分解,反映财务和业务之间必然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多维度财务分析报告的形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业务执行期间动态生成的数据进行滚动管理,监控预算执行进程,收集分析战略实施数据,最终实现及时而科学的战略决策。此外,从财务人员角度看,在预算编制中通过共享平台实现快捷的反复沟通、反馈、纠正,使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理解更直觀、更细致,对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信息也能给予针对性管控,从而实现对潜在业务风险的及时预警。

4.2 重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考核

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时,应将全面预算管理嵌入共享平台,重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分为5个步骤,即预算目标制定与分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与调整和预算考核与评价,各责任部门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5个步骤通过财务共享平台进行信息沟通与反馈。

第一,预算目标制定与分解。预算目标制定需要由公司高管与预算、财务共享及采购生产及销售等部门共同完成,这一部分在共享中心的预算系统中完成。第二,预算编制。根据下发的预算目标,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将预算责任落实到岗位上,然后在系统中上报,经预算管理部门汇总后确定其可行性。第三,预算执行与控制。根据批准后的年度预算方案,各部门分解并落实预算指标,形成全方位的预算责任体系。预算执行情况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及时记录、汇总,做到实时反馈。第四,预算分析与调整。通过分析预算执行期间汇总到财务共享平台的信息,撰写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找准问题,提出调整措施以保证预算的有效实施。第五,预算考核与评价。根据预算目标及执行数据,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不断深化业财融合。具体来说,国有企业要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断优化预算考核评价,按照预算总体目标与局部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等方面统一的原则,科学考核与评价预算执行情况。首先,需要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纳入预算评价指标,合理确定预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中,关于经营业务的预算指标需要重点关注其合理性,如营业收入完成比率、税利完成比率、成本费用率、资本性支出、资金利用率等指标。其次,对各业务部门报送的预算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考评。各项考核以设置的具体项目、考核细则、权重比例为基础,按照考核分数进行统计,并将各业务部门的预算考核与部门绩效、个人绩效挂钩,只有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使业务部门从根本上重视预算管理,业务部门才能严格按照预算规程开展工作。最后,要注重预算指标完成的效率、效果,考评预算编报的准确率、各项预算的执行率、预算控制的均衡率、预算管理的贡献率。通过分析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可以评估相关领导和员工的绩效,做到有奖有罚,有效鼓励每位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

4.3 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保障预算实施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学习新技术。国有企业必须分层级对所有财务人员进行准则及解释、管理会计、大数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可以让财务人员到各业务岗位进行流转,以提高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的了解程度。另外,提高财务人员运用财务共享平台等信息系统的能力,提升对大数据信息的挖掘及分析能力,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屏障,为企业经营决策和业务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升复合型人才的福利待遇。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引进有系统学习会计信息化知识经历的专业人才,充实财务人才队伍。同时,加强财务内部挖潜和培养,在业绩考评上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营造财务人员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三是财务人员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型。财务人员应居安思危,通过开阔自身眼界、轮换财务岗位,不断学习进步,逐渐向预算会计、管理会计、战略会计转型,争取把自己打造成懂专业、懂信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5 结语

国有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种变革,也是一种挑战。当前,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例如,预算执行和控制的约束性不足、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乏。在这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企业应加强财务共享平台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财务共享平台解决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問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和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以管理促效益,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天月.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应用与启示[J].营销界,2021(30):99-100.

【2】张庆龙.业财融合实现的条件与路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1):109-112.

【3】孙彦永,谢静,宋朝霞.华录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9(3):71-73.

【4】李桂荣,李笑琪.H公司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业财融合成效、问题与对策[J].财务与会计,2020(1):25-28.

【5】于若梅.天保控股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平台的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0(9):34-36.

【6】戴国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0(22):6-8.

【7】肖建波.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撑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20(24):194+196.

【8】许亚明.科学编制财务预算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N].东方烟草报,2021-01-12(03).

【9】罗婷.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预算管理转型研究——以交通运输类国有企业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2):160-161.

【10】刘芷君.财务共享下全面预算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4):124-125.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