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设计

2022-05-30 10:48王洁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学习效果翻转课堂

王洁琼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我国高校进行着广泛的实践。翻转课堂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将局限于课堂时间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实现了课堂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移。众多文献研究结果都显示,翻转课堂能确实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丰富学习内容,实现可持续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高层次能力,这正是能够解决外国文学课堂中,教材内容枯燥、课时数较少、教学手段单一、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的极佳契机。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外国文学课 学习效果 主动学习

2012年“互联网+”的首次在业内被提出,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教育、农业、医疗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结合,创造一种新的发展生态。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以此为契机的教育改革实践,如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也在引起了国内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前沿的教学模式代表,正在我国高校进行着广泛的实践。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态的教育模式[1]。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正式课堂之前,利用多媒体辅助学习手段学习教师预先准备的课程内容。到校后,教师通过提问、完成课堂作业、进行课堂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该课的理解程度,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以及任务型教学。由于师生角色与教学程序有别于传统教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践被称为翻转课堂。它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吸收。

一.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教材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Aaron Sams与Jonathan Bergmann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担负起了知识引导者的责任。学生也不再单方面的作为聆听者去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关翻转课堂能够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等作用,虽然所有先行研究案例的实施科目有所不同,但均显示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成效要远远优于传统的上课模式。何克抗(2015)认为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了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优势互补,如果运用得当,能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2]。黄政杰(2014)对于翻转课堂的优势作了系统的阐述与总结:(1)传统教学长期以教师为焦点,转向以学生为焦点的学习;(2)传统教学长期仅重视學科知识的学习,翻转课堂除知识领域学习外,亦重视情意面向的培养;(3)传统教学教重视低层次的知识学习领域学习,翻转课堂重视高层次的知识领域学习;(4)传统教学老师一枝独秀,翻转课堂则将教师带向学生,作为协助者的角色;(5)传统教学内容由教师决定,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则有师生共同决定;(6)传统教学教师是资料的提供者,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翻转课堂为双向的师生互动调试。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引发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关注并且被广泛扩展、研究与应用,是因为它与目前教育界所强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不谋而合,翻转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成为“主体”的契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将成为现在以及未来教育的常态化趋势。

二.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外语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思潮史、外国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选读等主干内容。通过此课程,学生能比较系统地学习现当代国外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强化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提高人文素质。然而,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及需求的迅速变革,以外国文学为代表的理论性课程受到实践性课程的强烈冲击,逐渐走向边缘化。又加之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数字媒体成为新的潮流,重新建构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过程,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偏向于接触碎片化、视觉化信息,文学和纸质阅读在很多人眼中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外国文学课程也成了很多学生心中“不实用”的代名词。教学主体接受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要迎合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改变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中单纯重视知识的输出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基于互联网,利用视觉化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传统外国文学课堂中存在的“顽疾”。

(一)教材内容枯燥

外国文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致可分为文史类与作品选读类两种。此类教材大都只侧重文学的历史、思潮、流派以及对作家作品的罗列性介绍,内容较为单一和枯燥,并且对于作品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创作技巧及文学评论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知识的连贯性,流水线式的介绍作家与作品也使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渐渐丧失了对于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数较少

高校开设的外国文学课程大多为一个学期,学时也相当有限。而外国文学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教师的课堂面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整且生动地向学生全面介绍文学史和文学作品背后具体的外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等,这种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经常使得学生感到空洞、难懂。

(三)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虽然各高校早已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授课,但外国文学课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为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且课后由于缺乏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学生难以进行可持续性的学习,无法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001年,安德森(Anderson)和克拉斯沃(Krathwoh)在其导师布鲁姆(Bloom)对教学目标分类的基础上,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修正和升级,将思辨能力类型改良成: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类能力[3]。大多数课程的目标要求达到培养“记忆”和“理解”能力即可,能达到培养“应用”能力的层次已实属难得,更何况是高层次的“分析”,“评价”,“创造”能力。在传统的外国文学课程中,根据老师的讲解及课后记忆,学生可达到“记忆”和“理解”的能力目标,但如果没有进一步培养更高层次的能力,就不能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在众多的先行研究中都已证实了翻转课堂除能提升学习效果外,亦可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批判思考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正是能够改善外國文学课程中学生表现力不足,学习动机低落等问题的最佳手段。所以,将翻转课堂引入外国文学课,期待能够突破仅仅使学生掌握“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桎梏,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拥有“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翻转课堂在外国文学课程中的应用

