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并发症率分析

2022-05-30 10:48于海燕
健康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正畸慢性牙周炎治疗

于海燕

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状态、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及附着丧失水平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外形美观评分、牙龈健康评分、咀嚼功能评分以及口腔清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病症的疗效指标较高,促进患者牙周状态恢复正常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患者主观治疗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正畸;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

牙周炎好发于35岁以上群体,具有对称性、发病缓慢、侵犯多组牙机率高、病程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患病后由于牙面处有一定的牙石,造成患者牙龈变色,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1]。牙周组织再生术是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手段,将膜性材料作为屏障,提高牙周膜细胞附着牙根水平,通过埋入牙周膜纤维,形成新的牙周组织[2]。该治疗虽然可起到清除牙菌斑及改善炎症的效果,但是不利于纠正牙齿外形及颜色,导致患者主观治疗满意度相对较低。

若在此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则可有效帮助牙齿复位,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提高牙齿美观度,促使牙周组织尽快修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44±2.97)岁,病程(8.43±0.56)年。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1.87±2.94)岁,病程(8.94±0.5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且同意参与研究;研究前未接受过系统化治疗。

排除标准:存在治疗禁忌症的;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存在抗生素治疗史的;合并消化系统、严重性心肺疾病、血液性疾病、精神疾患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天然牙不足20颗;存在既往治疗史;存在颞下颌关节畸形或口腔肿瘤;中途退出或终止的。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清洁口腔与牙龈、平整根面治疗。

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即在接受基础治疗后,对深牙周袋患者的牙骨进行修复,通过借助牙周翻瓣术在其牙槽嵴牙骨缺损位置置入人工骨,对黏骨膜瓣进行有效的缝合,并对受损牙龈组织进行清除。

研究组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在完成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3个月后,进行正畸治疗。在X线影像学技术帮助下,使探诊深度超过4 mm以上,并确保全口出血指数与位数点不足15%;借助于0.01英时镍钛丝平整牙齿,通过对镍钛丝的移动来对牙间隙进行关闭操作。

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进行1次牙周维护及检查,对牙槽骨改建情况进行监测以及对患者进行曲面体层X线片拍摄等。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例如要求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防止出现牙齿表面脱矿现象,甚至龋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状态、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状态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及附着丧失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主观治疗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主观评价外形美观、牙龈健康、咀嚼功能、口腔清洁指标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牙周炎对患者饮食以及生活造成的影响尤为显著,诸多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呈现出较差依从性,无法对治疗给予积极配合,呈现出严重后果,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展开对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生物屏障膜的降解进行保护,以避免发生新的炎症,提高牙槽沟骨细胞生长速度。正畸治疗也属于慢性牙周炎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此项治疗技术通过修复学技术对患者的牙移位、牙松动及牙齿咀嚼无力等症状进行纠正,主要治疗目的在于对松动牙进行固定、消除创伤、修补缺失牙、阻止病理性移位或松动,进而达到促进慢性牙周炎疾病恢复的效果[5]。

本研究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牙周状态、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效果更好。原因在于:慢性牙周炎与牙齿畸形之间关系密切,若牙齿错乱、咬合能力较低,将导致牙齿支持力量薄弱,致使影响牙周组织再生效果。而正畸治疗措施的实施可提高患者牙周支持力,使得牙齿移位恢复至正常位置,在起到矫正牙齿的前提下,对咬合畸形进行解除,且可矫正患者颅面及颌骨,辅助牙周组织再生术取得预期效果,明显改善牙周病变,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满足患者治疗美观度需求。另外,采用正畸治疗方案,还可促进一部分位移牙的复原能力,对改善患者口腔功能增加咬合能力有积极意义。牙周炎是近年来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疾病患病率高达90%,牙周炎疾病不仅会直接对口腔软硬组织产生破坏影响,降低患者口腔使用功能;同时还会使患者因口腔功能下降而提高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发病风险。临床对于牙周炎疾病治疗态度较为积极,一般会通过及时清除炎症病灶,做好修复治疗来改善患者口腔功能。但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长期炎症疾病困扰会导致牙槽骨吸收表现严重,很难在治疗基础上开展正畸治疗,因此,还需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辅助。近年来,随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牙周正畸治疗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牙周组织再生术又包含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以及植骨术两种,在具体应用时,可单一应用也可合并应用,其对于存在明显骨缺损患者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国内一项研究报道表明,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对重度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在三个月后评价其压周健康效果,发现患者垂直骨缺损探测深度数据得到明显减少,牙齿附着丧失水平也得到有效降低[6]。在国外一项研究报道中,利用该治疗方案进行牙周骨内缺损患者治疗,并在两周后展开正畸治疗,发现4~9个月后,合并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缺损的牙周部位得到较好修复,牙周袋明显变浅。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指出,成年人牙槽骨成分主要为密质骨,随患者年龄增长以及牙周炎病症时间的延长,其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的细胞物质水平会有明显下降表现,这表明成人患者需要接受更长时间的正畸治疗,才可能有效达到理想化康复效果;在正畸治疗同时,做好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干预可有效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在缩减患者矫治时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矫治稳定性。在正畸治疗时,安装固定器可在短期内使患者出现牙龈增生以及牙周袋变深等表现。口腔中微生物群变化可能导致患者在正畸治疗的6个月之初存在口腔卫生管理问题,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患者口腔卫生宣教的1对1管理,指导患者正确应用间隙刷、牙线等工具,做好基本控菌,保证长期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病症的疗效指标较高,促进患者牙周状态恢复正常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患者主观治疗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琼.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6):91-93.

[2] 郜洪宇,徐菁玲,孟焕新,等.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红细胞、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2(4):750-754.

[3] 賈凝.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3):673-675.

[4] 麦宗达.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139-141,148.

[5] 柯秀平,宋冠杰,高丽荣.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对慢性牙周炎伴前牙病理性移位的效果[J].医学信息,2021,34(21):131-133.

[6] 苏文庆.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4):182-185,189.

猜你喜欢
正畸慢性牙周炎治疗
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与传统牙周基础治疗的对比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稳定性研究
热激活镍钛弓丝和普通镍钛弓丝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青少年正畸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四手操作在光固化树脂粘接托槽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派丽奥软膏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