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烈的领袖,最英勇的战士

2022-05-30 01:29胡建军
湘潮 2022年7期
关键词:斗争革命精神

胡建军

罗亦农同志作为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曾担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中央组织局主任、北方区委党校首任校长、上海区委书记等党内重要职务。他的革命生涯中,多次临危受命,担负重要工作,无论党把他派到哪里,他都以高昂的热情和求实的态度,忘我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他少年即献身中国革命事业,从未停止过战斗,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和懈怠,他用一生践行了共产主义者的初心。1928年5月30日,《布尔塞维克》第二十期发表的中共中央《悼罗亦农同志》专文写道:他的牺牲,使“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最英勇的战士”。“罗亦农同志的热烈的革命精神,可为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的楷模。”强烈的斗争精神就是罗亦农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最鲜明的特点。

深入分析罗亦农斗争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罗亦农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当时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列强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下,人民痛苦不堪,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罗亦农的家乡易俗河镇地处湘江之滨,是“上通两广,下通两京”的交通要塞,是当时湖南的重要商埠,湘潭税收一度超过省会长沙,经济十分活跃,新思想传入很快。辛丑条约签订后,1905年7月,湘潭沦为了列强的寄港地,美孚煤油公司、南星洋行、旭升洋行、英美烟草公司等纷纷在湘潭设立经理处,各种洋货充斥湘潭市场。民族经济备受挤压,本土经济一落千丈,洋人在这里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而码头工人则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以换取少得可怜的报酬。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罗亦农在青年时代就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五四运动爆发后,还在读中学的他在家乡积极参与领导学生爱国斗争。他临去苏俄之前送给妻弟谢魁的魏帖上写的“铲除恶势力”的语句,标志着他斗争意识的萌芽。

深入把握罗亦农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罗亦农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斗争实践;既善于宣传鼓动,又长于组织领导,是我党早期优秀领导人之一。罗亦农斗争精神的具体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罗亦农拥有坚实的斗争理论。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四年中,罗亦农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拥有了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为他的斗争实践提供了理论遵循。在回国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他不知疲倦地研究和探索各种问题,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斗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关于革命领导权、工农联盟、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土地革命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思想理论。罗亦农参与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领导了省港大罢工,是他回国后斗争理论的首次成功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战斗在革命的最前列。他针对当时的斗争实际,写下了许多文章,启发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为罢工斗争大造舆论;号召工农联合,推翻丑恶的社会制度。文章涉及问题广泛,分析论断正确,语言尖锐泼辣、犀利明快,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明确的指导性;传单言简意明、通俗易懂,鼓舞了起义工人的信心和斗志。他还协同罢工委员会妥善安排了20多万省港工人的食宿起居。这场革命斗争使罗亦农的领导才能和斗争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他也在党内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二是拥有坚定的斗争意志。少年时的罗亦农嫉恶如仇,自幼便同情贫苦百姓,乐为弱者仗义执言,敢与邪恶势力斗争。在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的过程中,更是磨砺了他的革命心志,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作为暴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罗亦农以坚定的革命意志积极投入到武装起义之中。他在真实身份被敌人发现之后,仍坚持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战斗;在健康出现诸多问题,常常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在敌人严刑拷打的折磨和高官厚禄的诱惑下,他坚守初心,不负党、不负人民,坚持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是拥有高超的斗争艺术。罗亦农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以中国革命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处事灵活,心思缜密,将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运用得炉火纯青。他参与领导了省港大罢工、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两湖暴动等斗争活动,能够准确地分析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决策。尤其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突显出他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被周恩来誉为“上海暴动的创造者”。此外,在处理国共合作的矛盾时,表现了高超的斗争艺术。他在参与领导建立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时,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的思想,借助国民党左派势力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最后在19位市政府委员名单中,共产党员占了8位。正是他高超的斗争本领,使得他在错综复杂的情势中,表现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底气,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不愧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

深入探寻罗亦农斗争精神的时代价值

继承和发扬罗亦农的斗争精神,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需要。在进入21世纪后的20多年里,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多国内部社会问题凸显,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乱象有增无减,人类发展遭遇巨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努力破解人类发展种种难题。近年来随着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泛起,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而要维护这些利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需要运用罗亦农的斗争精神,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国家主权等大是大非问题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

继承和发扬罗亦农的斗争精神,是新征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我们要居安思危,直面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解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進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怀念是为了继承,回顾是为了前行。罗亦农在革命生涯中,对党内错误自觉抵制,决不妥协。他特别强调组织性纪律性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党的建设首要的是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我们要发扬罗亦农勇于自我剖析、敢于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走好新征程的每一步。

(作者单位:中共湘潭县委党史研究室)

猜你喜欢
斗争革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