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2-05-30 00:08侯倩
健康之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干预

侯倩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13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6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疼痛以及镇痛剂使用情况,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評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焦虑、疼痛的评分,以及镇痛剂的使用量和并发症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情况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改善疼痛以及减少镇痛剂的使用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老年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护理干预

股骨粗隆骨折是在老年人群当中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比较突然,再加上老年人各项机体的器官功能都处于衰退的状态,往往还会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所以在出现股骨粗隆骨折以后常会引发各种并发症而危及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术后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1~3]。本文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并将护理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3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6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62~78岁,平均年龄(72.6±11.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63~78岁,平均年龄(73.5±11.2)岁。将两组患者按照Evavs-Jens-en法分型,其中Ⅰ型的老年患者42例、ⅡA型的老年患者为48例、ⅡB型的患者为40例,受伤的原因均为轻微暴力导致骨折。老年患者在骨折之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正常。两组患者均符合本次的研究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后进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后产生的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在骨折以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能够接受疾病带来的生活不便。所以在患者手术以后,护理人员应该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骨折疾病,理性面对现实,激发患者对疾病康复的欲望。对于思想压力比较大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沟通,针对患者产生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同时也可以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以及恢复健康的信心[4~6]。

(2)社会支持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家庭成员以及亲戚朋友等,之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调动患者的亲朋好友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还应该鼓励患者家人及朋友多多陪伴,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促使患者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疾病的治疗。

(3)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麻醉情况以及手术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调整相应的卧位;同时还应该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使患者能够在治疗中感觉到舒适。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疼痛,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重视以及关怀。如果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强烈,可以根据医嘱给予镇痛剂处理[7~9]。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并且观察患者在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应每天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按摩,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大运动以及增加负重的训练。

(4)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健康需求,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当患者主动向护理人员提出健康问题时,应该及时解答,并鼓励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焦虑、疼痛、镇痛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焦虑的评分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疼痛的程度以及患者镇痛剂的使用量则利用视觉类比痛觉测定卡,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1~10分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患者镇痛剂的总使用量;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越强。[10~1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来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疼痛的评分以及镇痛剂使用量的对比情况

实验组焦虑以及疼痛的评分情况和镇痛剂的使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后产生的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对比情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对比情况

实验组并发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后产生的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慢,容易出现并发症,以至于一些患者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卧床休养,私自拆除牵引,造成了骨折移位以及髋关节功能受损的情况,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对于外界事物的反應比较迟钝,再加上接受力比较差,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到了睡眠质量,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14]。因此,对于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以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人为关怀满足老年骨折的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需求,提高临床治疗的舒适度。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站在老年骨折患者的角度上去考虑,还会给予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以及家属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促进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以及疼痛症状,同时也能够降低镇痛剂的使用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蓝丽智.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 的影响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33(22):3152- 3154.

[2] 卢立锦.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24(16):36-37.

[3] 李淑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腰椎压缩骨折疼痛的影 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20(7):881-883.

[4] 张春华.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J].中国民康医学,2021,27(21):106-108.

[5] 刘华,李润香,龚惠华.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21,12(03):94-96.

[6] Onslow L,Robe,sH,SteinerA,eta1.Anintegrat-edcarepathway forfracturedneckoffemurpatients[J].Profnurse 2021,18(5):265-266.

[7] 何玲莉,邹毅,刘明霜,等.精细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 PFNA 术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5(3):71-73.

[8] 傅秀珍,陈梦丽.快速周转护理模式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1,33(11):1876-1879.

[9] 吴群,叶丽娟,黎娇,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快速康复护理 措施探讨 [J].西南军医,2021,21(6):564-566.

[10] 郭玉花,闫慧珠.股骨粗隆间骨折牵引术后预防压疮的护理,护理研究,2021,(06):1671-1672.

[11] 傅代秀,应秀华.改良法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25(36):60-61.

[12] 苏树娟,李晓娟.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广东医学,2021,33(2):295-296.

[13] 丁丽.综合性预防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32(3):503-505.

[14] 高道键,厉有名,虞朝辉.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的早期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21,25(8):454-457.

猜你喜欢
老年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