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下小型创业中“地摊经济”的研究

2022-05-30 10:48孙优贤杨美佳罗有辉冯宏远
科学导报 2022年66期
关键词:疫情经济

孙优贤 杨美佳 罗有辉 冯宏远

关键词:地摊经济新模式;小型创业;经济发展

  一、现代化小型创业中“地摊经济”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小型创业,从之前的“脏乱差吵”,在全国两会之后,广东省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放开了对“地摊经济”的管理,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地摊经济”以迅猛之势发展开来,如雨后春笋疯狂生长,广东的大小城市也是掀起了一片热潮。习总书记(2020)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一些商铺在高价房租和低迷收入的双重压力下,造成了很大经济压力。广东省为了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其中“地摊经济”的活力尤为突出。“地摊经济”历来是我国城市经济中的“灰色地带”,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活跃市场,刺激经济发展。并且给民众购物也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烟火气。“地摊经济”看似微不足道,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从激活就业力量,到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再到充满温情的城市记忆,广东省“地摊经济”在赢得好评一片的同时,也为经济复苏写下朴实而生动的注脚。但这个生机需要更有效的指引和规范的治理,才能形成更有效的经济体系,因此城市更应该重视地摊经济的研究,城市活力与治理能力也无疑是与地摊经济息息相关的。

  二、解决“地摊经济”实际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归置摊位。目前我国大多数对于地摊经济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脏”、“乱”、“差”的阶段,觉得路边小吃就是“垃圾食品”,摊主们更是没有固定安稳的摊位,也致使一些城市的夜市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没有正确的分类归置,消费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是在欧洲,“地摊”却是欧洲国家生活的一部分,不但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也是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的“良药”,这些无不与他们对摊位的正确、合理归置有关。在后疫情时代,大众逐渐能认识到地摊经济不是低端和混乱的代名词,人民对于“逛街”的情感需求也是不能被“不符合城市化”这理由“一刀切”了。虽然我们现在鼓励为“地摊经济”松绑,但是不等于让城市回到脏乱差的老路上,要学习欧洲的一些管理经验,通过精细化、规范化城市的治理,让一“摊”烟火气更为有序。围绕地摊经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专门用于地摊经营的场所,在当地的先锋街道马路市场上也应当竖立“临时规范点管理制度”“临时规范点文明公约”两块大牌子,同时也要遵循“不占用机动车道、盲道和消防通道,不发生油烟和噪音扰民,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等规定,以此着手破解精细化管理难题、增强环卫力量投入。

(二)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广东不同城市的小型创业也具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在面对一线城市来说,经济发达,但是为了更符合城市化,地摊经济的政策缺少多元化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二三线的城市而言,他们的经济虽然不如发达城市,但是他们在疫情的冲击下,为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还能有良好的收入,不被疫情所打垮,懂得去完善相关的政策,提高居民就业率,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打造该城市的补光点,与此同时保留了本地的特色来吸引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从而促进该城市的经济發展。所以本文总结到“地摊经济”的繁荣应该是务实的理论和现实,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结合自身城市特点以及居民习惯,充分考虑到南北方消费差异,不宜“一窝蜂”地复制粘贴,应探索出适合本地的路径。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公共场所需要规范化管理,要实时跟随当地疫情的变化,采取必要紧急措施,避免疫情再次冲击我们的人身健康。

(三)聚沙成塔,提供“新支撑”。为了适应“复工复产”“复苏经济”,一些地方政府举起“免税、免征”的大旗,但是在“风控防控”的影响下,地摊经济依旧不温不火。对于地摊经济真正需要什么?互联网大厂指出了“钱”、“货”还有“物流”三要素。一些创业公司就抓住的痛点,比如阿里巴巴就发现并解决地摊经济的启动资金问题,提供七百多亿元无息贷款启动“地摊援助”行动。京东以“星星之火”组织五百亿个优品,为线下零售商家和摊主增援地摊货物。苏宁用短距离免费冷链配送解决“交货不畅”的问题,都从根源上为地摊经济赋予“决定性帮助”。

(四)加强对摊主进行服务和监督。城市倡导城市化,管理要求现代化。这是我们时代与时俱进的表现,现行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交易我们都离不开“线上支付”。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追踪精准监督每一笔线上交易,这些线上“电子眼”将会是破局无法溯源的“地摊乱象”的有力保障。地摊经济流动性极高,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溯源难度极大,十分容易出现违法成本过低的导致乱象不止。如果以线上交易为登记,精确溯源每一位摊主。通过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方式监督每一笔交易。不仅能实现对“不法分子”的精确打击,更让消费者权益再放在保护伞下,消费者没有了后顾之忧,城市管理的难度骤降,提高质量的同时也让政府更好对摊主进行社会监督以及服务。

