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

2022-05-30 05:15赵九而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实施路径高校

赵九而

摘  要: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各种文化相互交互,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意义重大,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文章梳理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四点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通过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161-04

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缺失,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失仪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效果。

一、现代礼仪的含义和价值

现代礼仪是指人们在进行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仪态、仪容、仪表等方面形成的公认的规范标准和准则。现代礼仪在形成过程中以自尊和相互尊重为原则,并以优秀传统道德为核心,以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为目的,不仅具有重要的个人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无论从家庭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看,个体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因此,礼仪要立足于个人之上,体现个人价值。但是由于个体存在于组织和社会之中,所以礼仪价值又具有多元性,一般体现在个体、组织、社会三个方面。通常情况下,个体都具有礼仪素质,从而带动个体形象和组织形象也不断提升,而随着二者形象的提升,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更加趋向于稳定和谐;在这种和谐氛围的渲染之下,可以起到优化和提升社会整体环境的作用,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来看,礼仪具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塑造个体和组织形象、构建和谐关系、优化社会整体环境。

礼仪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从当前的社会状况来看,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礼仪缺失问题,这种缺失导致很多个体不仅不自重,而且不懂得尊重他人,该类礼仪缺失的问题已经日益突显,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当今社会开始重视礼仪教育,希望通过加强礼仪教育来缓解当前存在的礼仪缺失问题。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高校加强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大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这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相一致。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看,对个体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愿进行深入挖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意识,外化成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夯实社会改革发展的思想根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扩大教育范围,构建长效教育机制,通过各种载体,以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熏陶,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社会全面發展。

(二)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随着各大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素质水平降低,校园中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甚至出现了与大学生礼仪不和谐的现象。一些高校的学生虽然在校园内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其日常行为有失道德水准,有些甚至都达不到基本道德水平。这些现象的出现与高校缺少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礼仪包含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共同生活准则等内容,是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具有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同礼仪行为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文明人。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三)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班级度过,因此,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那些主动解决问题、处理生活琐事,并且能够妥善处理的学生,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拥有的朋友也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因此,大学期间掌握一定的处世技巧,与身边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在此过程中收获真挚的友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

(四)是帮助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改变了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观念,人们的交往范围得到有效拓展,沟通技术和沟通手段越来越多样,人们之间的沟通从最初的面对面沟通走向远程沟通,沟通节奏也从慢到快。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促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人际沟通变化,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三、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当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开设了礼仪相关的课程,但是大多是网上选修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消极,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实际教学效果不佳。部分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际行为训练,很少有学生可以将所学礼仪知识转化为礼仪行为,与理想的教育效果相差较大[2]。此外,部分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基本没有实施课堂礼仪,缺少基本的礼仪规范,弱化了利益规范教育,学生认为上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缺少对课堂教育、对教师、对知识应有的礼敬,给高校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缺少完善的礼仪教育内容

当前各大高校对礼仪教育尚未统一教材,礼仪教育内容应当由高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教育内容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和讨论,确定出科学且实用的教材。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些高校的礼仪教育内容越来越西化,而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少。在礼仪教育中,不能全盘接受传统礼仪,应当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对于那些已经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礼仪内容应摒弃,对于那些有时代价值的礼仪内容,应将其融入课堂礼仪教学中。此外,当前一些高校的礼仪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并未按照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体验活动,难以引起学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

(三)礼仪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一些高校的礼仪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是以网络视频的形式播放礼仪知识,学生们听到的礼仪知识较多,但是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的较少,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大学生虽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具体行为中却没有得到体现。要想提高礼仪教育效果,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方式,加强礼仪知识教育和礼仪实践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新形势。

(四)缺少优良的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能够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也会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造成影响。但是从目前高校教育环境来看,部分高校课堂教学秩序较为散乱,学生对知识、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够尊重,缺少纪律意识。一些高校校园内存在不文明行为,比如随手扔垃圾、乱涂乱画等。这些现象的存在,给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3]。为了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成效,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校园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将学生培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优秀新人。

四、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需要有意识地教育和培养。针对当前高校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实施路径,不断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具体实施思路如下:

(一)加大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礼仪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高校应当加大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高校应当转变教育理念,使大学生的礼仪状况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高校应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增加一些经费投资,以保障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顺利实施。

