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路径探究?

2022-05-30 10:48姜静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初中英语

摘 要: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学生语感缺乏、阅读量不足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型,并结合《典范英语》教学课例探究其实施路径。笔者通过坚持朗读拼读、引导整体输入、迁移读后仿写和开展课外活动等一系列路径,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英语语感的目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初中英语;语感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研究现行初中英语教材,笔者发现阅读在学生的课内学习中占比不大,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输入量完全不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语言技能五级目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认知策略五级目标要求学生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阅读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虽然阅读教学越来越受认可及重视,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感缺乏

就笔者任教的学校而言,大部分学生语感较缺乏。主要表现为:语音不地道,语调较生硬;在朗读过程中断句不恰当;在交流中无法用英语流利表达个人观点;在测试中常常写出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在写作中受中式思维影响较大,用语不够丰富。

(二)阅读量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国内语言环境的制约,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阅读输入仅来自教材每个单元一到两篇的阅读文章,以及阶段测试中的阅读题。即便有辅助性的阅读材料,也是以篇章为主。这类阅读材料导致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整本书的整体输入。此外,传统的阅读课以教师讲授语法和词汇为主。在阅读量不足和阅读深度不够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更不易形成语感。

二、语感培养的理論依据及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型

(一)语感培养的理论依据

国内最早对英语语感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汤富华认为,语感是学习者多方位接触某种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语感强调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以及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应用语言,对语言的直觉和顿悟。

不少学者基于Chomsky的生成语言理论和Krashen的语言习得论,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学得(1earning)的,而是习得(acquisition)的。其实,每个人生来都具备学习语言的潜能,只要有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就会将语言规律内化形成语感, 继而为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供可能。鉴于语感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在培养语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培养语感为目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当前探讨的热点问题。

(二)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语感培养教学模型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成为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实现阅读教学的意义,英语教师可以从“整本书”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教学中要遵循整本书阅读的“整进整出”原则,注重输入和输出的整体性。发挥整本书的文本优势,在长期广泛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长期广泛地开展整本书阅读,输入大量的语料,坚持朗读拼读,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其次,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输入和输出的整体性。发挥整本书的优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搭建框架,鼓励学生讨论表达,辅助学生强化语感。再次,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在读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巩固语言知识,引导学生深化语感。最后,借助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带动学生提高英语语感和综合语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充分的文献研读和多次教学实践,创造性地构建了以下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型(见图1),供同行借鉴参考。

三、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实施路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青春期孩子阅读兴趣的发展正处于故事期和文学期,因此整本书阅读是很好的选择。通过阅读整本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语言。另外,阅读材料的梯度也是选择书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据以上原则,笔者选择了《典范英语》系列读物。《典范英语》(Good English),是一套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母语学习材料。这是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级读物,同时配有英国专家录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围绕这套读物,笔者提出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实施路径如下:

(一)朗读拼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感悟语言和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感的形成离不开朗读活动的开展。朗读能够加强学生对声音和文字符号之间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已经学会读单词了就不需要念出声。事实上,对句子重音、节奏把握不到位是理解英语语言的障碍。研究表明,能朗朗上口跟读的学生才能在记忆框架中建立声音反映图式,再阅读时才会出现语感效应。

笔者曾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由于平时读得少,导致学生在国外人名、地名以及一些长难单词的发音上有困难。与汉语不同,英语属于拼读文字,单词的读音和书写存在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英语国家,教师通过阅读故事的方式系统地教授单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每天阅读、跟读,每周录制整本书的一个章节。通过对照学生录音和原声录音纠正学生的发音。抽取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词,通过讲解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让学生自然习得该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读音,从中渗透拼读教学。这样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也和利用每周分发的“《典范英语》听读记录表”(见图2)检查学生课前听读的成效分不开。同时借助竞赛形式开展全班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将感知到的语言得以强化巩固,使学生在再阅读中出现语感效应。

