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特点及疾病防控

2022-05-30 10:48吴清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

吴清华

摘要:仔猪在断奶的前后阶段,如果没有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饲养管理跟不上,往往造成仔猪成活率逐渐下降,后期生长发育不足,不能达到相应的生产要求,对提高养殖效益和扩大养殖规模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要想养好断奶仔猪,就需掌握仔猪在断奶过程中的生理特征,采取综合性的管理措施,保证仔猪顺利度过断奶期,确保仔猪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关键词:仔猪断奶方法;生长发育特征;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3.012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Control of Weaned Piglets

WU Qinghu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Yanling County,Xuchang City,Xuchang Henan 461200,China)

Abstract:piglets before and after the weaning stage,if the breeding management can not keep up,not build perfect breeding management scheme,often cause the survival rate of piglets gradually decline,piglets in the la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can meet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requirements,to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and expand the scale of breeding will cause serious harm. In order to raise the weaned piglets well,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glets in the weaning process,and tak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piglets can pass the weaning smoothly and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igs.

Keywords:piglets weaning method,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feeding management

0引言

仔猪是养殖场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在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断奶仔猪养殖管理过程中,應该在掌握仔猪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最佳的断奶时间和断奶方法,并做好断奶后的妥善养殖管理工作,确保仔猪能健康生长发育,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1生长发育特征

1.1免疫能力持续下降

仔猪出生后能通过吃乳获得免疫球蛋白,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也能通过初乳营造一个酸性的胃肠道环境,有效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各种细菌、病毒性疾病发生流行的几率,降低传染性疾病对脊柱生长造成的危害,确保仔猪能顺利度过哺乳阶段。仔猪断奶后母乳的供给渠道被切断,由于缺乏母源抗体的有效保护,再加上仔猪的主动免疫机能相对较差,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很容易遭受各种病原菌的入侵。尤其是在断奶的早期阶段,断奶应激刺激可降低血液中的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发挥,很容易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

1.2消化能力逐渐降低

当仔猪进入断奶阶段后。肠绒毛逐渐加深,使小肠的吸收面积逐渐下降,吸收能力严重不足。有研究文献证明,猪在3周龄以前,小肠绒毛呈,纤细的手指状,隐窝相对较小,能更好捕获营养物质,断奶1周后绒毛逐渐变短,呈平滑的舌头状,隐窝逐渐加深。形态学发生变化会导致小肠绒毛一般消化酶的分泌能力逐渐下降,消化酶数量降低。因此在仔猪早期断奶过程中,日粮必须含有足够可消化的营养物质,并且这些营养物质中不存在抗原性的致病原。胃肠道当中的消化酶严重降低是导致仔猪断奶1~2周后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仔猪在0~4周龄期间胃蛋白酶、胰脏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会呈逐渐增加的态势,并且数量显著增大,4周龄到断奶后,由于乳汁当中的乳蛋白酶含量逐渐下降,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会逐渐降低到断奶前的30%,导致仔猪不能很好的适应植物性饲料,这也是造成仔猪断奶两周之内面临消化不良和生长发育受阻的一个主要原因。

1.3应激刺激

仔猪断奶属于高应激因素,应激刺激对仔猪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危害猪的免疫系统,降低对病原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仔猪断奶阶段应激因素相对较多,包括饲料的营养物质添加不合理、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疫苗接种不到位、气温突然发生变化,频繁的转群和更换饲料等。其中仔猪在断奶转群、疫苗免疫接种和分娩是不可避免的应激刺激,是所有外界因子和营养因子在短时间内急剧发生变化的一种综合反应。转群是将不同窝的仔猪组成新的群体,猪在离开繁殖母猪独立生活,养殖环境发生变化,饲料形态由液体逐渐转变成固体,能量逐渐由乳汁乳糖转变成谷物淀粉,蛋白质来源逐渐由容易消化的络蛋白转变成难以消化的植物性蛋白,再加上母源抗体供给不足,这些不可避免的应激刺激都会导致断奶仔猪面临严重的应激反应,最终造成仔猪断奶后生长发育不良,成活率显著下降。

1.4疾病种类较多

仔猪进入断奶阶段之后,由于母原抗体水平呈逐渐下降的态势,而自身免疫能力又没有形成,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从而造成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混合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近年来,仔猪断奶后水肿病、渗出性皮炎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和致死率显著升高[1],成为常发病和高发病。进入断奶后期阶段,呼吸系统综合症所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常会造成养殖场的死亡率显著升高。

