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艺术的审美构建与社会责任

2022-05-30 10:48徐晴
美与时代·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当代艺术

摘  要:当代艺术所崇尚的挑衅与重塑,是对于人的真实内在的追求。它不仅是艺术史上的飞跃,更是人本主义的精神洗礼。了解当代艺术的审美发生和构建过程,除了能让人们洞悉其光怪陆离的外表之下的创作初衷,还能理解其追求的社会责任,从而激发当代艺术的积极效用。

关键词:当代艺术;审美构建;社会责任

为了达到超越传统的创作诉求,当代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摆脱了架上绘画样式的局限,呈现出繁杂的种类和样式,以多维度的形式存在。当代艺术在材料和媒介领域,无限拓展,综合媒材丰富立体,同时作品里加以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辅助,促成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概念艺术等,以当代艺术主力军的势态发展迅速。这些非传统艺术样式的繁荣,对艺术的审美构成了挑战,当代艺术的审美构建迫在眉睫。

当代艺术的优劣评判标准脱离了古典艺术中的自然美和形式美,与现代艺术中赋予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和变形的主观塑造也完全不同。它体现出来的不是作品造型和色彩的写真写实、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态度,而是借由当代艺术之名,行传达观念和思考之实,引发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重新认识。

当代艺术不是以传统审美作为其作品发生的缘由。与传统审美的隔绝,帮助当代艺术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在当代艺术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隐含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是否适用于当代艺术的评价体系?它们能否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呢?

一、回归审美初衷

当代艺术的审美展现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所理解的艺术范畴,横隔在当代艺术与普通观众之间的障碍一直存在,使得当代艺术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那么究竟当代艺术该如何欣赏?我们可以尝试从当代艺术的行为背后的观念入手,对它进行分析和研究,或许能更准确地接触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寻找到它存在的理由。当代艺术挑战的是传统和习惯,借由这股能量,引发我们对社会的洞察和人生的思考,姑且可以算作当代艺术的审美意义。

(一)脱离了形式美的当代艺术

传统的古典艺术中存在的“美”,是最方便的、最直观的能够让人感受得到的。它不需要理解、不需要解释,很“好看”,谁都能分辨出优劣来。“形似”就足以被称赞,加以色彩的和谐,优秀的标准比较容易制定。现代艺术中的“美”,注重主观参与,没有古典艺术那么“好看”了。“形似”的要求已经被突破,精神的“同情”开始被触及。从塞尚到毕加索,他们的画中没有一目了然的形象,也没有纯粹源于客观的色彩,这种主观性相对古典艺术来说,是一种改革,一个跨越。艺术欣赏的过程需要跟着调整。这种调整需要被理解,也需要被解释。而到了当代艺术,“形似”和“同情”都不见了,看不懂变得正常了。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看不到“美”,形式美法则的约束毫无用武之地,完全“失真”的作品也很难引起观众的“同情”。很多当代艺术甚至是让人看起来不舒服的,引起人的不适,很难让人产生出好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当代艺术对美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当代艺术家们不认为艺术和形式美有必然的联系。

(二)拥抱生活的当代艺术

在创作中,当代艺术家们从未把“形式美”列入作品创作的要求中去,也不在乎是否能和观众达成“同情”。有人说,从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中看到了“美”。他自己说,我怎么没看出来?博伊斯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扫地、种树、抱着兔子静坐,都是创造出“他自己心中的艺术”。视觉上形式美的一套理论在当代艺术这里是完全行不通的,当代艺术的这些行为表达方式根本无法纳入到传统的美感体验中去。可见,当代艺术作品构建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创作思维模式,所以它需要一个全新的审美视角,一套属于当代艺术的审美认识。这种审美可能需要从真与善中寻找。

