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肺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022-05-30 01:16陈霜叶
健康之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肺神经功能康复

陈霜叶

摘要:目的 探究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肺康复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改善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脑卒中;心肺康复护理;老年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满意程度

脑卒中即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工作中,脑卒中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为多。在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与进步,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所提升,但是后遗症情况仍旧明显,影响患者的康复状况。因此,加强对患者救治后的护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常规康复配合心肺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心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及患者治疗预后,满足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40±3.50)岁;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30±4.02)岁;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CT、MRI等影像检查确诊;(2)患者年龄大于60岁;(3)患者病例信息完整;(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具备配合能力。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痴呆患者;(2)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腦卒中患者均予以改善微循环、脑保护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采取用药指导、病情变化监测、病房环境护理、生活照护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肺康复护理干预。(1)康复作业疗法:根据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状况评估结果,指导并辅助老年患者进行自主进食以及穿衣、梳洗等基本生活锻炼,并以拼图等娱乐活动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2)运动疗法:辅助患者肢体摆放,包括健侧、患侧翻身练习以及腕关节背伸锻炼,循序渐进进行被动训练,逐步进行站立、行走训练等主动锻炼,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恢复。(3)心理护理干预:结合沟通中了解到的信息以及患者的评估情况,予以患者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建立信心,做好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治疗工作。(4)健康教育。老年人对脑卒中疾病认知不足是导致心理负担较重的原因之一。可以采取多媒体的形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老年患者了解脑卒中疾病,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前兆表现以及预后康复期间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与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预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评分区间0~4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

(2)日常生活能力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评分区间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

(3)运动功能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进行评估,评分区间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越好[4]。

(4)生活质量以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指标,评分区间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

(5)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NIHSS、ADL、FMA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 NIHSS、ADL及FMA评分变化不明显,P均>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提升,且提升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3讨论

当前,高血压多发、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脑卒中发病率较高,老年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多[6]。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升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7],但是患者的后遗症情况仍然明显,影响患者基本生活,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8-9]。因此,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的康复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予以心肺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0]。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心肺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NIHSS、ADL、FMA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相对对照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肺康复护理干预中,通过予以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作业疗法、运动疗法,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恢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心理,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促使患者积极面对康复治疗工作。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对脑卒中疾病的了解与认知,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与遵医行为,进而促进患者康复预后,满足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相关研究指出,强化心肺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肢体运动能力及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11]。本研究与刘建华[12]等研究接近,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的FM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肺康复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改善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明.心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運动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20,30(2):44-48.

[2] 陈丽娜,陆艳芳,周焕芳,等.全科理念下基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94-97.

[3] 项丽敏,赵瑾,张振芳,等.个体化改良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创伤后成长、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689-3693.

[4] 吴海峰,朱晓霞,刘芳,等.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联合良肢位训练对重症脑卒中抢救及后期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7):809-813.

[5] 林红梅,朱秀平,王亚芹.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2):2275-2277.

[6] 杨雪梅,陈霞,宋小贝.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4):231-234.

[7] 汪萃,瞿广玲,毛鹭,等.基于短视频及影像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10):1215-1218.

[8] 徐向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7):359-360.

[9] 黎娜,冯丽雅,李沃林,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21,20(2):23-26.

[10] 陈玉娟,李美岑,孙毅,等.行心肺康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室壁瘤临床预后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0(5):489-492.

[11] 马军廷.心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7):58-62.

[12] 刘建华,董继革,黄宝靓.心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11):1342-1347.

猜你喜欢
心肺神经功能康复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