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机制研究

2022-05-30 10:48梁瑞英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机制研究党性修养党员干部

梁瑞英

[摘要]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如何,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因此,党性修养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党性修养是大势所趋。当前,党员干部在加强党性修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为此,应该从内外机制两方面进行系统构建,以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7-0009-03

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代言人、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前所未有、挑战复杂艰巨,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使命在肩、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是大势所趋

(一)应对风险考验和完成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1]。“四大考验”“四大风险”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可见其何等重要。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科学研判,定位相当精准。同时,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这些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率先垂范,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从组织学理论和角色冲突理论得出的现实启示

1.从组织学理论看党性修养。组织学理论认为,加入组织的成员应该实现从“应然与实然分离”到“应然与实然无限接近”的转变。目前,发展党员一般都采用先“组织上入党”,后“思想上入党”的路径。这种党员发展路径有其合理性,但也因此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党员虽然组织上入党,实现了“实然”,但是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入党。而要达到思想上的真正入党,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从而实现向“应然”的无限接近。

2.从库珀之“角色冲突理论”看党性修养。“角色冲突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信念和责任体系不尽相同,且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不同责任集于一身时,就会发生角色冲突。党员作为组织系统的一份子,身上一般也兼具各种社会角色,或为人父母,或为人亲戚朋友等等。党员社会角色对他的要求,与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在很多时候会发生冲突。党员的其他角色特征必须服从党员的角色特征。但在现实中,却差强人意。因此,加强党性修养,就要求党员在面临角色冲突的时候,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角色是党员,然后才是其他社会角色。

(三)个人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要活到老,学到老。党性修养作为每个党员的必修课,也必须如此。恩格斯曾经说道:“无产阶级的运动必然要经过各种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有一部分人停留下来,不再前进。”[2]言外之意,就是说不学习,就落伍了。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党性教育方式老化

在党员干部培训中,仍以台上讲、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缺少现场互动交流环节,运用情景式、案例式、研讨式、现场式、访谈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不多,对党员干部缺乏吸引力和新鲜感。在批评教育方面,则是疾风暴雨的批评比较多,而和风细雨的教育比较少,监督问责的刚性手段比较多,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柔性手段比较少,使党员干部产生压迫感、倦怠感,很难在实质上得到真正的党性提升。

(二)党性教育内容空化

在教育内容方面,大多照本宣科,以文件解读文件,效果不实。照搬照抄多,结合实际、贴近实際少。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或是没有调查研究,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缺乏现实案例的支撑,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缺乏说服力,直抵内心的内容不多。在查摆问题方面,先抑后扬多,直面问题少,批评自己避实就虚,批评别人避重就轻,存在着表扬式批评、开脱式批评、附和式批评、否定式批评、分担式批评等情况,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形象选树方面,千篇一律形象多,个性鲜活形象少,拔高的形象多,平实的形象少。不符合人性的特点,缺乏感染力、感召力。

(三)党性教育程度浅化

在党性教育的深度方面,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一般是“格式化”模板,内容雷同,缺乏创新意识,培训的学员很多,批量似的,像走马灯一样,效果不佳,培训内容不能入脑入心。有的培训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反正培训搞过、党课讲过,完成了培训任务,对上有交代,对下有说法,至于学员是否有收获则很少考虑,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在实践锻炼方面,往往是搞定向性锻炼、选择性培养。党员干部整体上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比较少。

(四)部分党员干部信念淡化

在党性培养方面,关注工作业绩多,关注政治品德少,致使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虽然形式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未入党,对党缺乏深厚感情。在党性锻炼方面,大多党员干部生在温室里,长在阳光下,经风雨、见世面少,缺乏艰难困苦环境的磨炼和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历练,因此,在大是大非、原则立场问题上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经不住考验,抵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再有就是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腐化变质,钢铁之躯变成了泥塑之身。

三、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对策机制

(一)党性修养提升的内在机制

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就党员内在因素而言,需经历“知情意行”四大心理历程。

1.学习认知阶段。通过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固本培元。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要在一切革命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也是不可能的。”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清醒。因此,干部要成长起来,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和认知。

2.“情感认同”阶段。角色所承载的主观责任植根于我们对忠诚良知的认同。责任源于我们过往经历、道德认知和价值认同,主观认为这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用库珀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断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这些是价值观、信念的表现。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的感知,并将所学所感内化于心,幻化成内心真正的忠诚和信仰,从而固化为情感认同。

3.“意志磨砺”阶段。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是个磨砺意志品质的过程。首先,慎独。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独处的时候也能遵守道德原则,独善其身。其次,静思。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中写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意即要经常坐下来思考自己的过错。常常自我反省,修身养性。再次,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的锻炼中,党性才能不断地增强。”[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有效抵抗政治微生物侵袭的有力武器,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而不是隔靴搔痒。最后,剖析。党性剖析就是引导广大党员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以知促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以上方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渐起羞愧之心,从而找出症结,改正缺点,进而实现“真善美”。

4.“躬身践行”阶段。王阳明认为,践行便是真知,如果闭门修炼,不在事上修为,是不能提高道德修养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提出,党性修养要与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可见,只有自觉将党性原则应用于本职工作中,坚决同违背党性原则的行为做斗争,才算真正的“致良知”。因此,党员干部应当将日常行为、工作作风等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修身培德。

(二)党性提升的外在机制

1.党性科学评价机制。管理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党员评价管理办法势在必行,这也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政治意识、理想信念、作风品行、纪律遵循、廉洁自律都可以纳入党性评价范畴。在这些指标里,政治意识应摆在首位,并以此作为评价引领。明确党性评价的总体标准,只是定性评价,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定量评价。只有量化了,才能更好地评价党员干部党性的强弱。因此,应建立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价、支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党员置身于全方位的评价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党性教育培训机制。首先,问题导向。要着眼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质升级。其次,方法创新。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在党性教育方面还要综合运用情景式、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最后,内容拓展。要引导党员干部读好“马列书”,学好“网络语”、备好“营养餐”、传好“接力棒”、用好“实践课”、打好“预防针”、讲好“身边事”,努力锤炼提升党性修养的本领。通过全方位的党性教育,使党员懂得如何保持黨性原则。

3.党性场景营造机制。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但是能塑造一个人。首先,氛围营造。整个社会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党员都有强烈的党员意识、组织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党员就会身心愉悦地参与其中。其次,场景再造。可以借助灯光、音响、舞台设计、人物塑造等形成情景模拟再现,让党员干部仿佛置身其中。最后,情感升华。同理心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情感重置,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引起情感共鸣,可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情感升华。

4.党性平台搭建机制。一是利用网络媒体,打造党性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群、微博、QQ群等媒介,及时发布中央精神、政策法规、先进人物事迹等,传递正能量。二是丰富学习途径,搭建素质提升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比如通过开展“每月读本好书”活动、有奖问答、理论提升培训、素质拓展、基层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借助“双报到”制度,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很多党员都有爱党、爱民之心,但是苦于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可以依托党员“双报到”制度,进一步发挥党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11-412.

[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机制研究党性修养党员干部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独立学院实习实训暨创新创业基地的运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