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混合式教学提升医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对策研究

2022-05-30 10:48戴航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提升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依托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于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而言,开展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结合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提升策略进行了专项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些许措施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提升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依托信息技术衍生出很多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起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学营造出良好氛围,让医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当中,实现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然而,广大医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是否具备高效的投入度,不仅关系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成效,更与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医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师有必要针对如何通过混合式教学提升医学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进行深入研究,促进教学成果以及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大多数教育专家学者所认同的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线上学习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发挥出引导、协助、管理以及激励的作用,帮朋学生自发、独立地展开自主学习,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做好铺垫。对于医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而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教学环境的混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与网络虚拟的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争使这两种环境的优势均得到充分体现与发挥。比如,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聆听教师的课程讲解,还可以随时向教师提出各种疑问,或者与同学展开讨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而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学习需求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查缺补漏,从而消除学习障碍,促进学习成效的快速提升。通过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同时发挥出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各自的优势,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成效最大化。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混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由学生独立开展自主学习和群体式合作学习这两种学习形式。比如,在医学院校公共英语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把握学习重点,从而完成个性化学习。还可以选择一些线上英语教学App,利用碎片式时间学习英语知识,锻炼口语能力,或者与同学进行在线学习交流,拓展思维与视野,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合作学习,达到提升英语水平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双重目的。第三,评价方式的混合。通过在英语课程中引进混合式教学,使原本片面的评价方式呈现出更强的层次感与客观性。比如学生利用自学App完成线上学习以后,其使用的App软件对其学习现状进行在线评分,或者给出一些简短但极具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加深自我了解与认知,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优点与不足,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学习。公共英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快速提升,还可以及时发现自身教学工作的漏洞与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通过混合式教学提升医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策略

(一)优先构建起混合式教学机制

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中引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教师需要在开展混合式教学之前,优先构建起混合式教学机制,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实施计划与考核计划、搭建教学平台、选择教学方法等关键要素,还要找准导入混合式教学的时机,避免出现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等现象。只有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混合式教学,切实发挥其积极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英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其学习现状、发展潜力、个性化特点等。只有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比如依據学生的兴趣喜好引进带有较强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打破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开展线上学习。最后,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师还要及时掌握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比如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一些医学界成功人士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好英语、说好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大幅提升。

(二)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前预习

医学专业学生要想学好公共英语这门课程,如果仅凭借课堂教学,不仅时间有限,还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公共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线上学习工具开展自主预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对此,公共英语教师需要将要讲解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提炼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搜索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将其编辑成一段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发布在平台上,为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提供宝贵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抓住学习重点,另一方面还可以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以上两点是提高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重要保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预习效果获得可靠保障,实现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同步提升。

(三)科学把控课堂教学节奏与方向

课堂教学是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牢牢把握住课堂的教学节奏与方向,确保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更为科学。对此,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订制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此方案中,除了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这些必备要素以外,还要做好教学时长的安排。比如在讲解新课程时,如果一节课为45分钟,可以利用前10-15分钟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时穿插一些视频、PPT课件等,营造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情境氛围当中更快、更好地吸引课本知识,掌握学习要点。建议教师结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反映医疗环境的职场情境,或者重现医院当中的真人真事,让学生在这种贴合职业现状的情境之中进行口语表达和沟通交流,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在此后的15-20分钟内,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带有探究意味的问题,由此开展师生问答、交流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环节,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最后的10分钟左右时间内,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回顾。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线上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教学节奏上的把控,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升了教学效率与质量,还达到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等多重目标,使混合式教学的整体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其次,引进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教学需要构建高效课堂。比如,在学习一些比较常用的词汇时,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极有可能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乏味,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深受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化讲解,再引导学生借助英语自学App进行在线学习。教师通过在线点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另外,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与闪光点,适时开展激励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这也是提高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重要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四)切实提高课后复习质量与效率

课后复习是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个性化复习,是呈现混合式教学优势的关键。教师首先要加强对课后复习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课余时间,哪怕是碎片式时间也要进行高效利用。对此,教师可以开展以下工作:其一,课件分享。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所使用的短视频、PPT等多媒体课件分享到班级QQ群中,为学生开展课后复习或者合作探究提供优质资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后复习所带来的益处,从而实现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大幅提升。其二,推出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英文电子图书、电子杂志或者英文电影,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教师在选择推荐内容时,不仅要符合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还要侧重于体现英汉语言特点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好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与国外医学界同行、患者以及各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呈现出较高的沟通质量,彻底清除语言障碍。

(五)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很多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时,表现出学习兴趣低下、投入度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处于盲目学习的状态,难以生成学习动力。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人优势、性格特点、培养潜力、兴趣喜好等情况,帮助学生制订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甚至人生目标。这样一来,便可以使学生生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在今后的公共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还是课后复习,都表现出较高的投入度与自主性,促进教学成效以及个人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当今社会对于医学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中引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有效性。但是,要想体现出混合式教学的核心价值,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水平、职业素养以及人才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爱平,何莹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生公共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12):38-39.

[2]陈亞俊.大数据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J].海外英语,2021(6):125-126.

[3]杨晨,解华.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1(22):45-46.

[4]蒋葳.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策略[J].校园英语,2020(47):30-31.

[5]关庆.分层次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92-93.

[6]孙郁青,王雪滢.医学英语教育现状探讨与改革思路[J].名医,2018(11):250.

[7]李欣.浅谈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J].校园英语,2018(8):58.

[8]刘婷婷.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报刊荟萃,2017(11):132.

[9]刘春艳,冯贞梅,师旭亮.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7(4):124-125.

[10]申飞宇,李凌锋,何蓉.以就业为导向的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9):174-175.

作者简介:戴航,齐齐哈尔医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0 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研究”(项目编号:2020B-N0224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提升策略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