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1]142关于美学一词的英文Aesthetic,本身就包含着情感和感觉的意思。我们之所以追求美,是源于我们对于真实的渴望,“艺术成为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切人的东西”[2]。当代艺术尝试用装置和行为,去重建一种关系,构建一个对世界的真实认知。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成为博物馆展出的主角,不以视觉上的美为参考对象,而是以一种参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互助的精神作为它的指领。观众对于这种艺术的欣赏体验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与人们习惯性的、审视性的传统审美思维大相径庭。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六卷中曾将一切科学(episteme)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的、实践的和制作的。这三类科学知识的划分被后人视为区分了三种哲学,实践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被首次提出来。实践哲学以学习者研究者參与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的合理性理想为前提,而且,实践哲学本身要介入现实生活,有助于人类实现良善生活,因而具有价值倾向性[3]。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暂且可以把当代艺术归于实践哲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是一种“唤起意识的形式”,反思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生活世界,使我们达到一种自觉,深化我们的自我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实践哲学不仅要认识善,也要有助于善。伽达默尔也认为:“实践哲学的这种反思必须仍然根据内在必然性提出要求:不仅要认识什么是善,而且要有助于善。”[4]

当代艺术认为,艺术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艺术也不是那么容易地“唬弄”人。它将艺术拉下神坛,对“艺术”本身进行发难。“艺术可以等同于生活”[5],当代艺术引导人们思考,让人们突破习以为常,触动某些内心中的真实,成为不一样的自己。面对这样一种艺术样式的革新,不仅仅是艺术上的飞跃,更是人本主义的精神洗礼,对人类社会也是一次环境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二、构建当代艺术的审美

当代艺术的到来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它所崇尚的独立和创造,是对于一个真正独立的现代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主精神的唤醒,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人的真实内在的追求,是我们对内心自由的渴望,是对自我、对习惯进行挑战的勇气。

(一)审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当代艺术追求的反传统,是对于常规的挑衅,是对于认知的重塑,给了人们对于生活中“本来就是这样”进行挑战的勇气。我们对于自己曾经了解或者熟悉的事物,会以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判断往往是经验主义的,甚至可能是武断和片面的。现实生活中的习以为常,并非一定如此、必须如此。脚下并不是本来就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路便形成了而已。时间的推移引起时代的变迁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不顺应时代变迁的刻板印象是前进路上的障碍,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障碍需要被发现,需要有人来发难,才能产生改变,才有改进的可能。当代艺术在当下勇敢地发起了对“习以为常”的挑战,这也使得它经常遭受非议。因为习惯的改变会令人不适,变革的阵痛更容易会让人误解,所以当代艺术呈现出来的创作成果显得更加珍贵。我们可以尝试着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对它的探索精神予以尊重,因为这些“不同”,可能才是社会的进步、改善的必须。

要感受当代艺术的美,观众需要形成一种对当代艺术的审美认知。这个认知包含了对于作品的解读以及真实情感的感悟。这需要我们要有审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就是属于美的本质特征。“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体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无限,美的领域才解脱了有限事物的相对性,上升到理念和真实的绝对境界。”[1]148

当代艺术通过行为来表达观念,在挑战常规和带给观众想象空间的同时,引导观众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它将艺术融进社会生活,并借由艺术的形式来唤醒人的本性中的纯良与真挚,这些品质是属于人类本能的善。利用本能来参与社会、管理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正常和正确。通过当代艺术,促进自由而不失自我的生存环境,构建真诚良善的社会生活,这些正是当代艺术需要坚持的理由和存在的意义,也是当代艺术的审美要求。

(二)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美

当代艺术家把自己对艺术的、非常态化的思考外现于作品上,必然会给他人带来认识和审美上的困惑,如徐冰的《天书》,他用汉字的结构和偏旁部首造了一部没人能看懂的“天书”。他郑重其事地建造了一个作品——书。书的装帧和字体的呈现都展现出它习以为常的严肃。可是,当我们阅读这些所谓的文字时,会发现它们本非真正的汉字,是假的字。它们本身也是毫无意义。所以它不是书。它不具备文学意义,但是它有着艺术价值。因为正是它打破了人们对于书的常规性的认知,是出乎意料,引发人们对于书的重新思考。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和三把椅子》也是如此。由一把椅子、椅子的照片以及文字三部分组成对“椅子”的定义,无论是实物的椅子还是照片上椅子的“幻象”,都导向一个最终的概念: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关系。习以为常的概念,该如何解释?它们是一致的么?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当一件物体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时,便是不同维度的多元共存。意义、价值和目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行为。将生活中的“常见”,放到博物馆里的“少见”,以不同的视角对生活的常态进行探索,正反映了当代艺术的行为之本,既是当代艺术对生活善意的提醒和审视,也反映了当代艺术的思考。不墨守成规,才有可能迸发出萌芽和新生。自然科学追求确定性,人文科学注重多样性。不确定性是多样性存在的前提。艺术家只有在不确定中探索规则和边界,对于事物的认识才能有新的途径,才能探索出新的审美可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三、当代艺术的审美与社会责任

