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塔伊的艺术创作过程

2022-05-30 09:04龙齐梅
美与时代·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

摘  要:色是指颜色,块是指颜色的分布区域。色块契合作为基塔伊这位横跨两个世纪的艺术家一生追求的核心创作点,无论什么创作时期都在与画面色块进行着斗争。透过基塔伊的人生经历解读其不同阶段的艺术作品中色块搭配的变化,同时以基塔伊的绘画题材发展过程为线索,分别从基塔伊早期在学院学习后的创作题材以及中后期在艺术创作上逐渐变化的题材进行分析,全方面解读基塔伊这位独特的当代艺术大师。

关键词:基塔伊;色块契合;当代艺术

一、基塔伊早期创作风格

(一)传统理念对基塔伊的影响

19世纪之前的西方油画秉持着“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的观点,旨在表现理想化的自然世界。画面也越来越写实,这时候画家自身的主观情绪在作品上几乎体现不出来,因为那是在阶级森严的时代带着目的和要求创造出来的作品,这就是为什么19世纪后的艺术突然像是被放出牢笼的猛兽,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向前发展,甚至完全脱离了传统绘画形式。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变化看成是资产阶级的没落。

艺术家基塔伊(1932–2007)就是在当代破笼而出的一位,在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碰撞中,基塔伊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印刻在画面上,在基塔依早期的油画创作中,超现实主义成为了影响他的主要因素,但基塔伊的创作又与当时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有所不同。1950年,基塔伊开始决定系统的学习绘画,并拜入当时倡导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悉尼·德雷温特门下,在这个时候,他同时还接触到了艾略特和卡夫卡等人的文学作品。基塔伊的艺术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他年少或者年老时期,他的画面都在不断地调整、改变。但其画面核心一直都是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平面化、色彩薄涂手法和沉重的历史感,这些都是基塔伊的主要画面构成部分。在早期创作中,他的作品洒脱、随意,往往是有感而发而具有浓烈的当代艺术特征。

(二)传统下的个人风格

当时20世纪的艺术家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隐藏在这个传统要求背后的问题了。他们知道那些想表现现实的或者想象的东西的艺术家并不是简单地睁开眼睛四处观察,而是从运用色彩和形状以及构建自己所需要的形象入手,正因为如此,那时候的艺术家们在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艺术家基塔依是学院出身,接受过传统训练,并且他对传统题材颇有兴趣,所以他对于绘画作品内容会持审慎态度,比如他的代表铅笔素描作品《艾薇·卡文迪什小姐》,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大胆、洒脱的感觉,就像是用笔在画面上随意挥洒,但实际上他在绘画之前至少用了五六个小时甚至两三天的时间认真细致观察琢磨,这虽然只是他的习作,但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基塔伊早期对于人体结构和人物表情的处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除了对于传统的独特理解,基塔伊同时并不只是局限于传统,而是在传统画法基础上有着自己的创新——将色彩纯粹化。我们之所以常常忘记绘画的本质——纯粹色感,那是因为在以前大多数的传统画中,每一个形状和每一种色彩都只是简单表现现实中的一种事物,例如一些绿色的笔触表示树叶,红色的圆点表示花朵。但基塔伊在一开始的艺术创作中,就完全脱离了这种传统思维的束缚,蓝色的树叶、红色的天空在他的画面中随处可见,甚至连色块的形状都不一定局限于特定的物体中,物体之间的色彩相互契合,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明明都是采用大色块平涂,却给人一种丰富、有内容的感觉。就是这种方式使我们注意到了每种色彩、每种形状在画面上并没有特定的归属,而是有着多种意义。

笔者曾看过他的很多早期作品,对一棵蓝色的树记忆尤深,在这幅画作上,基塔伊大胆地运用红蓝配色,先用线条勾勒出房屋、树木,再用大面积的红色填涂背景的天空、房屋;最后再给前景的树木涂上蓝色,抛弃对传统物体的固有色描绘,基塔伊画的正是自己内心的那个世界。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绘画模式感觉会使画面变得很简单,想想一幅既没有明暗又没有光影的画能好到哪里去?如果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正是因为基塔伊画面的不完整性、跳跃感和具有意味的探索,以及对于色块搭配的“合适”,才形成了基塔伊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也并不影响画面内在的连贯性。他的颜色也并不只是单一的红、蓝,正如中国古代对于墨色有着“色彩斑斓的黑”的描写,基塔伊的红也是“色彩斑斓”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他的这种平涂的画面上却能感受到体积;又因为他并不固定自己画面上色彩的固定区域,所以红色的背景与蓝色的树枝也有所交融,使得整个画面融为一体,而不是呈现割裂状态。

