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博物馆基本陈列“花开中国”的明星展品

2022-05-30 10:48张翼
理财·收藏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仰韶夯土底径

张翼

庙底沟博物馆是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著名的庙底沟遗址而建立的专题博物馆。其基本陈列“花开中国”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庙底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其重要影响,从而揭示庙底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脉地位,构建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

该展览展出了3800余件中原地区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遗迹,复原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灵宝西坡遗址等聚落场景及房屋建筑模型,辅以多维通道、动画、投影、互动装置、可触摸式透明数字屏、裸眼3D等国内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史前先民的社会生活,描绘了他们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讲述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庙底沟人的故事。

在这些文物展品中,有一些文物天生富贵,自带光环;有一些文物神秘莫测,引人追寻;还有一些文物在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出场就令人叹为观止。

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夯土——底董夯土

底董夯土是2019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底董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时发现的。它出土于房址F4的柱础内,其上有明显的夯窝,呈圆形,直径约3至5厘米,为单棍圆木夯,时代为仰韶早期。

在古代,用作建筑的土大致可分为两种:自然状态的土称为生土,而经过加固处理的土被称为夯土。夯土是经过夯打压实的土,密度比较大,空隙比较少,结构紧密,坚硬结实。使用夯土技术建造的房屋会更加牢固。截至目前,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中,发现夯土的遗址较少。底董夯土遗迹的发现,表明中原地区先民在不晚于仰韶文化早期即已掌握了夯土技术,为仰韶文化中晚期成熟的、较发达的夯土建筑技术找到了源头,也为后世夯筑高台建筑提供了技术保障。底董夯土遗迹,是迄今我国考古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夯土遗迹,堪称“中华第一夯”(图1—图3)。

为了使公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夯土技术的原理,我们在博物馆内展示的是夯土与生土的对比模型,底董遗址出土的夯土标本被存放在库房的恒温恒湿柜内。

仰韶早期最完整最先进的陶窑——城烟陶窑

城烟陶窑遗迹出土于灵宝市川口乡城烟遗址,于2019年12月从城烟遗址整体切割搬迁至博物馆。陶窑窑口直径1.5米,高2.5米。结构保存完整,火口、火道、火塘、窑箅、窑室等清晰可见,窑室底部一周有11个圆形火眼,上面还有正在烧制的陶器。时代为仰韶早期,距今6500年左右,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好的仰韶早期陶窑。

该陶窑为一座竖穴式升焰窑,比仰韶早期常见的横穴式陶窑结构更合理。竖穴式陶窑火膛位于窑室正下方,火焰从底部直往上升,用火效率提高,陶器受热面积均匀,烧制出来的陶器质量更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所以,这也是同时期技术最先进的一座陶窑(图4—图6)。

仰韶早期最大的瓮棺葬群——城烟瓮棺群

城烟瓮棺(图7)出土于灵宝城烟遗址,共出土了100多座仰韶早期的瓮棺葬群,多为儿童一次葬,少量成人二次葬。葬具以罐或瓮+钵组合为主,有少量瓮+盆组合,大多单独埋葬,也有两三座瓮棺合葬的现象。博物馆展出了30组瓮棺,每一个瓮棺由一件陶罐和一件陶钵组成,最大的陶罐达49厘米,最小的也有30厘米。这些瓮棺出土时即为完整的一套,保存相对比较完好,陶钵底部确有小孔。

瓮棺葬是古代以瓮或罐等陶器为葬具来安置死者的一种葬俗。这种葬俗起源于史前时期,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较为流行。仰韶时期通常用来安葬婴幼儿,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底部常常凿有小孔,可能是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与后期的石棺、木棺一样,表达着仰韶先民灵魂不灭的信仰和观念。

仰韶村遗址第三次发掘中唯一的完整器——月牙纹彩陶罐(图8)

这件月牙纹彩陶罐于1981年出土于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口径14.2厘米,腹径15.1厘米,底径7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宽沿,圆唇,束颈,折腹,平底,质地为细泥红陶,表面被打磨光滑,腹部装饰了一圈月牙紋。14枚白衣黑彩月牙纹连续排列,但月牙形状宽窄不均,线条生涩,像是初学画画的孩童,拿着画笔小心翼翼地描绘出工整的图案,这种质朴的美感就是原始彩陶最具魅力之处,造型既整齐规则,又有天真稚拙的趣味。