  三、“地摊经济”的应用价值

(一)正确认识地摊经济,优化改革机制。地摊经济的长期存在,反映了百姓生活一定程度上对其的依存性。由于地摊服务方便快捷,不仅是给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对于那些小区附近没有大型商场超市的居民,但是也能实现下班途中就可以顺道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互联网购物的便利,使得地摊售卖的商品也逐渐提升质量,不再是像往常的“地摊货”,深受基层百姓的青睐。经在深圳光明区调查,总结得出摊贩的“两怕”与“两盼”。“两怕”:一怕地摊经济政策无法得到延续。在疫情完全控制后,相关部门发表的鼓励政策取消,而城管执法也变得更加严格,二怕一拥而上。流动摊位急剧增加,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不畅,亏本经营。“两盼”:盼出台相关政策。希望相关政府建立对应的政策以及完善机制加以引导,并依法监督合规经营;二盼降低成本。希望在当地可以多建一些批发市场,售卖生活用品、水果、零食等,实现本地集中供货,避免因为长途运输,增加商品的成本和损耗,从而增大商品的价格。不管是两怕还是两盼,都反映着基层百姓对地摊经济政策的需求之大。

(二)带动经济复苏,稳定社会发展。近年来疫情反复,国民经济整体不景气,很多中小创业经营风险加大甚至倒闭,失业人员增加,底层民众很多待业居家,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根据本文调研数据了解到,年龄段在18-30岁的被调查者在旅游夜间地摊经济消费价格为200-600元占比80%,表明了青年是进一步拉动城市夜间经济线下发展的有效方式,他们体验生活的同时还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满足了社会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9年国家提倡发展夜间经济以来,夜间经济的增速明显,预测2022年我国旅游夜间经济市场规模达到424227.4万亿元。而由于夜间地摊经济包括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因此疫情期间基本不受影响,也弥补了网络经济和其他实体经济形式的空缺,有效补充消费需求。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统筹做好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常态化管理,提供经济保障。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阻滞,为了缓解经济衰退等宏观、微观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国家逐渐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及建立机制来减缓疫情所带来的损失。对于疫情较严重的广东来说,广东珠三角地区首当其冲,最快的将经济提到稳健水平,而“地摊经济”在经济复苏的时期起到了较大的比重。但“地摊经济”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存在一些我们不可以避免的问题,如随意摆放物品导致的交通问题、垃圾随意扔使之环保问题、以及存在的食品质量问题等。对此“地摊经济”的发展不可以随意管理,还需政府进行常态化规范管理。通过本文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项目研究的可行性,不论是民众、摆摊创业者还是城管都非常关注地摊经济的后续发展。“地摊经济”的开放给城市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地摊经济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更加体现了“放管服”的重要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减少政府对地摊经济一刀切的干预,促进市场小微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简政放权对于地摊经济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让地摊经济多一层保护膜,可让创业者也得到经济保障;各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共同出击保障公共安全,为地摊经济长远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四、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稳定就业

在后疫情时代下,广东省各城市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不违反疫情防控的规定下都对“地摊经济”作出了适当的“松绑”,因此地摊经济也是以迅猛之势发展开来。“地摊经济”的爆火,也绝不是一时兴起。往远了看,放宽对地摊经营的限制,更符合城市构建良性经济生态、厚植人文和历史底蕴的发展要求。老百姓买东西未必一定要去商场,一些生活中的小物件,比如毛巾、袜子、日用厨具等,去家门口的地摊买,更划算,更方便。无论是从构建良性经济生态,还是从发扬历史传统层面来看,一个有产业活力和历史底蕴的城市,一定是给小商贩留下足够多的空间、足够大的政策包容度的,而这也正是一个城市该有的发展自信和人文温度。

地摊经济的再次活跃,说明了中国城市发展建设不仅注重文明、有序治理,也注重城市的人文情怀,让城市保留一些人情味、烟火味,展现当地独特的市井文化魅力。此次放宽地摊经营的限制或许对于广东省的各城市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等现代化小型创业城市都需要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并根据城市自身特点以及市民居住习惯,制定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相关制度,达到安全、健康、整洁的要求。定点区域化管理实施摊位,实现摊位固定化種类多样化,形成小型创业的“商业集群”。相关政府建立新型的地摊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促进其合理有序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对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大中小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1(19).

[2]王兰兰,廖嘉玮,徐颖,陈长兴,陈银春,储德平.基于政策工具的中国夜间经济政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04).

[3]刘杨.李克强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EB/OL].中国政府网.2020-06-01.http://www.gov.cn/premier/ 2020-06/01/content_5516569.htm.

[4]周子航,张京祥,王梓懿.“地摊经济”与街头善治——亚太地区“地摊经济”管理策略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21(6):1-13.

[5]邢鑫鑫,徐祗坤.秦皇岛市农村地摊经济进一步开发与建设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农业与技术,2021,41(23):132-134.

[6]黄耿志,薛德升,徐孔丹,杨燕珊,陈昆仑.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公共空间治理——对城市流动摊贩空间疏导模式的后现代反思[J].国际城市规划,2019,34(2):47-55.

[7]靳卫萍,尹晓菲.滞胀威胁下的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孙优贤 杨美佳 罗有辉 冯宏远)

猜你喜欢
疫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