不同色彩之间的拼接,以及块面大小的分割,在他的作品中总能以这些最基础的元素取得不错的效果,整幅画面上可以看出他不拘泥于精致的线条,用笔狂放,这种对于色彩与线条的极致追求,使得他的画面总给人一种戏剧舞台的效果。对于人物造型,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基塔伊早期艺术創作中,他更偏向于表现人物具体的造型和准确的结构,而在色彩方面,因为有了丰富的颜色,他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光影、明暗。这样的绘画方式又引来了问题:将画面中的装饰性图案赋予优先地位,那就不得不抛弃了长期用光影塑造形体的方法,然而,这种“弃舍”在基塔伊身上也能体现为一种时代性的解放。

二、基塔伊中期创作风格

(一)战争带来的影响

基塔伊中年时期二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在这位画家的心中,他的画面开始出现了变化,从早期偏向于单一的风景或人物画面,逐渐赋予了作品社会性意义,不再拘泥于个人的小世界,而是朝着外在世界转化,这也许与当时的超现实主义诗歌有一定关系,让基塔伊的绘画同样朝着具有表现意味诗歌性转移。在这一点上,基塔伊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背道而驰,他的画面总是充满忧郁、悲观,以及带点热情味的戏谑,而后现代主义却是严肃性与时代的代表,悲观性的作品正是他们所要避免的。

在基塔伊创作的中期阶段,他变得更加严谨地对待画面,前期的直率和随意在他的作品上已经很少见了,反而多了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这说明他比以前更为成熟,在艺术创作中不仅仅只局限于大色块的平涂,对于色块之间的关系交汇处理也更加含蓄,技术也更加娴熟,色块之间的处理也更加自然和谐。事实上,这是因为这时候的基塔依在技术以及风格上所进行的探索,正如他那多变的画面一样,完成了一个到另一个的突变。而这种突变是他任意使用自己认为有趣的方法表达意念的结果,最终使神秘感充满了整个画面。而这种神秘感正是那个时代下大多数艺术家,包括文学家和音乐家都所具有的共同艺术风格。有人认为,基塔依的画作有着平面化与图形交叠的倾向,而这正是波普艺术的风格特点,但他自己却并不认同这个说法。波普艺术本质上总是与流行文化联系在一起,而他的题材虽然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等多种传统艺术,但从未与流行文化元素有过接触。例如《感恩节》这幅作品的灵感是源于萨特的剧作《无出路》。虽然这样说来他的作品似乎大多与消费社会无关,那是不是说明不合大流,可真正的艺术家有几个是合乎大流的呢?正是这位边缘的艺术家,他坚定自己的创作方向,直到逐渐被人们认可,这大大激发了其他艺术家对各色题材、意象进行选择与拼合,从而打破了古典绘画的固有理念与传统模式的局限。

(二)色块运用的特点

基塔依的画,力求寻找色块的契合点,所以在他的画面上几乎看不到光影效果,他也从不会去把画面重点放在人物体积的塑造,这种观念使他的艺术一直以来都是表现自己最本质的内心。艺术如果只是在模仿自然,那么我们就会考虑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如何通过色彩和线条的选择去表现情感,可以说是一幅艺术作品成为作品的第一步。那么就有可能接受到这样的追问:难道所谓的艺术纯粹,就是抛开一切题材,仅仅依靠色彩和形状在画面上的效果吗?音乐用与绘画一样,用不同的词语做基台也发展得非常良好,正如与音乐颇有渊源的艺术家康定斯基。作为一名抽象主义先驱,康定斯基与那个时代大多数艺术家一样,有点偏执、疯狂,他厌恶进步和科学的益处,这种想法与早期的基塔伊不谋而合,都是渴望通过一种纯“心灵性”的新艺术使世界更新。基塔伊的画面也受到了抽象主义的一定影响,他用一生的时间不断挖掘绘画的表现性形式,使它越来越贴近自己内心的孤独世界。这时候的他对于色块搭配与黑白比例的处理可谓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洛杉矶第15号》《洛杉矶第17号》,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他对于画面的处理更加细致了,那些看似偶然的画面效果,其实是基塔伊虔心钻研的结果,这时他的画面上出现了“白光”,也就是所谓的留底色,在色块、人物边缘通过底色的虚实、大小来分割,这就是为什么基塔伊能同时在一幅画面上将彩色和黑白协调得这么融洽。基塔伊对于色彩的运用仿佛是在印象主义上的升华。印象主义讲究捕捉瞬间的景象,结果是一片凌乱的色彩,很容易引起不舒服的感觉。于是,基塔伊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对画面秩序、结构和图案的追求,使得画面更加富有节奏感,他仿佛是游走在各个艺术流派之间,汲取各家所长,却不刻下任何烙印。正是有着这种对于艺术的不懈探索的精神,基塔伊才能让自己在当代艺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基塔伊晚期创作风格