月牙纹饰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天文知识,出现天文崇拜的现象。它是当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仰韶村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挖掘时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

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中唯一的完整器——弧线三角纹彩陶盆(图9)

这件弧线三角纹彩陶盆于2002年出土于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口径35.8厘米,底径12厘米,高18.4厘米。略有变形,器身有一裂缝。泥质红陶,器壁内外均涂红衣,唇部及沿面外侧绘一周黑彩窄带纹,上腹部绘黑彩弧线三角和圆点纹。

这是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弧线三角和圆点纹是庙底沟遗址彩陶中常见的纹样,它们作为庙底沟文化的基本构图元素,通过连续、对称、共用以及阴阳纹等不同方式组合成形式多样、变幻无穷的图案,为庙底沟文化彩陶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仰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小口尖底瓶(图10)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无论是仰韶早期的杯形口双耳矮胖型的尖底瓶,仰韶中期双环形口无耳瘦长型的尖底瓶,还是仰韶晚期喇叭口束腰型的尖底瓶,它从来没有离开过仰韶先民的生活。

这是一件西坡遗址出土的尖底瓶,口径4.4厘米,腹径24.6厘米,高64.5厘米。红陶制成,双环形口,器身更加细长,是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的器物。它外表轮廓呈流线形,线条简洁流畅,起伏自如;小底大腹如同身着舞裙用脚尖站立的芭蕾舞者,一袭舞衣,优美高雅,尽显流畅挺拔的美感。

关于小口尖底瓶的用途,学界曾经争论不休,观点达10多种。近年来,随着实验考古学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学者们通过检测小口尖底瓶内的残留物分析得知,小口尖底瓶最大的功能应与酿酒有关。由于尖底瓶瓶口很小,易于密封,便于形成酿酒所需要的密封环境,减少空气的接触面积,以防止酸败;而尖底的构造可以用来澄清酒中的沉淀物,也方便放在炭火中加热酒液。

黄河中游地区出土最早的玉钺——西坡玉钺(图11)

我国古代先民对玉的追求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北方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遗址中已出现了玉玦、玉斧等玉器。而中原大地玉器出土得相对较少。2005—2006年,灵宝铸鼎塬联合考古工作队对西坡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了18件珍贵的玉器,其中9件玉钺,是黄河中游地区出土年代最早的玉钺。

这件玉钺出土于西坡墓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墓M17中,长17.9厘米,宽6.6厘米,厚1.7厘米。由蛇纹岩制成,深墨绿色器身呈长梯形,中部稍隆起,顶部平整,下部为双面刃。近顶部有一圆孔,管钻制成。整件器物磨制精细,十分光滑,两侧边缘大部分被磨制得尖锐如刃。刃部无明显使用痕迹。应是墓主人的珍爱之物,也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展示数量最多的出土器物——石盘状器(图12)

在庙底沟博物馆展示的文物中,数量最多的要数石盘状器。它们整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5—12厘米,厚约1—2厘米,绝大多数是利用扁平的天然砾石打制而成,有的一面还保留着原来的岩面。庙底沟遗址的两次发掘出土了大约三四千件,可谓数量惊人。博物馆内采用矩阵式陈列展示了2002年庙底沟遗址出土的1200多件石盘状器。

关于石盘状器的用途,有人认为作敲砸器或刮削器用,有人认为是制造农具的工具,有人认为是狩猎用的投石,有人认为是太阳崇拜所用礼器,也有人认为是制作璧环类石器的毛坯,还有人认为是生产打制石片的石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作何用途,尚需进一步研究。

史前时代第一次艺术浪潮——庙底沟彩陶

著名学者王仁湘说:“一眼望去,仰韶人的彩陶是繁花世界。”庙底沟彩陶是仰韶文化彩陶的代表,其数量众多,色彩艳丽,图案繁缛,技术高超,纯手工绘制,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达到了史前彩陶艺术的顶峰。庙底沟彩陶强调颜色和纹饰的对比,采用二方连续形式构图,注重图案的对称和均衡,具有敏锐的审美感和很强的装饰性。最具特点的是花瓣纹和旋纹,对周围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传播地域之广阔,影响非常深远,形成“中国史前时代的第一次艺术浪潮”。同时,彩陶所带来的艺术思维与实践的趋同,也标志着华夏主体族群的确立,对早期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里有热情奔放的花瓣纹,有神秘繁复的旋纹,有灵动形象的动物纹,有简洁明快的几何纹……

