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的思政探索与建设

2022-05-30 07:29丁沂璐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新文科

丁沂璐

内容摘要: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科思政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工作,“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思政创新团队”出版相关专著三部,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另外,在专业改造、课程平台、创新团队、学术交流等方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均对学科思政有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新文科视阈下对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理论探索与建设路径进行研究,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挖掘文科教育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点,增强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实效;二是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三是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四是搭建科研育人平台,强化项目支持引领;五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科思政促进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

关键词:新文科 民族高校 中国语言文学 学科思政

在新文科视阈下对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进行理论探索与建设研究,既要立足文科与工科的深度融合,还要实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重人文、重原典、重融通、重创新”[5]的有机融合,同时要注意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在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与组织形态的一体化建设。文章试从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工作成绩入手,客观认识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专业改造、课程平台、创新团队、学术交流等方面对学科思政的积极推动,然后提出理论探索与路径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最后总结新文科视阈下研究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现实意义。

一.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工作成绩

第一,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科思政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工作,较有成效。孟开教授带领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思政创新团队”已经出版了《民族高校德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出版社,2020)、《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特殊性及对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等学术专著,发表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的人民利益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等优质论文,两篇文章均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批2020年度甘肃省社科一般项目“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项,立项校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项目3项。上述工作为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打造的“中华颂”诗歌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文化”特色项目。

第三,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有一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一名教师以唯一全票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

二.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专业改造、课程平台、创新团队、学术交流等方面对学科思政的积极推动

第一,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按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蒙古)专业按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生,汉语言专业(藏汉、蒙汉、维汉翻译)统一按汉语言专业招生,不再细分方向进行培养。这项工作有助于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与及高校“四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各民族师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与文化素养。

第二,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部分专业打通前三学期课程设置,统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进一步突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共性教学与研究,更好地保障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有效推进。

第三,课程平台建设工作。西北民族大学正在实施“三个100”课程思政建设工程,已立项17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3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语言学概论》《蒙古族近现代文学》两门课程入选思政示范课堂。

第四,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对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战略需求,于2020年7月创立了12支创新团队。其中,文英教授的“语言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创新团队充分发挥自身多民族、多语种优势,成为民族交流有温度的桥梁。宁梅教授的“中国古典史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创新团队从文献学、民族学、文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重点收集、整理和研究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多民族史诗,探讨在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下的少数民族史诗学与中华传统文学交融的诸多相关问题。宁梅教授主编《格萨尔文库》(三卷三十册)(汉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该成果于2020年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被《光明日报》称赞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再放光彩”。多洛肯教授的“中华多民族文学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创新团队生动地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为创造新时代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有益的学术借鉴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此外,孟开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西北多民族史诗与口头传统研究”创新团队,以英加布教授为带头人的“多语种文学与文化传承”创新团队,均致力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学科思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学术交流与合作。西北民族大学与四川大学共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状、中华多民族文学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开展重大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三.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主要思路

第一,结合新文科建设的发展研究理念,挖掘文科教育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点,增强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实效,切实提升该学科师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与文化素养。

第二,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并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关课程教学中予以实施,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课程授课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寻找课程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经典文本,启发学生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深层理解。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积极引领学生对“中国精神”充分认识,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形成对“中国精神”的深度理解与精准提炼,真正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第三,突出生产导向,对接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融合思政元素的路径之一。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新文科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人[1],《中国古代文学》要跳出单一文学教育的旧框架,将文化、文学、文献、文艺打通,以通识教育为主线,积极利用网络信息,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媒介地接收课程信息。[2]

第四,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的师德模范评选。完善师德师风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师德师风监督检查,形成师德自律与他律的全方位工作制度。西北民族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在注重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大师德师风的考核比重,积极推动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向纵深发展。

第五,搭建科研育人平台,强化项目支持引领。依托各级平台,强化“科研的核心是育人”的共同认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创新等综合能力,形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的科研育人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从学术训练、项目探索、价值引导等方面培养学术,同时利用互联网布置关涉思政主旨的课后习题,实现课上课下交互补充、课内课外相互增益的有机模式。