(一)绘画题材的变化

在绘画题材上,基塔依晚期创作从传统题材中抽离了,开始将目光放在一些意义深远的历史题材上。而历史题材往往都是一些结构宏伟、充满戏剧性的场面,这让我们想起籍里柯或是普桑等那些早期的艺术大师们,与他们一样,画布对于基塔伊来说就是一场戏剧,安排怎样的情节才能引人入胜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他对于画中人物情节的安排,通常都选取一个瞬间的关键时刻定格,例如在偷吻、处决、谋杀时,或者在死亡、舞蹈、争吵时。就像1991年的作品《反对诽谤》,在这幅画中,人物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却可以从人物色块之间看出端倪,在基塔伊的绘画中人物从来不是真实的肉色,他喜欢用各种颜色的平涂来代表人体,而这种颜色绝不是单一的,每个人物之间会通过色块的契合交汇,将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人物联系起来,画面中那粗犷的笔触和短线的运用,从而表现出了场面的激烈和气氛的紧张,他在后期总喜欢表现那些私密的场合和暧昧的绘画题材,存在着一种窥视意味。在基塔伊心中,社会上没有内外、私密或公开的区分,整个社会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体,所以所谓的羞耻感也就没有必要了。如果要从这一方面联想,那么基塔伊的画似乎在隐喻,人们所有的行为在自然界中一览无余,甚至会被写入生命之作,那么除了自己,其他人也可以有所感觉。

(二)当代艺术下的基塔伊

每当谈论到“当代艺术”,人们或许想的是,那种与过去的传统绘画完全背离彻底的风格,确实,它现在所做的是古典艺术家永远无法想象的事。话虽如此,但并不是所有的当代艺术家都有着这样的想法,比如有些人是赞成艺术就是要创新,越稀奇古怪、引人注目就越是好艺术;而另外一些人则比较喜欢“继承古意”,把现代艺术视为猛虎,避之不及。无需多言,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实际情况远远没这么简单,其实每一次艺术革命的出现都是伴随着时代变化而开始,没有艺术能够单独出现。那些哀叹传统中断的人如果可以给他们一个选择的话,他们一定愿意回到1789年法国革命以前。正是在那时,藝术家们才开始逐渐脱离政治的控制,逐渐意识到了自我的风格,甚至开始奋起实验和开展一些新运动,这时候的人们总是喜欢提出一个新的“主义”作为战斗口号,有一种仪式感。我们知道,那些在绘画和装饰的新风格上所进行的新艺术实验探索过程中采用各种材料搭配和新奇形式仍然跟色彩是离不开的。

与之前的艺术不一样的是,20世纪的绘画不再需要什么创新实验,只有下定决心从头做起的人才会拥有下一个世纪园,这时候的人们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再对于自己所属什么流派而去争执和抗议,他们只是在默默做着自己的艺术工作,关于创新还是守旧就更不会细想了。年轻的艺术家开始否定艺术是为了宗教、政治传播“美学”的观念,他们完全抛弃了所谓的理想美,打算根据挖掘纯粹色块的目的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任务。作为处于这一时代的基塔伊来说,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于他的影响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杨国强.浅谈基塔伊绘画艺术“表现性形式”的意味[J].美术大观,2011(1):104-105.

[2]莫兰托.基塔伊和记忆的艺术[N].徐盛,译.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3):78-79.

[3]田致远.生命的形式:“波普一代”的重要代表基塔伊[J].中国艺术,2009(4):131-140.

[4]基塔伊.基塔伊作品选[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3):64.

[5]徐梦.西方现代派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7(8):140.

[6]张华丽.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31.

[7]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龙齐梅,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下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2019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艺博会观察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