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2022-05-30 10:48叶敏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整本书初中英语

摘 要: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整本书阅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产生巨大变化。教师应运用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个人素养。

关键词:混合式;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作出明确的要求: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分别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10万词以上、15万词以上。但在应试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下,学生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语文学科开展的整本书阅读给予英语教师改变现状的希望,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尝试开展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但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无法单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后指导也因各种原因无法得到保障。混合式教学理念给予英语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李卫东结合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要把握精读与泛读之间、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平衡,实现必要的课程化,克服整本书阅读的无序状态而又避免整本书阅读篇章化的倾向,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可行的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碎片化,应试痕迹过重

初中生所接触的课文、配套阅读练习、试卷阅读篇章等篇幅有限、内容孤立,缺乏连贯性。碎片化的阅读材料令学生难以深入进行主题阅读,阅读目的沦为做题和背好词、好句,学生的阅读品质无法得到提升。长期以来,在应试教学方式影响下,教师只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如英语单词、语法知识等内容的教授,阅读技巧往往一带而过,学生缺乏深入文本去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不能从本质上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当前初中生学习负担重,大量时间用于完成校内或校外补习机构的笔头作业,缺乏大量阅读的时间与主动性,课后自主阅读成为空谈。

(二)初中学生英语整本书阅读水平亟待提升

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在语言环境缺乏的情况下,英文原版书能够为学生提供原生态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英文原版书,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但当前初中生学业负担重,疲于应付校内、校外大量的笔头作业,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来进行整本书阅读。虽然整本书阅读近年已开始进入初中英语教学,但整本书阅读教学仍缺乏有效指导,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未能给予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

(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进阶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所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化。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依靠智慧教育,智慧课堂则是智慧教育的关键。智慧课堂是构建在信息化环境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泛在、互动、协作、探究的课堂。它强调师生协同发展并将课内的教与课外的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由于课时的限制,只靠课内,初中阶段读不了几本书。因此,要将课内的教与课外的学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平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

二、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促进混合式教学与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整合

整本书阅读虽然受到教育界专家的提倡,但因课时不足、教育教学模式陈旧以及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效率,导致整本书阅读完全“课外化”。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欠缺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故整本书阅读需要“课程化”。为了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程化”的同时,还需要保持教學的弹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混合式教学恰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运用混合式理念进行整本书教学,学生不但能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讨论,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阅读延伸至课外。课堂上、课堂外,线上、线下,教师导读、学生自主阅读,整合在一起,让英语整本书阅读得以顺利开展。

(二)推动初中英语教师研读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不是仅仅把英语当成一门需要考核的课程。

(三)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

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旨在研究一种适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效能更高,教育教学更精准。但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初始阶段,认为课堂信息化就是使用PPT演示文稿进行授课而已。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评过程中合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创造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提高教学评价的灵活度和有效性。

三、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实践

(一)精选阅读材料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但由于学业负担重,他们很珍惜空余时间,利用空余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玩手机游戏等,也有喜欢阅读的学生,但喜欢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因此,教师所挑选或推荐的阅读材料应当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英语整本书阅读可以是10页以内、50词左右的绘本阅读,也可以是上百页、长达3万词左右的英文文学名著阅读。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课题组挑选了在我国问世已有14年之久的 《典范英语》 (Good English)。《典范英语》是一套英语母语学习材料,图文结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有的故事来源于英美文学经典。通过学习这些生动有趣且极富内涵的作品,学生不但可以从原汁原味的故事中习得语言知识,还可以拓展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提升思维品质。

(二)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时保障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欠缺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大多数学生需要在教师、家长或同伴的督促下学习,因而英语整本书阅读不能仅仅靠学生课后自觉地去完成。为此,课题组成员每周抽出一个课时在课堂上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不让整本书阅读流于形式,用三个课时来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历时三周。

(三)信息化初中英语阅读的实施环境

从2020年开始,我校初中部大力推广智慧课堂,每名学生、每位教师,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动提供了条件。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供相关资源和辅助,为高效教学保驾护航。学生在翼课网上进行自主预习,提前熟知新单词的读音,从而降低阅读难度;在翼课网上进行模仿朗读,提升朗读流畅性;巧用希沃平台,及时有效反馈阅读效果;通过QQ建立“阅读部落”,在“部落”里师生共读、生生共读;通过“双融双创”平台展示阅读作品,互相点评,共同进步……

(四)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流程

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主要表现为线下传统课堂的教与学互动以及线上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与交流分享。每本书的教学活动历经三周,共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激趣导读。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提高阅读效能。故第一课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下是激趣导读课常用的实施方式。

1.结合标题、封面图片、故事相关图片,以问题链形式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和主题。如《典范英语6》中的Jellyfish Shoes的导读。展示封面图片,提出三个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Where are they running? ”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地点。结合故事情节,在网上找一幅漂亮的海边图片和贝壳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对海边的向往。通過提问“What is this?”直观地学习新单词wave和shell。“Where can we usually find shells? Why are shells on the beach?”,结合问题和图片(海浪、沙滩),引导学生回答“The waves wash up shells on the beach”,从而习得短语wash up。结合封面继续追问“What are in Laura's hand? What else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Do you like jellyfish? Why? ”,引导学生回答出故事的两大“主角”jelly shoes和jellyfish,并且形象地习得新单词sting以及nasty。接着追问:Are there only jellyfish in the sea? 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only jellyfish here? And why is the book called Jellyfish Shoes?通过这三个问题,引起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2.输入文化背景知识。学好一种语言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典范英语8》中的The Big Chance讲述了Hilda不擅长煮茶但热爱足球,她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成功进球,并摆脱了她不擅长的工作。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这本书时有必要为学生引入英国茶文化和足球文化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才能进行角色代入,认识到主人公的情感。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呈现文化背景知识,结合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合作形式在线下或线上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甚至设计趣味知识大比拼,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音频或视频引入,达到视听激趣的效果。教师根据与所读的书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源,截取其中对学生来说易于理解的内容或者存在悬念的内容播放给学生看,以吸引学生对话题和书籍的兴趣。

