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融合之途径

2022-05-30 01:38张丽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张丽丹

内容摘要:“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应该在潜移默化间将思政元素贯穿于全学科教育教学中,深入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的育人职责。《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目标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上下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哲學智慧、历史逻辑、做人准则以及处世方法,让学生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天空,吸收文化精髓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它与思政教育中倡导的“育人”理念、真、善、美与价值观的树立等,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下大功夫去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思政元素 育人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从伊始到如今,已有十七八年的光景,从2005年开始,它只局限在上海中小学阶段的“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中。到2010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来整体规划,聚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再到2014年,便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并逐步从思政课程转变成课程思政。到今天形成了大中小学各个阶段各门学科的全覆盖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内容体系构架越来越丰富、制度体系也越来越全面。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学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强调的就是它的社会作用,“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最终可以达到目的地。在古代,文学是传播儒家之“道”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那么在现代,“文以载道”就是说每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学习都承载着思政教育的功能。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就是一座桥梁,肩头都有不可推卸的“育人”的职责。这与课程思政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理念不谋而合的,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除了文学专业的学生外)或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面向所有大一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而言,首先书本的选择很重要,《大学语文》的书目很多,如何选到一本涵盖尽可能多的优秀篇幅的传统文化的书目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在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思政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塑造、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乘着国家对课程思政融入全学科示范课程建设的这股“东风”,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从教师个人来说,要形成鲜明的个人魅力和人格色彩

思政教育属于显性教育,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是思政老师、班主任、辅导员、院系书记等负责,是一种更直接的培养学生思想的形式。今天,在课程思政的指引下,每门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成为思政教育的“助力者”,用自己“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就要求我们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习总书记在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虽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叮嘱,个人觉得对新时代的高校老师来说也应如此。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言传”一定要谨慎,不发表错误的言论,过激的言论、不信谣不传谣,弘扬社会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身教”,更是重要,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对于那些学术造价、人格包装、违法乱纪的行为是要坚决杜绝的。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只有你站的正,行的稳当,才无愧于学生的引路人和同行者这一称呼。形成塑造鲜明的人格魅力,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学生吸收文化精髓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并应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中。

二.深挖教材,精选文本,精确提炼思政元素

我校《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大一新生各个专业开设的,课时为36个,根据课本的选取,全部都讲不现实,所以,就必须有所取舍,选取典型的教学内容,既要满足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又要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引领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神话这一章节,内容特别多,你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去选取,比如《精卫填海》《盘古开天》《愚公移山》这几个作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塑造的精卫鸟、盘古和愚公这几个形象,也向我们传达一种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言弃的精神。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此外,德育元素的提取也是一项大工程。从古至今的优秀作品太多,德育元素不难挖掘,难的在于如何结合时代和学生特点,选取典型,进而提取。比如,我们讲到苏轼这一章节,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首属于苏轼的词,有豪放的、有旷达的、也有婉约的。我们也知道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经历无数磨难,但是每一种磨难来临,他都会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去面临这种不幸,更加的坚定、沉着、乐观和旷达,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以苏轼《水调歌头》为例,先聆听歌曲《明月几时有》,诵读中配上音乐,激发诵读兴趣,变诵读变想象,融入到意境中去,通过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经历介绍,让学生会理解诗中孕育的思想感情,感知内容与联想意境基础上领悟感情与品味诗歌特色。整个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再现《水调歌头》意境,感染学生,最大限度激发兴趣,把知识技能与审美情趣结合起来,全面深入理解诗意,爱上优秀民族文化,生成思想共鸣,受到启迪,具备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精神。那么,对待今天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下,迎难而上,遇事不走极端,对生活的充满热爱,这是我从一代文豪身上看到的时代价值,也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作品,作者的生平,潜移默化中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让自己的人生也更加的有意义。

我们要把那些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课堂讲授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使学生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挖掘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加上没有考试的硬性要求,更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育人的目的了。那么,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如何让授课形式更多样化,让育人机制体现的更到位一些,要做多种尝试。

第一,引入情景教学法。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文本和教学目标,利用朗诵、音乐、语言描绘等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情感上共鸣,激发能动性与参与度,进而感悟作品。让学生通过歌曲、朗诵、纪录片、电影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去了解作品,走进作者和时代。比如讲到李白的作品时候,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一集中的第二件国宝李白草书《上阳台帖》中濮存昕等致敬李白的现代诗朗诵《假如没有李白》,通过这首诗,让学生明了李白在唐诗的领域是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和古诗词绘画与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诗句,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联系课堂内外,掌握传统文化中蕴含哲理以及道德观,为后面的讲解打下基础。又如讲到杜甫中,邀请大家一起欣赏英国BBC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2020)》,一同去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引导学生走进杜甫的精神世界。這个方法,教师要创设合情合理的情景,让学生去体验,去走进作者进而去了解作品,感悟经典中的人文关怀、锄强扶弱,拯危济难、人生哲理。

第二,作品再现。古代的文学作品,很多因为距离我们有一段距离,所以可能会有一些生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多样化的演绎作品。比如,讲授《诗经·蒹葭》这首诗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脚本创作;讲《红楼梦·宝玉挨打》时,可以发挥大家的积极性,自编自导,揣摩人物性格,用现代人的理解去演绎古代人生活状态,感受古今区别差异;又如讲到毛主席著名的作品《沁园春·雪》时,可以以小组形式从网络上搜集和这首诗意境契合的北国风光图片,也可借助视频,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领悟真实风景,比如诗歌中所说的千里冰封和万里雪飘景色,感受祖国美丽风景以及壮丽山河,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还有就是坚定的信念,体会词中对于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对爱好摄影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一个雪景图片征集,注重光、影、色彩的运用,让学生去拍摄,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作品的多样化演绎,拉近了学生和作者的距离,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和教学目标一致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即要实现知识、能力和德育三位一体的目标。好的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巧妙地导入、教学方法的选取,讨论环节、布置作业等。比如讲授《诗经》作品时,作品很多,不能随机或任选,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思政元素的提取,去选取作品。如这一章节的目标就是要求了解《诗经》(知识目标)、欣赏《诗经》作品中的现代价值,如《采薇》这个作品体现的就是保家卫国的主题,可以结合不同时代的类似作品,放在一起讲解。如岳飞《满江红》和文天祥《过零丁洋》(能力目标)、去感受不同时代的人对和平的向往、爱国、舍身取义等的追求(德育目标)。这就实现了三位一体的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其次是导入,可以以当今的国际形势为契机,进而带领大家去了解古代战争的残酷以及征兵的残忍,让大家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再次,就是文本的讲解,利用板书串讲三首作品,利用多媒体,带学生进入情景。最后,讨论环节,带领大家一同欣赏抗美援朝期间的相关影片,让学生发表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看法以及对中印边境冲突的看法,树立理想信念,并布置作业。

五.考核方式和成效可量化——与思政教育结合,按时出勤、遵守纪律、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等诚信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以我校为例)是平时成绩和考查成绩各占50%。因为是考查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可以进行改革,融入思政教育,发挥考核要素的多样化。比如按时出勤,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小组协作能力等,都可以纳入期末的考核。把过程考核贯穿课程的最终得分,同时也融入了对其自身的德育教育,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要从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抓起,也要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课”相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全过程的融合,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即“育人”的前提是先“育德”。始终坚持以德立身、立学、施教,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地引导当代学生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岳宗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98-9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左川凤.新形势下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策略探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9(03):7-9.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2.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379.

[7]习近平.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37.

[8]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6.

[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

[1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21-12-14).

[11]https://baike.so.com/doc/3458334 -3638940.html

(作者单位: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