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2022-05-30 10:48李海洋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美育文言文语文教学

李海洋

内容摘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文言文集“形象美”、“语言美”、“意蕴美”等多种美于一身,可作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选材。现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为例,探究文言文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首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初中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从语言,形象,意蕴三个角度对优秀文言文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并在对审美特点的过程分析中说明文言文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 语文教学 美育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文言文集“形象美”、“语言美”、“意蕴美”等多种美于一身,可作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选材。现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为例,探究文言文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一.初中美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1.对美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方面重视不足,却很少有教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不足。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方法两个维度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而美育教育则往往因考试分值少、考前可突击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文言文为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语文教师普遍为了达到传统教学观所认为的良好学习效果,而设计了大量的历史背景、文言知识、文本逐词逐句的分析与讲解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得承载了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文言文学习变成了枯燥而乏味的活动。

文言文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不仅应该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文言文本身能够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旧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原因所在。钱威的《语文教学的美育依据与原则》中也提出:“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不在于产生直接的功利性,而在于产生间接的功利性,即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投身于改造自己和客观世界的洪流。①”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加强对美育教育的重视,从文言文的审美价值出发就是一条途径。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时,除了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外,还要将重点放在对文言文文本的审美鉴赏方面。这样不仅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文言文的审美价值、体会文言文多种形式的内在美,完成美育教育的目标,也能更加有效地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②

2.对情感的传达重视不足。让学生体会文本对于情感的传达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读”作为文言文类文本情感传达与沟通的桥梁,对于美育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③在关于阅读的评价方面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④由此可见,“读”对文言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文言文课堂的朗读活动缺失,教师虽然设计了朗读活动,但他们往往把对文本知识的了解、结构的划分等知识作为重点,对情感上的指导却有所欠缺。一旦教师对朗读情感的指导不够重视,那学生自然也就把重点放在了静态知识上而忽视了文本的“语言美”、进而忽视了朗读时体会文本对于情感的传达。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为例,这篇文言文就具有典型的“语言美”特点。庄子的作品在文笔上一向气势宏伟,汪洋恣肆。《北冥有鱼》首句简要介绍了鲲,第二句便直接点出“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几千里”之大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但庄子却直接写出“不知其几千里也”,震撼人心。同理,后面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也是如此的表达,再次给人心灵上的震撼。“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更是写得气势恢宏,以磅礴的气势和潇洒自如的文笔直击人心。“三千里”、“九万里”皆为虚数,只为体现大鹏击水,一飞冲天的强大力量,也以自然界的这种伟力对读者施以威压。这种汪洋恣肆的感觉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真正将情感融入文本中去读才能感受得到,而学生一般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如果教师对文本情感传达的重视不足,缺乏对学生朗读情感上的引导,学生也就难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本课美育教育目的也就难以达成。

(二)学生层面

1.缺乏审美意识。在升学的高压下,面临形式严峻的中高考,大多数学生都忙于應付“铺天盖地”的大小考试,学习动机是应试,学习目的是升学。出于这种动机和目的,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学习各种文言文篇目仅仅是出于应试的需要而去背诵各种选段、积累重点字词、分析文言句式、翻译各种句子,这样自然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低下。同时,学生忙于准备应试,无暇细读文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这就造成的学生审美意识的缺乏。学生缺乏审美意识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将重点放在应试上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而缺乏对文本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深入探究和讲解。况且学生的年龄段基本在12-18岁左右,正处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阅历不足,审美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外在之美而对内在美缺乏欣赏,所以学生难以独立欣赏文言文之美。除此之外,文言文的语言较为晦涩,写作年代较久远,这就给了学生距离感。因此,学生下意识地认为文言文难,也就不会去主动探究文言文之美,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审美意识。

另外,学生缺乏审美意识的一个外部原因就是外界因素干扰大脑和心境。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科技发展迅速,物质资料极为丰富,部分学生沉迷于快节奏的网络游戏和通过碎片化知识获取快感的短视频,各种能够获取暂时快感却毫无营养的内容充斥着学生的大脑,这些不仅使学生的大脑经常处于超认知负荷状态,而且让学生的心境一直处在浮躁状态。世间绝大部分的美都需要审美者静下心来多欣赏、多思考才能体会得到的,学生以浮躁的状态无法进入审美欣赏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也就无从谈起。

2.缺乏正确的审美判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也就无法对世间的善恶美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资源,其中不乏大量的、劣质的视频和文章,这些劣质资源会诱导学生,让学生沉溺其中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许多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断侵蚀使得初中生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判断。如一些视频就将学生的审美观引向“拜金主义”,主张金钱至上;更有甚者引导学生以“衣着暴露”为美。学生长期受这种观念引导就会做出错误的审美判断,认为唯有金钱是美,衣着暴露是美,无节制地去各种娱乐场所是美,吸烟、喝酒、打架是美,而将知识与文化的学习,自身素养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富足看作是保守且迂腐的“丑”。从这种错误的审美判断出发,学生就不会形成充足的审美动机,也就自然不可能去尝试从自然美景、人文风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获取有价值的、真正的美。学生缺乏正确的审美判断尽管是学生层面的问题,但问题的原因并非只存在于学生身上,中学生本身是无法决定他们所在的特定年龄阶段和发展阶段带来的心智不成熟和不稳定,这是生理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固有特点而非学生故意为之。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审美特点及其对美育的作用

