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质量语文作业体系的建构

2022-05-30 01:38杨晓强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双减素质教育

杨晓强

内容摘要:“双减”是化解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有力举措,它必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师的教和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作业从布置、设计、批改、讲评、辅导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过去学生作业只是课本习题或者练习册或者辅导资料上试题的简单累加,在作业内容的纵向结构、难度结构、类型结构、水平结构等方面缺乏设计,导致作业内容重复,也导致作业与教师评价之间脱节等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构建语文作业体系就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爱好兴趣、天赋秉性、学习动机、坚持性、承受力都不一样,所以作业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确保学生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切性、阶梯性、选拔性。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一定要避免作业机械化、形式单一化、内容重复化,要不断探索丰富作业形式、凸显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

关键词:双减 語文作业设计 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一些城区学校、城市主城区中心的学校由于交通便利加上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诸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优质的教师资源。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极度不均衡,催生了学区房和择校热,而这些学校为了将更多的生源拒之门外,不得不制定各种条条框框来提高招生门坎:过度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的甚至于通过诸多的考试进行招生。随着招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家长为了拿到进校入场券,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等校外培训。这些校外培训机构为了生源,招生手段也是不遗余力的花样翻新,高薪聘请专业教师,有些体制内的教师也同时担任培训机构的教师,有些培训机构与国家相关的技能考试机构相勾连,对学生技能进行等级考试,发放证书,学生的证书越多,证书等级越高,也就越能在千军万马的招生、升学中胜出。这种择校热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一年四季根本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成了各种培训机构的牺牲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天性,遏制了学生的思想,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为了打击资本对教育的控制操纵,把学生从繁重的培训和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彻底根治校外培训机构,相继出台了”双减”和“五项管理”措施。

一.双减的目的

“双减”就是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把学生真正从繁忙的校外培训和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到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二十一世纪的竞争表面看是经济与军事实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虽然现阶段我国在部分领域的技术达到或者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大部分核心技术仍然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握所垄断。之所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一方面与我国科技发展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有关,一方面也与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有关。为了尽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旧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随着“双减”和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促使教育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教育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对知识的应用,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杜绝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转变家长让孩子拼时间、多刷题、盲目报培训班的行为,着力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倾向,积极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双减”是化解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有力举措,它必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师的教和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作业从布置、设计、批改、讲评、辅导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过去学生作业只是课本习题或者练习册或者辅导资料上试题的简单累加,在作业内容的纵向结构、难度结构、类型结构、水平结构等方面缺乏设计,导致作业内容重复,也导致作业与教师评价之间脱节等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构建语文作业体系就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爱好兴趣、天赋秉性、学习动机、坚持性、承受力都不一样,所以作业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确保学生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切性、阶梯性、选拔性。新编人教版(或叫部编版或统编教材)语文教材体系已逐渐形成,日臻完善。这套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基础上编写的,更多的加入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更加明确的体现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正确培养,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规律。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也是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进行。

二.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语文作业设计

就语文教材整体性而言,语文教师要构建高质量的语文作业少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钻研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时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理解能力制定的,其目的就在于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注重立德和树人的统一,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具有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鉴别、鉴赏、判断能力,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广泛的爱好,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语文教师之所以钻研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是纲,课本是目。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掌握、熟知新课标对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也就是在每一个阶段,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识记基本的基础的语文知识,学生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过程性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方法,通过文本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就无法通过文本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或者学习目标。只有熟悉新课程标准,才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施教。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因为教师在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能力的提升。这就涉及到了作业设计的问题。当前,大部分语文作业或者辅导类书籍都是千篇一律的紧扣文本,重在对文本本身知识的考察,并没有从文本本身出发,设计出具有拓展性、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应该是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过程。比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只”,去认识与之相关的识、织、枳、职、炽、积、帜等字。教师就这个生字设计不同的作业:①在文中找到含有只字的句子并熟读这个句子;②给只字组词,并造句;③你能通过其他方法找到含有只字的其它字吗?④用只字写一段话。这样作业的阶梯性、层次性就体现出来了,由最基本的识记、读音、到拓展、延伸直到写作能力提升。在作业设计中紧扣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认识只的读音、写法、笔画顺是识记的内容,用只组词是对只字的理解的考察,找含有只字的其它字是对只字的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者问家长、同学、老师等途径来收集材料,培养学生勤学动手的习惯,用只字写一句话则是对只字的运用能力的考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比如学习了《咏柳》这首诗,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①背诵并默写这首诗;②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你还能找到写这个季节的诗句吗?③万条垂下的除了绿丝绦你还见到过哪些万条垂下的景色或景物?④二月春风除了裁出了细叶还能裁出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的。学生通过做这些开放型较强的作业既能将知识由点到面拓展、延伸,又能通过将诗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体会诗的内涵。