第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科思政促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发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活动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文学艺术创作和宣传,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

四.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具体措施

第一,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要立足课程建设“主战场”,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在归纳思政案例、教研思政一体、三全育人调研的全方位指导下,探索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中国文学》等课程的路径,将《中国文学》等核心课程打造成民族高校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以便坚定各民族學生“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

第二,推进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并行,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骨干,加强艺术审美、红色文化、党史国史的教育力度。[3]立足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法制意识、人文情怀、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担当精神、合作意识等部分或全部“课程思政”元素,推进编制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第三,新文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通识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结合,按照知识、方法、能力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实现学科各门课程的有效链接和逻辑组合,建构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有序性完备统一的课程体系。

第四,强化民族高校教师的思政引领与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中融入最新的学科精神、情感、思想和价值选择,持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新鲜度和思政含金量。结合教材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意义。提高专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实现技术赋能,最终推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互联网+教育+思政”是新文科建设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高校全面进入在线教育模式。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多数课程利用腾讯课堂和QQ群进行进行授课与互动,以慕课视频、超星讲座为有益补充,积极实现从教师单一主体向师生互动的转型。在课堂中积极融入课程精神、情感、思想与价值选择,调动学生思政思考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提取课程思政的有效信息,最终实现知识学习与思政吸收的双重教学目标。

第五,探索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文科、理科、工科的学科壁垒。提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计算机水平,开展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英语等语言的语句、段落的实时精准翻译,开展多语言智能处理,协同计算机专业学生完成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实现文科与工科的深度融合。

第六,加强新文科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服务能力。加强“互联网+传统学科”的新文科信息化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服务服务区域发展的战略能力。积极利用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发的藏文“云藏搜索引擎”,将民族高校的服务范围从“三区三州”推广到更广阔的民族地区。

第七,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加大教师典型选树力度,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崇业乐教,把学科队伍、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激励广大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

第八,搭建科研育人平台,强化项目支持引领,发挥学科优势,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服务。围绕《明代少数民族诗文文献辑录与文学交融研究及其资料库建设》《俄藏〈格萨尔〉文献辑录及电子资料库建设》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依托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诗史”研究中心的优势平台,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第九,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源及利用网络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专业教学,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合作育人的效果,特别是利用好四川大学的对口支援,充分利用对方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新文科视阈下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助力。

五.新文科视阈下研究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现实意义

第一,遵循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结合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前沿和专业的行业应用,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专业思政”建设,探索“学科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一体化体系加速形成。

第二,实现了新文科视阈下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在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与组织形态的一体化建设。[4]既在知识形态上将学科智慧、情感和思想等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又在活动形态上将师生合作、项目探索、学科竞赛融为一体,还能够发挥学科的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基层保障功效,切实提高了学科育人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实现了新文科视阈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重人文、重原典、重融通、重创新”[5]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学科思政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重人文是指关注人的观念与情感,重原典则是注重对基础文献的阅读与理解,重融通是指中文学科内部的优化组合与学科之间的重构与借鉴,重创新则是课程内容、培养方式与评价体系的三重创新。优化学科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第四,实现了基础教学与科研探索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验教学中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研究中心等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学生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实现了文科与工科的深度融合。在新文科视阈下,使用“文工融合”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实现了单一学科专业向跨学科专业的转型。知识生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跨学科的交叉知识为基础,在应用情境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樊丽明.对“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2]李汇群.新文科背景下<红楼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曹雪芹研究.2020(4):10.

[3]饶勇.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

[4]王巧玲,周彤,谢永宪,姜素兰.“学科思政”的内涵、体系构建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1(1):43.

[5]马世年.新文科视野下中文学科的重构与革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8.

基金项目:新文科视阈下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思政的理论探索与建设研究(2021XJXWK—01)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中国文学》的路径探索(GSkcsz-2021-009);民族院校《中国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课程作用与建设路径——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ZL21019);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中国文学》(古代文学)的路径探索(2021XJYBJG—122)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新文科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