2饲养及疫病防控

根据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特征,仔猪断奶后常会发生各种应激反应,并且营养来源逐渐由母乳转变成固体饲料,胃肠道也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时期应加强对猪的针对性管理,有效缓解外界的应激刺激,确保猪能正常生长发育。

2.1饲养管理

仔猪成功断奶后会逐渐转入保育舍中,这个阶段的猪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对外界环境和饲料的敏感性相对较高,所以应提供充足的经科学搭配的饲料。一般在仔猪哺乳阶段應锻炼其采食,形成良好的胃肠道消化功能。通常在仔猪出生7 d后就开始采食哺乳阶段的饲料,对促进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保证营养供给,防止仔猪腹泻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哺乳阶段仔猪在添加饲料时不能一次性添加过多,应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增加,可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刺激仔猪开食。这主要是因为仔猪的胃肠道功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不能有效的消化各种植物类的饲料,因此在饲料搭配过程中豆粕等蛋白质含量的添加量不能过高,以不超过质量总蛋白含量的40%为宜[2]。断奶前1周要逐渐减少母乳的投喂量,这有利于增加仔猪的采食量。断奶前所提供的饲料要保证营养全面,消化利用率高,适口性较强。另外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为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适量的微生态制剂和中成药制剂,通过添加各种额外的添加剂,能增强断奶仔猪的身体抵抗能力,同时还能够营造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环境,有效抑制各种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2.2疫病防控管理

仔猪断奶后,应该做好混群并栏的工作,并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密切监测猪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应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在混群养殖管理过程中,应尽量按照原窝原圈的原则对猪进行有效的混群或病情处理。一般在断奶过程中,按照两窝并一窝的原则进行妥善有效的混群,在分群并群处理过程中,要将个体较为瘦弱、抵抗能力相对较差、生长发育不良的猪单独挑出,确保群体大小一致。转群并群处理过程一般在夜间进行,按照并大不并小,并多不并少的原则进行。转群结束后,应注重做好整个群体的调教工作,保证猪能形成定时排便、采食、休息的习惯。仔猪断奶后,应该保证每头猪有0.4 m2的活动空间,以便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在调教处理过程中排泄粪便的地点可多撒一些水,吃、睡的地方要保证干燥整洁。刚进入圈舍时,饲养管理人员应将猪安排在排尿的地方,见到排便后及时将其赶开,如此经过2~3 d就能形成固定排便的习惯。另外在断奶初期阶段,应尽量维持原有的环境和饲料配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1周左右的过渡期,逐步过渡到断奶阶段的饲料,确保仔猪能更好地适应新的饲料配方[3]。此外刚断奶的仔猪最好在原有的栏舍中养殖一段时间,再转移到保育舍中,并且在转入前提前调控好圈舍的温度,营造良好的温湿度条件,加强环境调控。断奶10 d内,尽量不要对猪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避免产生应激刺激。断奶仔猪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应做好密切的监测工作,及时观察猪的采食和行为状态,如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将病猪单独隔离。要尽量坚持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避免生人进入,防止刺激猪产生不良反应。注重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有效解决冬春季节通风和保温的矛盾,要保证圈舍干燥整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当断奶仔猪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后,结合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注重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保障猪抗体水平达标,防范断奶阶段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3注意事项

仔猪断奶是出生后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需注重做好断奶阶段的针对性管理,防止在断奶阶段出现患病死亡。仔猪在进入断奶阶段后,一方面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并且要在断奶时及时将母猪赶走,将仔猪保留在原有的环境中饲养,确保仔猪能有效适应缺乏母猪的环境后再进行断奶处理,这样能降低环境应激刺激,等仔猪适应后再实施混群处理。仔猪在断奶阶段很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菌病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因此做好断奶阶段的腹泻疾病防范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断奶后一定要保证圈舍干燥整洁,向猪投喂容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在饲料中多增加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断奶初期阶段可适当提高一些温度,随后根据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再缓慢地将温度降低到最适宜的范围,同时还应该保证圈舍干燥整洁,通风良好。圈舍在通风处理过程中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猪身体,避免仔猪受冷产生应激刺激,导致感冒或出现腹泻。

4结束语

在进行仔猪断奶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猪的生长发育特征,结合猪的生育特点、营养需求和环境要求,明确最佳的断奶时间和断奶方法,并在断奶后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构建完善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案,确保猪能更快地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效降低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保证猪能健康生长,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峰,娜日娜,乌仁图雅.哺乳仔猪及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9):24-28.

[2]杜新宇.断奶仔猪易出现的问题及防制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2):74-75.

[3]鲍宝洪,刘法源.乳猪及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9(6):88.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邓川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