导读课除了激趣外,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保障。例如,阅读过程中遇到新单词该怎么办?在《典范英语6》中的Jellyfish Shoes的导读课中,可通过以下幻灯片教会学生如何猜测词义。

第二课时:文本分析。第二课时主要进行经典片段赏析,聚集关键词汇,运用韵律进行模仿朗读以及引导学生全面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主题意义。在第二课时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阅读部落”中引导学生反复进行整本书的自主阅读,为高效完成第二课时做好充足准备。

1.理解文意。应试教育背景下,阅读就是刷题。学生对文本文意的理解只限于跟题目有关的句子或文段。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文意,感受语言之美,体会阅读之乐。如何引导学生重视文意理解呢?首先教师要重视文意理解。课前,教师要反复研读阅读材料,准确理解文本大意,找准解读切入点,注重语言表达方式。以《典范英语6》中的The King of Football为例。本文讲述了球王贝利从贫民窟擦鞋童,靠自己努力克服重重阻碍,成为万人瞩目的足球界“王者”的故事。家境贫穷、旁人冷眼、队友排挤并没有阻碍贝利的成长,贝利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功点燃了数十亿人的斗志。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品故事,领会故事大意——“只有紧盯目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2.观察文本特征。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本特征,包括体裁、题材、大小标题、插图、语篇结构、脉络发展等。通过观察文本特征,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主线。如《典范英语6》中的The King of Football是人物传记类记叙文。从标题中的“King”可看出,“King”这个单词是故事的文眼。作者围绕“King”这个文眼以时间为线索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讲述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球王贝利的重大事件时间折线图复述文章的同时,探索影响球王贝利的事件和转折点,从而深入进行文本分析。

3.人物分析。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读懂作品中的人物,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情感教育。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回答问题、挖掘文本细节等方式进行人物分析。例如读《典范英语7》中的Princess Pip's Holiday时,学生四人小组合作,通过回答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和“Why do you think so?”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挖掘文本细节,从中找出支持性细节。

教师还可以找出描述故事人物性格特征的对话,从中挑选几句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进行模仿朗读。通过模仿其语音语调,学生能形象生动地感受不同人物的特点。如《典范英语7》中的Noisy Neighbours有三个主要人物:Mr. Flinch,Carl以及Poppy,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朗读以下句子来感受他们的性格特点。

(Mr. Flinch)That will get rid of him!

(Carl)Can't use my kitchen today! Rats, urgh!

(Poppy)Last night, angels sang down my chimney! They did, I promise!

文本解读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文本内容等,增加学生对文章语言知识与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第三课时:输出汇报。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侧重检查阅读效果以及对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基础上将与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故在输出汇报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与任务,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长,提升个人素养。

1.读者剧场。通过朗诵而不是直接表演,以声音和表情呈现剧本内容。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反复阅读,从而加深对语篇的深层理解。通过反复练习与模仿提高阅读流畅性和语言模仿应用能力。

2.创编故事。教师根据创编故事需要注意的情节、角色、主题等方面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整体评价所阅读的故事,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框架,同时激活所学词汇和表达结构,小组合作完成故事创编,开展故事分享会。

3.读后续写。整本书阅读完成后,根据书本故事内容对故事情节进行续写。例如完成《典范英语7》中的Noisy Neighbours的阅读后,让学生续写Chapter 5,学生一起来帮助Mr. Flinch解决问题。也可以针对故事主题或内容给作者或者故事人物写一封信。例如在《典范英语7》中的Princess Pip's Holiday的输出环节,可以让学生给Princess Pip写一封信,邀请她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亲近自然。

4.手抄报制作。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确定手抄报的主题以及涵盖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剧本表演。学生在对原故事有一定理解和分析的前提下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剧本,并把剧本演绎出来。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应用语言,进一步领会故事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变化,形成思辨思维,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个人素养。

在输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在线上进行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思考

1. 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因教学任务重、课时紧,教师不愿意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哪怕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因其成效不显著而半途而废。另一方面,如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整本书……教师自己首先要真正会读整本书,要能真正读好几本书,要先把书读好”,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提高阅读素养,但繁重的工作让教师有心无力。广大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不但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也可以帮助其提升自身修养,是“有利可图”的。

2. 结合教材,进一步达成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目的。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根据教材话题(主题),遴选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书籍,例如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相关教材内容为上海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7“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通过阅读原著,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阅读材料与原著的语言进行对比,感受语言的力量。

3. 家校合作,共促孩子成长。整本书阅读只靠课堂上的一两节课根本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故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在线上进行学习。但家长担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进行非学习活动,也有家长担心孩子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影响视力,故不支持在线上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其实,家长可以一起参与线上阅读与交流,参与学生作品评价等。这样既可以营造亲子共读氛围,又可以起到督促作用,还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将成常态。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和线下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它将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混合式教学理念开展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J].语文建设,2016(25):12-15.

[3]张金秀.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五点主张[J].英语学习,2019(7):55-57.

[4]孙丽.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教学——以The Little Prince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1):60-63.

[5]王丹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6]姚慧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融入与技巧分析[J].东西南北,2019(24):184.

[7]马力.初中英语读后活动设计方案在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1(44):91-92.

[8]黄厚江.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先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0):17-19.

作者简介:叶敏,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初中整本書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整本书初中英语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