花瓣纹彩陶盆(图13),口径31.9厘米,底径13.2厘米,高20.3厘米。泥质黄陶。敛口,尖圆唇,上腹圆隆,下腹内曲,小平底。上腹以黑彩绘出多组交错的弧线三角、圆点、线纹等,组成一周连续的花瓣纹。花瓣纹是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主要装饰题材,在豫西、晋南地区发现的多瓣式花瓣纹非常丰富,以植物花卉作为彩陶纹样应该是农业文明发达的体现。花瓣纹是庙底沟文化最具标志性的纹饰,是庙底沟人共同的审美倾向。

旋紋彩陶盆(图14),口径29.5厘米,底径10.4厘米,高16.8厘米。侈口,窄折沿,曲腹,小平底。口沿外侧及唇部绘一周黑彩窄带纹。上腹饰一周旋纹。另一件旋纹彩陶盆(图15)是比较规整的双旋纹,很像一朵玫瑰花,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这种纹饰是花卉纹。旋纹由弧边三角、圆点、勾叶组成,以二方连续式图案为主,首尾相连,无始无终,似是表达一种周而复始、循环无限的心灵韵律,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天体和大自然流转运行的初步认识。

鸟纹彩陶钵(图16),施红色陶衣,表面磨光。腹部用黑彩绘两组对顶三角形纹,为变体正视鸟纹的形象,双翅展开呈三角形,尾部似燕尾。旁边绘一火焰纹。另外一件鸟纹彩陶钵(图17)为侧视的简化鸟纹形象。庙底沟遗址的鸟纹彩陶所见鸟纹无论是站立状还是飞翔状,均为头右尾左的侧视样式。从简化为两条弧线加以圆点表示鸟首,到更为简洁的对顶三角纹,都在凸显鸟纹的形象,说明庙底沟先民对鸟的钟爱。

人面纹彩陶钵(图18),口径16.6厘米,底径6.9厘米,高8.7厘米,浅黄陶。尖圆唇。通体磨光,唇部及上腹各饰一周黑彩窄带纹,腹部饰五组上下两层凸弧纹构成的图案,下层凸弧纹下饰一圆点。这种纹饰我们通常称之为“眼目纹”。两组眼目纹组成一张生动的人面,上面是眉毛、眼睛,中间的窄带是鼻梁,非常形象。

火焰纹彩陶钵(图19),口径13.7厘米,底径5.3厘米,高6.5厘米。这件火焰纹红陶钵,黑色花纹,这是十分典型的火焰纹。火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庙底沟先民将自己所看到的生活中火苗向外发散出光和焰的样子,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形象地绘制在陶器上。

条带纹彩陶盆(图20),口径30.5厘米,高14.7厘米。敞口、曲腹下收。口沿装饰有一圈黑色条带纹,在它的上腹部绘制了五个圆点纹。纹饰比较简单,但给人以简洁之美。

网格纹彩陶钵(图21),口径14.3厘米,底径6.2厘米,高8厘米。其上的网格纹,是作为眼目纹之间的间隔出现的。网格纹的形象可能来自先民捕鱼时的渔网。

西阴纹彩陶钵(图22),口径14厘米,底径5.3厘米,高7.1厘米。泥质黄陶。敛口,鼓腹小平底。腹部饰四组西阴纹。西阴纹是一种弯角状纹饰,因最早发现于山西夏县西阴村而得名。通常以黑彩作衬底,空出中间的弯角作主体纹饰,构图均衡简练。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十分流行,分布范围颇广,是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代表性纹饰之一。

垂弧纹彩陶钵(图23),口径20.1厘米,底径8.8厘米,高9厘米。泥质红陶。口沿下饰六组黑彩垂弧纹,其下还有弧线三角和平行线组成的纹饰。

猜你喜欢
仰韶夯土底径
冲刺百亿!仰韶做对了什么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仰韶、仰韶,那一场美丽的邂逅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大型卷筒绳槽底径测量方法浅析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生产工具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