2.熟悉教材

教师熟悉教材本来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了解,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熟悉教材。现在的教师一天被各种杂事缠身,一部分教师由于外出培训、或因请假、或非汉语言专业又被安排到语文教学岗位、或因调动、交流轮岗、支教等原因,出现中途换学校换班级换学科的现象,一个教师能完完整整把一个班级从起始年级跟到毕业的很少。由于总是出现这种情况,造成了教师不能系统性地熟悉教材,要知道一门学科的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内容上具有连续性时序性逻辑性。就一册教材而言,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其知识点是关联的连贯的,一个单元与一个单元之间是互相銜接的,从课与课的关联到单元与单元的关联,从册与册的关联,形成了一个整体,从知识点的由少到多,写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要求越来越广泛,综合实践的难度越来越严。如果教师不熟悉教材,那么教师本身就对知识缺乏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学生接受的知识也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如果教师熟悉教材往往会在讲课时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或者提前引导学生去接触以后要学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时,教师既可以拿以前学过的课文里的相关句子来举例,也可以拿以后要学习到的句子来举例,在分析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时,既可以放在古诗词中去分析,也可以放到具体课文中去分析。如果教师不熟悉教材,不掌握教材体系,那么就会出现要么给学生讲的少了,要么给学生讲的多了,甚至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熟悉整套教材及体系的前提下,要精心备课,要根据课本内容备好教学目标和三维目标,而且要对文本知识该扩展的扩展,该延伸的延伸。无论是扩展还是延伸,要尽能做到都是为了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

3.了解和掌握学情

学生的天赋、秉性、悟性都是有个体差异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操作实践能力也都不尽相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布置。学业要有梯度,有梯度的作业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学困生来说就布置一些当天所学的内容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读、写、背、记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对中间学生要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延伸、理解、运用,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多布置探究性综合性强的作业。作业设计尽可能即保证学困生跳一跳够得着,也要保证好学生跳一跳才能做的出。无层次、无选拔的千篇一律的作业只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和求知欲,束缚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学生的作业类型可以是听说题、活动题、合作题、开放题、综合实践题,涉及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素养实践。高质量的语文作业体系一定要有系统性、动态性、结构性。双减背景下,高质量的语文作业体系的构建是必须的,迫切的。学生的禀性和天赋都有差异,给学生的作业也要根据学生分层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进行自主选择,让学生通过做作业来获得成就感、幸福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分层作业是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快乐,做的轻松,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构建学生作业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作业的评价要特别注重评价激趣让学生在看到作业之前就充满期待,对完成作业充满信心。语文教学效果提升的秘诀之一就是对学生作业做出恰当、适宜的评价。让学生的作业成为语文教师和学生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心灵交流的桥梁,使每一次作业都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基础特别薄弱的学困生,只要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要求,就应该得到肯定予以充分的表扬。比如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认真书写生字词,会组词,能背诵甚至会默写的,就给予特别表扬了,这样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加注重自己的书写。

2.符号评价,激励肯定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在学生的作业等级后面画一朵小红花或五角星或者者盖上一个大拇指印章,学生就会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努力争取的欲望,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还要注意评价的延续性。设置作业书写公整或者正确率高的奖励,对学生得到的小红花或者红五星,大拇指定期汇总,对得到多的学生颁发奖状,这样学生写作业的期待就更大了,也能改变他们写作业的心里,由被动变为主动。

3.评语评价,激发情感

在学生作业上写评语,发现学生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及时用肯定、激励性评价语,并针对性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精准点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完成作业态度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对学生作业及时评价、针对性评价、亮点评价,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重视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习惯,都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作业评价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明确作业设计目标,分层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反思改进、推动作业评价的激趣作用,都是着眼于语文作业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能让作业减负增效,提质赋能。

总之,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一定要避免作业机械化、作业形式单一化、作业内容重复化,要不断探索丰富作业形式、凸显多样性、突出层次性、趣味性。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传统作业设计的局限,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思考,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设计出趣味性更高的作业,发挥作业的效用,助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双减素质教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