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阅读环境营造途径

2022-05-30 02:27王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王颖

内容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也逐渐朝着数字阅读的方向发展,读者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其对“阅读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图书馆应探索各种阅读环境营造方式,当代图书馆在历史经验的总结上,将各种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起来,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从各个角度对图书馆阅读环境构建予以开展,包括空间、资源、阅读生态等,对于构建新型阅读空间、组织阅读团体等具体途径,对提升阅读推广服务绩效、应对数字阅读时代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阅读时代 图书馆阅读环境 营造途径

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其能使人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的有效方式。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图书馆一般是以纸质形式展现馆藏资源,对实体环境的重要性尤为重视[1]。而新形势下,馆内阅读环境的构建应与时代发展相迎合,将数字化的理念予以渗透,在新环境下,该如何对图书馆数字阅读氛围进行调整成为图书界关注的主要话题。

一.数字阅读时代读者对阅读环境的新需求

当前新式图书馆兴起,人们阅读书籍的时间有所增加,然而阅读资源还比较匮乏,人们对图书馆提出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且利用渠道要比较便利,以此使读者的需求得以满足。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的阅读行为与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阅读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当前新时期下,读者对阅读环境、阅读氛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功能为主导的图书馆传统阅读空间,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为了使读者阅读行为的变化得到良好的应对,使阅读推广更好的开展,图书馆在阅读环境的尝试方面大胆革新,从我国古代阅读环境营造理念与方法中将养分汲取,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多种形式构建新型的图书馆阅读生态,包括空间再造、图书馆阅读生态的改善等,以此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环境提出的要求,由此获得读者的认可。

二.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环境建设的构成要素

在数字阅读时代背景下,数字化阅读技术平台、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移动新媒体格式资源存储格局是图书馆阅读环境建设构成的主要要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数字化阅读技术平台,最为核心的是数字化阅读技术平台,移动新媒体格式资源存储格局为保障。

(一)数字化阅读技术平台

移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数字阅读环境建设中,数字化阅读技术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其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系统、数据库系统。图书馆建设的数据库应该依托广义上的网络通讯系统进行网络共享,数字阅读时代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交互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图书馆不仅要将原有服务功能得以保持,且要在移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创新,将互联的信息交流空间予以打造,使数据资源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以此使数字化资源的广泛阅读得以推动。

(二)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

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数字阅读建设中的核心要素是数字化馆藏资源,其数量与质量与数字阅读环境的建设水平有着直接影响。数字化处理技术是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主要采用的技术,规范整合馆藏资源,这个环节是通过标准通用标记语言得以实现的,以此使图书馆数字资源、移动新媒体平台格式相匹配得到保障。另外,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还要注重深度开发信息,对资源的挖掘、关联进行强调,不仅要从数量上对读者用户的需求予以满足,且需要集中开发质量,以此使数字化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三.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环境建设的特点

(一)采用多媒体社交平台,将快传快递阅读环境进行打造

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多媒体社交平台随之出现,包括微信、QQ等,数字图书館可将多媒体社交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对目标群体进行锁定,将快传快递的数字资源阅读进行打造。比如,数字图书馆可在微信公众号节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献内容,吸引读者用户的眼球。采用多媒体社交平台应用一体化,对各类各领域的目标读者推送数字信息,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范围予以扩大,使数字阅读环境得到良好的营造效果,充分统合图书馆数字服务与移动新媒体时代,以此使读者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认识得以提升,使数字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二)线上活动的创新,实施多样化推送服务

数字阅读时代下,线上活动的创新是图书馆数字阅读环境建设的特点所在,应注重多样化推送服务的开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展开了多样化的线上活动,其将线上推广服务得到进一步创新,比如,推出图书馆采用程序供手机用户下载,手机用户可通过APP查询相关资源,了解相关热点信息等,这种推送服务方式十分灵活,能促进数字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使数字阅读环境建设取得良好效果。从图书馆展开数字资源推送服务情况来看,很多活动主题、推送服务方式获得的点击量比较多,使得图书馆资源高频率更新,实现了数字阅读环境建设的优化目的。

四.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营造阅读环境的方式方法

阅读环境可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硬环境,二是软环境,前者包括了阅读场所、阅读材料等,后者包括了活动形式、阅读指导等。与此同时,阅读环境还可以划分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前者涉及到图书馆内部,包括空间设计、色彩装饰、家具布置等;外部环境包括图书馆周边建筑设施、图书馆建筑[2]。图书馆阅读环境可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空间环境,二是阅读生态环境,下面主要对图书馆在上述方面的新举措逐一介绍。

(一)图书馆阅读空间环境建设

1.图书馆空间营建的基本原则与理论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指出,决定图书馆命运的两项根本性资源包括知识资源、空间资源,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拓展空间资源,实现多样化的空间功能。在《图书馆空间设计与阅读推广》中,首先对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介绍,之后对阅读推广视角下图书馆空间设计原则、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探讨,并分别从六个方面对其与阅读推广的关系进行阐述,包括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环境、内部空间设计、空间环境心理学、室内软装设计、小微型公共阅读空间设计、空间再造。术中总结,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下,图书馆的馆藏载体、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进行空间再造十分有必要,其能有效推广阅读。数字化阅读会减少纸质书的需求,所以,应将图书馆打造为共享空间、第三空间,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读者更好的进行阅读。

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读者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包括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多,且面对拥挤的居住空间、嘈杂的外界环境等,使得现代人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提出了第三空的概念,第一空间是指居住空间,第二空间是指办公空间,第三空间是指在内的公共空间,包括城市中心的闹市区、酒吧、咖啡店、图书馆等。实践证明,第三空间的营造能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得以缓解,如果将图书馆打造为能使人们精神困境的舒缓场所,就能让更多的大众前往图书馆。