(一)语言上音韵和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经过了专家组的精挑细选,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这些文章除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言文翻译能力以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毛诗序》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⑤这句话旨在说明诗歌的创作就是诗人以语言为载体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不仅诗歌创作是如此,文学作品的写作都是以言为载体,以情为内容的,语言文字是创作者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纽带,也是创作者表达审美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⑥,不仅创作者需要语言文字来传达情感,读者也需要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因此,要把握文言文的审美特点,首先就要从语言切入,探究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对其语言美进行鉴赏。

初中文言文在语言美上,最直观也最清晰的体现就是音韵和谐、富有音乐之美。由于古代诗词文化的高度发达,文人对音韵十分重视,这种对音韵的重视不仅会体现在诗词上,也会体现在文言文之中。所以,许多文言文都是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以音乐之美给人以审美体验。初中文言文的音乐和谐首先在声律的运用上有所体现,如以押韵、协调平仄的方式让文的声律符合一定的规律。如果句中的平仄单一,那么在读的时候就会显得十分平淡,毫无变化,不仅听者感受不到声律之美,读者也不会愿意读这种作品;而如果平仄交替运用,一句之中的平仄富于变化,句与句之间的平仄有对仗关系,那这部作品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给人以听觉享受。除平仄的运用以外,押韵也是音韵和谐的重要保证。从语言学上来讲,主要元音即韵腹决定了一个字的韵,那么所谓押韵,押的主要就是韵腹。文言文句之间的押韵,不仅流露出一种音韵上的和谐美,还能起到对情感进行强调的作用。

音韵和谐是初中文言文的语言美的直接体现,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将朗读作为一个教学重点,重视学生的朗读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文言文独特的音韵美之中读出情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之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形象上生动传神

初中文言文中具有大量美的形象。美的概念是抽象的,要将具体的美传达出来,就必须借助具体的载体,而形象就是能够体现美的一个最佳载体。如果文章中缺乏真实生动的形象,这篇文章就少了能传达美的一个载体,使人获得审美体验也就更加困难。因此,除语言美之外,文言文的教学还可以放在形象之美方面多加关注。

初中文言文中的美的形象可分为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大类。首先是景物形象,初中文言文中的景物形象总是能让读者通过文字置身美景之中,领略作者当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作者一同欣赏自然之美。因此,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可通过文字来欣赏作者笔下的景物形象,丰富审美体验,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只要阅读方法正确,引导得当,文言文中美好的景物总能让学生体验到美的震撼。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除生动传神以外,初中文言文中的景物形象往往还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作者描写景物不仅仅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更多的是寓情于景、寓情于景而达到情景交融。

初中文言文中的景物形象是美的,人物形象也是美的。初中文言文中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跃然于纸上,而且都体现着人性的光辉。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以死相迫说服秦王,使自己国家免于战争的唐雎,这是一种“勇气之美”;再如《曹刿论战》中用敏捷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战胜齐军的曹刿,这是一种“机智远谋之美”。另外,初中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还富有感染力,美育教育不仅在于欣赏美和感受美本身,也在于通过欣赏美和感受美来让这些美感染自己,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形象之美感染自己,那么他们的价值取向也会受其引导。因此,在教授初中文言文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让学生受到人物形象之美的感染,提升自己的审美志趣,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三)意蕴上回味无穷

回味无穷的意蕴同样是文言文的显著的审美特点。对于意蕴的体会,语文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写作背景讲解、课外材料引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所谓意蕴,就是作品的“意指蕴含”,它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文言文也不例外。部编版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皆是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这样具有深厚意蕴的作品超越了语言美,深化了形象美,是一篇文言文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对文言文进行审美鉴赏,除品味语言美、体会形象之美外,還要深入探究理解并回味其深厚意蕴。如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文中的语言音韵和谐,对洞庭美景的形象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但其最经典的就是为人称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以及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的深厚意蕴;又如《北冥有鱼》中,庄子气势恢宏的语言里蕴藏的“要在尊重自然的情况下摆脱束缚、追求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自由灵动、向往无拘无束、在精神上去寻求由内而外的解脱”的深刻哲理。

文言文中蕴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因素,以审美鉴赏为出发点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文本本身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审美能力。因此,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掌握,更要充分发挥文言文的美育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美育教育的问题体现在部分教师对美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对情感传达的重视不足;学生缺乏审美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应对在美育教育和文言文情感传达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入手,引导学生从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三方面对文言文进行审美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文言文在美育教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远凤.培育审美鉴赏力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顾善海.形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切入点[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10):44-46.

[3]教育研究杂志社.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12.

[4]孔维民.心理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255-260.

[5]李绚芳.披文以入情:文学课教学刍议[D].北京师范大学,2004.

[6]师童童.基于审美鉴赏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

[7]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6.

[8]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9]杨宝林.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J].教书育人,2019(25):61.

[10]张心科.语文课程论[D].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70.

[11]詹光平.语文审美课堂的主题意蕴与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2021(33):91-93.

注 释

①钱威:《语文教学的美育依据与原则》,教育评论,1993年第6期,第70-72 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

③同上,第22页

④同上,第22页

⑤(梁)鐘嵘、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9页

⑥(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猜你喜欢
美育文言文语文教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