并非所有的非常规、反传统都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属性,让它不受材料、形式、场所甚至时间的限制。艺术创作的基本功要求好像消失了,加上“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提出,让人对当代艺术予以轻视和不屑,相应地衍生出了当代艺术门槛很低的错觉。

(一)“伪”当代艺术行为的泛滥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这些年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边界的试探,往往有着逾越常规和伦理的挑衅。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甚至出现了一些荒诞的、恶心的和挑战人性底线的所谓“艺术行为”。“恶”与“丑”的艺术形式,被标榜为“当代艺术”。这些“伪”当代艺术作品良莠不齐。当这些所谓的当代艺术作品出现时,我们则需要当代艺术的审美提醒。颠覆传统、张扬个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并不是当代艺术独有的。从本质上说,当代艺术的诞生是由于我们对世界认识发生了改变,并不是取缔了对真与善的坚守。虽然当代艺术是突破框架的,是综合的行为体现,但是,它的内核还是源于人们心中的真诚和良善。越过道德边界的非理性行为,无法纳入审美活动的概念之中,不能披着当代艺术的外衣来任意妄为,肆意发扬人性中的残忍和邪恶。

(二)当代艺术的社会责任

“艺术家应该从外来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并且使对象在他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有生命的艺术家就会从这种生命里找到无数的激发活动和灵感的机缘,这些机缘临到了旁人就不发生影响,就轻易放过了。”[1]365艺术家的敏感触觉,是形成艺术的前提,从生活到艺术既是水到渠成,更是情感要求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是非良善的标的存在于人的内心,惩恶扬善也应该是人生和艺术的共同主张。艺术作品来源生活,反映生活,这是第一步,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提醒,是艺术创作的目的和意义。

脱离了形式美,使得当代艺术对艺术家真实感悟和敏锐的观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斯塔拉布拉斯(Julian Stallabrass)在《当代艺术》一书中所言:“(在当代艺术中)现代主义线性、单向、白人和男性原则彻底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元、多向、彩虹般多色人种、由各种实践和语言组成的碎片般的复杂景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进程加速,让当代艺术的地域和人群限定消失。当代艺术是面向全球的。它崇尚人文关怀的思想,所要反映的也是生态、环保、女性、人权等现实世界中的宏大主题。这些主题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不是某一个领域或者行业的事情。当代艺术的多元属性,让它呈现出全方位、立体的思考结果。当代艺术主动地承担了部分的社会责任,用艺术的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唤起人们心中的本真和良善,利用艺术为生活发声。

当代艺术的审美要求是我们进行创作的基本要求,不能因为它追求超越和创新,就失去约束。权利需要义务的支撑,完全不考虑责任的自由是无意义的。对当代艺术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是真正实现全球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前提。当代艺术需要解放人的天性,推崇人的本真。这也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的。之所以说当代艺术与禅学有着相通相似之处,也是基于当代艺术的良善准则基础,相信人性的纯良和实在。杜尚是当代艺术的奠基人和真正的实践者,他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生活中,一直追求的是自由,真正的属于心灵的自由。他潇洒自在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当代艺术的本真,生动地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审美要求。

四、结语

我们构建当代艺术的审美要求,简单而言,就是塑造为人良善的行为标准,追寻人性中本善的道德要求,并保护这个善意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壮开花。当我们进行当代艺术创作时,我们应该以作品引发人们的全新体验为理想,以作品表现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为目的,传达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期待和畅想,而不是哗众取宠,以无知来吸引眼球,博得关注。这是和“伪”当代艺术有着本质区别的。当代艺术对真实和良善的追求,可以说是构建其审美标准的重要内核,也可以说是对社会的反哺。这些也是当代艺术存在和继续发展的理由。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

[3]邵华.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釋学——论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J].哲学分析,2021(1):3-19.

[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86.

[5]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251.

作者简介:徐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艺术、美术创作与实践、设计基础等。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下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