所以,现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除了需要将更多要素融合起来,包括图书馆学、建筑学、心理学等,还需要将“第三空间”的理念注入,通过从建筑外观设计、空间布局、家具的选择等方面着手,使得阅读环境更加舒适,让读者更好的融入到阅读环境中[3]。

2.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与营造

将图书馆使命与功能予以实现,使读者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是图书馆建筑的目标,其能让读者提供环境良好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读者用户对图书馆的第一印象是图书馆建筑,在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中,应对外部自然生态环境、馆内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外部环境,可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天然环境、人工建成的自然环境利用起来,让图书馆处于良好的景观环境中,使人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同时,还要注意建筑设计、内部环境应该要将艺术特征凸显出来,每个城市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历史,因此,需要将人文艺术空间进行创造,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中国传统美学文化融合起来,并结合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使得空间气质更加独特,让人们感受到人文艺术与城市文化记忆的交融碰撞,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效果。

比如,天津滨海图书馆就是一个网红图书人,其在图书馆建设中融合了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使得人们纷纷前往该图书馆“打卡”,我国有很多类似的网红图书馆建筑层出不穷,我们应对这些图书馆的成功经验积极总结,同时不能将图书馆的核心职责予以遗忘,在图书馆建筑设计时不能局限于颜值,应对图书馆实际功能需求深入考量。通过合理的布局内部空间,并举办阅读活动,以此使读者阅读的需求得以满足,使读者认可图书馆服务。

阅读空间的主要形式是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从阅读空间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图书馆内部空间都是静态、古典的,而20世纪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呈现出动态化特点,21世纪以来,在图书馆界开始流行整合功能、文化的场所论设计理念。要想使图书馆不被虚拟信息空间所取代,图书馆应将服务民众、引领时代、终身学习等永恒价值体现出来。

在2002年,美国图书馆的访问量达到35亿人次,然而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者对图书馆的实践价值并没有关注。他在一文中强调,“场所”并不是图书馆生活中的读者,而是读者生活中的图书馆,研究者需要更多的对图书馆用户的环境进行关注,而不是对图书馆环境本身进行关注;并认为,研究者应将技术放在更大的图书馆环境中,而不是像现代这样将其放在图书馆环境的中心位置。在“场所论”的观念影响下,图书馆阅读空间逐渐朝着“泛阅读空间”的方向发展。

在《图书馆空间设计与阅读推广》一书中,作者对上述图书馆空间营造的理论成果进行吸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图书馆内部空间功能分区,具体细化到图书馆入口、大厅、阅览室、藏书库等,并与现有图书馆案例结合起来,为图书馆打造内部空间功能区域奠定良好基础。书中总结,图书馆功能空间具有大众群体行为需求的复杂化、图书馆功能空间的复合化以及领域关系的模糊化这三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对藏书、阅览这些传统功能、其他活动空间的配比设计综合考虑[4]。而对于内部空间来说,应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色彩、照明、装饰、家具等,应根据专业意见统筹安排。图书馆空间再造的一个典型案例是经典阅览室的设立,以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为例,其是一个综合性、文化交流的空间,集经典文献馆藏展示、阅读交流分享等于一体,不仅有经典的文献推荐展示直观呈现给读者,且又是组织阅读推广活动的地方,具有数字媒介所没有的优点。

3.营造新型的公共阅读空間

随着当前读者对阅读提出的更多的要求,新型阅读空间不断呈现出来,包括“社区书屋”、“城市书吧”等,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出现,有效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当前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实践都对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十分重视,如,北欧的芬兰将图书馆设立在城市商业中心、流动巴士上,试图深入到每位读者的生活中。我国也有很多城市也纷纷建立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如,沧州图书馆,其“图书馆之城”项目包括了多种形式的中小型阅读空间,其中有中心管、分馆、知识驿站、城市书吧等,其深入到了读者的生活中,且良好环境的营造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五.图书馆阅读环境营造的未来展望

当前国家对文化建设尤为重视,图书馆作为主要公共文化机构,其应该将促进全民阅读、营造社会阅读生态的责任承担起来。在既往的研究与实践中,图书馆界已经充分认识了这一历史使命充分,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探索,且取得的良好的效果。随着数字阅读方式的迅速发展,读者对阅读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且阅读行为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图书馆十分重视阅读环境,是应对读者需求变化,建设书香社会的主要方式。通过梳理现有成果,还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关注。

首先,在数字阅读时代环境下,应该对阅读环境营造加强重视,还要加强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为实践提供诸多理论依据。其次,还需要对图书馆应将营造加强重视,对建筑本身美观性进行考虑的同时,还要打造空间功能。营建阅读空间的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高颜值的空间能够吸引读者长期使用阅读空间,且图书馆应结合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空间建设的“图书馆+”模式进行探索,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热情激发出来,使空间建设的步伐得以加快。

另外,还要在阅读生态环境营造方面加强重视,除了读书会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图书馆还可以从各个角度出发进行创新包括特色资源、读者组织模式创新等,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续探索相关领域,比如,搭建与读者交流平台等。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图书馆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应要加强重视图书馆阅读环境的营造,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图书馆阅读环境,以此使读者的需求得以满足,使图书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滢竹.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环境营造途径探析[J].图书馆建设,2021(05):19-23+33.

[2]谭仲元.图书馆老年人借阅室阅读环境优化营造[J].内江科技,2020,41(03):14+22.

[3]张瑞英,杨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减少高校图书馆内人为噪音的策略[J].图书馆界,2015(02):80-83.

[4]赵青.营造良好的高校图书馆晚间阅读环境——试析LED智能灯在书架上的安装[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3):188+190.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