在外国文学课程中导入翻转课堂,首先需要明确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的学习目的,从而进行课程设计。课前的预习目的是迅速、明确地获取新知识;课中的学习目的与课前不同,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巩固和应用知识,学习活动应着重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以,引导学生与同伴或教师进行讨论,设计不同的环节使知识进行内化是及其重要的;课后的学习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以延续从课前个人学习到课内小组学习的流程,课后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学习,防止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戛然而止。所以,在设计翻转课堂时,要根据学习目的的差异,在这三个阶段准备不同的学习环节和环境,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一)课前学习阶段

课前主要依靠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教师通过推送丰富的资源供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本阶段除学生的预习活动外,互联网上外国文学内容庞杂并持续动态更新,国内外在线课程资源繁多,教师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中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源,甚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定制优质的学习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1.教师备课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和期待,形成关于教学内容、方法、体系的初步认识与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可以是作家与作品相关的PPT、微课视频、文学流派思维导图、在线测试题目等多样化的形式。同时可利用超星等学习平台,发放课前预习任务清单,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避免无教师指导下的盲从。同时利用学习平台的留言板和私信功能,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可以表达的场所,学生可以随时留言、提问、讨论、作出假设。最后,教师针对当节课所提供的资料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达到交互性学习的目的。学生预习完毕后完成相关测试,系统经过数据运算产生课前数据分析,教师再利用数据分析出课堂中应讲授或复习的重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在此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可用于建立多模态化的外国文学课程资料库。现有的外国文学教学的线上资源内容庞杂且分散,没有形成针对各个学校与专业特色的体系,并且存在资源数量相对不足和其与线下课堂匹配度低等缺点,所以补充符合当地高校外语学生的文学课程的线上资源,能够整合全国外语文学专业的优秀教学成果和优势教学资源,将系统性、关联性的知识体系提供给外国文学的学习者,这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2.学生预习

在翻转课堂中,课前的自主预习阶段实际上是学生对于新知识开始学习和内化的第一个阶段和最重要的阶段,所以在没有教师面对面的引导下怎样使学生通过网上学习资源进行知识的初次处理,是决定了整节课是否成功的第一步。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将头脑中的现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地进行内化与更新,并适时地调整与深化,从而达到全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依照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和任务清单,逐一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平台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与测试结果反馈给教师,实现翻转课堂的交互性。

(二)课中内化阶段

课堂设计主要为教师突出重点,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交互和传递的过程,不同于课前的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的教学执行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转变为课堂规划者、课程开发者、问题倾听者[4]。学生在课下已经初步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课前测试情况带领学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随后,教师应组织学习者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式教学,如让学生或小组代表利用PPT为其他学生介绍作家及其代表作;用分组的形式开展小组讨论,集体探讨疑难问题;进行阅读交流、表演展示会;举办诗歌朗诵、故事续写活动,分享阅读文学作品的感悟等。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批评角度围绕作品人物、主题等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进行思想的碰撞。在活动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点评、扩展和总结,并要求所有同学各抒己见参与到活动中。在此环节,教师的扩展与总结应该跳出课本与现有资源,将知识延伸至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世界观的塑造中,以达到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分析”,“评价”,“创造”的能力。最后,教师推送本节课课后学习任务及作业,用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的教学设计应当是课前以及课中的延伸,虽然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消化、吸收了新知识。但课后的辅导和答疑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记忆的强化,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观察对学生对前序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讨论主题及研究项目,组建课后学习小组,进行团队式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都完成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翻转课堂由于教学环节众多,所以基于此的教学评价应该侧重对于学生从课前到课后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做到学生互评与自评为补充的多维度动态学习评价体系,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对每个环节评价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让学生重视每个学习环节,改变临时抱佛脚的传统学习模式。同时,通过课后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效果反馈,有益于对今后的教学方式或课堂环节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外国文学课堂中,都是以“老师发出教学指令——学生学习”的方式展开的被动式学习。但在学习动机、学生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当老师说出“请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片段,并总结作者写作意图时”,有多少学生能真正百分之百地投入并完成教学指令,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手段、知识的传播途径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都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也打破了教育的边界,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快速的更新与传播。在此前提下,翻转课堂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将局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课堂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移。通过将翻转课堂引入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实践表明,翻转课堂除能确实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外,同时也能够通过众多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有效开发利用课外时间,实现可持续性学习,增强学生于课堂中的专注力、批判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高层次能力。这正是能够解决外国文学课堂中,教材内容枯燥、课时数较少、教学手段单一、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的极佳契机。

参考文献

[1]朱琼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9):103-105.

[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5,36(11).

[3]唐少华.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德国统一”为例[J],教学月刊,2017,(5):36-38.

[4]秦楠,张茂聪.互联网+教育:内涵、问题与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22-28.

基金项目:2020-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号:2020-2020WT10)。2021年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家教服务创业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学习效果翻转课堂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