另一方面,高校应当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开设合理的礼仪课程,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4]。例如对理工类专业学生,高校可以将礼仪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侧重礼仪基础知识的传授,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礼仪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完善礼仪教育内容

高校作为传承和发扬礼仪文化的重要场所,应当不断完善礼仪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成效,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首先,高校的礼仪教育应当与时俱进,突出时代特征。新形势下,传统礼仪教育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时代在发展,礼仪教育内容也要不断优化。高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完善礼仪规范,除了要教授礼貌用语、人际交往等礼仪,还要加强社会礼仪文明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其次,高校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完善礼仪教育,扩大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增加导游服务礼仪;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增加酒店服务礼仪等内容。

最后,高校要搭建礼仪教育实践平台。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书画展、艺术节,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践行礼仪规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高校要制定科学的礼仪教育管理制度,编写礼仪手册[5]。在管理制度和礼仪手册中,高校应规定出详细的礼仪规范,要求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将大学生礼仪行为管理落实到位。

(三)运用多样化的礼仪教育方法

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高校在开展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礼仪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视频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讲授礼仪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该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礼仪教学中,实现礼仪知识的内化。

第二,案例教学法。传统礼仪教育方法过于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学生的兴趣不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學内容,引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或者加入一些时事热点,促使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礼仪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礼仪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榜样教育法。该教育方法指的是对实现目标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个人或群体,提出明确的肯定与表扬,以此为榜样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进而提高思想认知水平的教育方法。大学生渴望得到认可和欣赏,高校教师可以选择历史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模范人物作为学习的对象,也可以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学习的榜样,引导大学生向榜样学习优秀品质,对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教师应通过榜样教育方法激励学生遵守礼仪规范,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6-9]。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讲述一些文明礼貌的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四)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为了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成效,高校应当创设文明和谐的环境氛围,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舆论氛围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术文化环境。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高校礼仪教育应当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下开展,为大学生营造崇德、守礼、尚学的文化环境。因此,高校要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礼仪文化知识讲座、礼仪知识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促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增加对礼仪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和研究礼仪文化的兴趣。另外,高校应当加强礼仪教育宣传,利用学校的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公示名人名言、文明提示语等,加大礼仪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营造出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环境,定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同时邀请殿堂级嘉宾学者,由学校领导这些嘉宾学者颁授奖牌,让大学生认识到高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从而更加崇尚学术、尊重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0-12]。

其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网络思潮快速传播,网络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一些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或者网络热点的影响,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形成。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当积极宣传红色文化,抢占网络阵地,筑牢主流意识形态[13-14]。高校应在校园内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激发正能量,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传统优秀文化引领网络阵地。另外,微信公众号等具有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学校公众号发布礼仪教育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监管和引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礼仪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不同情况运用。礼仪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增强他们的礼仪意识,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可以通过加大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礼仪教育内容,运用多样化的礼仪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氛围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礼仪教育的育人功能,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红芳.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让学生阳光启程[J]. 新智慧,2021(25):55-56.

[2] 李小平. 推进礼仪教育 培育儒雅学生——农村初中学校开展“八礼三仪”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基础教育论坛,2021(13):107+109.

[3] 王琳琳,孙景红. 德育背景下中专学生礼仪教育策略[A]//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七辑)[C]. 2020:249-250.

[4] 李欣. 商务礼仪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 现代交际,2020(03):112-113.

[5] 万国钰. 浅谈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探究和实施[J]. 现代职业教育,2019(35):76-77.

[6] 宋霞. 礼仪教育在高职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的作用[J]. 教育现代化,2019,6(61):285-286.

[7] 黃巧欢. 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交际,2019(05):163+162.

[8] 刘娅凤. 从就业视角解读地方院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04):132-133.

[9] 高艺娜,孙树桐. 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策的思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43-44.

[10] 焦涛. 国际化视野下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2013(25):155+222.

[11] 张宜.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建议[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4-86.

[12] 崔素文.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路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09):64-65+149.

[13] 郭利,邹海燕. 高校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20-121.

[14] 杨凤娟. “不可忽视的人生一课”——论高校礼仪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229-230.

(荐稿人:孟庆楠,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实施路径高校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