(二)整体输入强化语感

1.导入环节感悟预热。导入环节是整本书阅读的宏观感知阶段。以《典范英语》六级中的《来自奥姆的蒙面清洁女工》(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of Om)为例,教师借助封面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此导入整本书阅读的主题。在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为分析整本书做好准备。

2.教学环节强化巩固。教学环节是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通过整本书内容的复现以及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实践结合,达到强化语感的目的。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整本书发展脉络,复述情节。在回顾中,可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情节发展进程以及人物情感的变化,进而让学生以图式为参考,分析人物产生变化的原因。

以《典范英语》八级中的《废铁人与神奇飞行器》(Scrapman and the Incredible Flying Machine)为例,书中的主人公Winston设计了一款神奇飞行器。在伙伴们的通力协作下,经过三次试飞,飞行器终于飞上天空并顺利着陆。书中的角色Scrapman是机器人,于是笔者将教学流程图(见图3)设计成机器人的造型,在回顾整本书发展脉络过程中,引导学生填写机器人身体各部分的内容:头部,角色名称;颈部,任务——制作飞行器;身体,三次试飞的过程及各角色的行为和感受;腿部,他们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理清脉络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小组集思广益后,教师将学生领悟到的哲理写在机器人的手臂上。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还借助归纳法、对比法、排序法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回顾所读内容,对整本书进行总结。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脉络,启发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复述故事,有效地将感知的语言转化成表达能力,强化语感。

3.讨论环节总结反思。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情节回顾之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可以采用情景表演、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语感在表达中得到强化。在《典范英语》七级中《水母鞋》(Jellyfish Shoes)的课后讨论环节,教师让学生就 “Is the first impression always right?”展开辩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用渠道。

讨论环节小组合作,教师根据内容创设适当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作品内涵或作者意图等。教师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在交际中产生思维碰撞,使语感得到提高。通过对经典片段的深入讨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语感。

(三)语篇仿写深化语感

多读、多说、多写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形成语感的有效方式和策略。其中“写”是内存输出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对用词的雕琢、句子的提炼、表达方式的推敲来表达思想。《典范英语》七级中的《海象参加表演》(Walrus Joins in)里有一段关于主角Walrus和朋友滑冰的精彩片段:

Fox came onto the ice and bowed. Everyone cheered. Then Fox began to skate. Fox skated forwards and backwards and sideways. She skated in perfect circles and figures of eight. She was elegant and amazing!

But Walrus couldn't skate at all. He could only trip up and fall over. He bumped into Fox, and Fox went flat on her face, FLOMP!

这段文字用了一系列动词,生动地描述了狐狸和海象滑冰的情节。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把自己从不会滑冰到擅长滑冰的过程描述出来,文章顿时生动起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的生情,教师可以布置形式多样的写作练习,如改写、续写、设计主题海报或剧本撰写等,通过写的训练深化语感。

(四)课外活动提升语感

笔者尽力为学生提供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的平台。举办朗读大赛,通过优生范读,让学生把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举办“我最喜爱的作家作品”讲座,由学生主讲,让听众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举办外国文学作品展,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与感悟。举办短剧表演賽,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剧本,再通过表演的形式输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还举办了读后感大赛、英美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就,同时营造了整本书阅读的浓厚氛围,促进学生语感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学生语感缺乏、阅读量不足的现状,提出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英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型与实施路径。具体包括:朗读拼读培养语感,整体输入强化语感,语篇仿写深化语感,课外活动提升语感。从读前到读中,从读后到课外,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从语篇的角度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完全符合语感训练的实践性原则。原汁原味的语言感知多了,语言的组合规律及词句的意义存储在大脑里才能逐渐定型,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汤富华,华敏.“语言发展”观与语感知识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50-153.

[2]Chomsky N. New Horiz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M]. Oxford: Perganrnon Press, 1982.

[4]黄爱华.精彩互动  让初中英语教学真正发生[J].名师在线,2018(30):26-27.

[5]李静.“整本书阅读连续课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6):6-12,17.

[6]缪苏峰.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英语广场,2020(12):113-115.

[7]邓彤.整本书阅读的六项核心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姜静,厦门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刍议小学语文语感培养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