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2022-05-30 20:14卜珊
健康之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重症哮喘治疗有效率

卜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诊重症哮喘治疗中采用呼吸内科治疗的效果,以为重症哮喘患者优质康复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94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对照组和内科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内科组予以呼吸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 升高明显、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有所下降且内科组患者的FEV1、FVC高于对照组、FEV1/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 、血氧饱和度(SaO2) 明显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明显下降且内科组患者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内科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急诊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呼吸内科治疗手段,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哮喘;治疗有效率;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属于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均有参与。慢性炎症导致患者气道出现可逆性、反应性气流受限,引起患者咳嗽、气急、喘息、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重症哮喘则主要指哮喘急性发作时期,患者多呈爆发性发作,短时间内可能进入重症状态。针对重症哮喘患者,在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病情,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呼吸内科治疗手段可以充分结合重症哮喘患者病情,给予患者药物、呼吸、纠正水电解质等多种治疗,全面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等。本文研究以2019年1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的94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采用呼吸内科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94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对照组和内科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20~64岁,平均(58.69±2.13) 岁;哮喘病程4个月至10年,平均(4.35±0.47) 年。内科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20~64岁,平均(58.71±2.14) 岁;哮喘病程4个月至10年,平均(4.34±0.52) 年。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可对比。本次研究通过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1)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重症哮喘诊断标准 [1];(2) 哮喘发作后,患者经过24 h药物治疗,症状等无缓解;(3) 患者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1) 哺乳期、妊娠期女性;(2) 药物过敏者;(3) 合并肺炎、肺癌、肺结核、肺纤维化等引起哮喘者;(4) 合并肾、肝、心脏等器质性疾病者;(5) 合并严重精神障碍与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的体温、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并结合患者病情立即给予患者鼻导管氧气吸入支持治疗,治疗中控制氧流量为2~5 L / min,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使用的药物包括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47) ,80 mg / 次,2次 / d,结合患者病情确定注射时间,一般持续用药2~3 d。同时增加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30) ,0.3~0.6 g / 次,1 次 / d,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在2~3 d。

内科组:本组患者采用呼吸内科治疗手段,除对照组治疗手段外增加内科雾化吸入治疗,所用雾化药物包括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48) 1 mL與异丙托溴铵(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国药准字J20130135) 2 mL混匀后,进行雾化治疗。治疗中同时给予患者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治疗时间7 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治疗有效率) 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 升高明显、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 / FVC) 有所下降且内科组患者的FEV1、FVC高于对照组,FEV1 / 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 、血氧饱和度(SaO2) 明显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明显下降且内科组患者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内科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3讨论

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时多细胞均有参与,属于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的一种。哮喘发病往往同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存在密切关系,患者发病后呼吸气流受限,出现喘息、咳嗽、胸闷、咳痰及气促等一系列症状 [2]。重症哮喘患者发病较为迅速,随着哮喘病情不断发展,容易导致气道缩窄等情况,甚至可能导致气道出现重塑。一般重症哮喘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痰液梗阻、黏膜水肿等情况,使得通气不足,容易诱发器官功能衰竭等。因此,针对重症哮喘患者需要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以有效改善哮喘病情,避免哮喘持续加重。

常规哮喘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药物治疗等为主。鼻导管氧气吸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增加吸入氧气量,改善由于哮喘发病后呼吸功能受限,导致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持续加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为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注射液属于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有效对抗炎症,改善患者出现的支气管炎,缓解患者的支气管水肿等情况,且此药物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哮喘,使得患者治疗后呼吸急促等症状得到改善。氨茶碱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乙二胺水溶性比较强,可起到松弛呼吸道的作用,改善患者呼吸情况,使得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等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常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常规治疗在改善支气管黏膜水肿等方面所能发挥的效果较为有效,在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而呼吸内科治疗手段,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药物雾化治疗等手段,以便于通过雾化使得药物快速作用于患者支气管黏膜水肿等部位,快速使得支气管恢复正常,调整呼吸功能,恢复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等。此外,呼吸内科治疗,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鼻导管氧气吸入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增加硫酸沙丁胺醇及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机械通气治疗等。硫酸沙丁胺醇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得平滑肌出現的痉挛情况得到解除,改善患者病情;异丙托溴铵是对支气管平滑肌M受体有较高选择性的强效抗胆碱药,在松弛平滑肌方面具有较强作用,使得支气管扩张,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使得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缓解呼吸急促等症状。《急诊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3]研究中,分析急诊重症哮喘患者70例,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 及PaCO2、PaO2、SaO2、FVC、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内科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内科组PaCO2、PaO2、SaO2、FVC、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文献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结果表明在急诊重症哮喘治疗中,可以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手段,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可以将呼吸内科治疗手段应用在急诊重症哮喘治疗中,在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助力患者病情快速有效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相蛟,刘杨.急诊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7):35-36.

[2]杨东升,王丽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8):95-98.

[3]赖华文. 急诊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83-86.

猜你喜欢
重症哮喘治疗有效率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合理应用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
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40例临床研究
探讨BiPAP治疗重症哮喘致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