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点 统整推进

2022-05-30 03:57罗玉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大多都是同一主题下包含几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这就相当于把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类整合,这种整体化设计对于教师来说更有利于整合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进行综合性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研究单元整合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这一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11-03

整合并不是将整个单元的课文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那么简单,整合的重点是要突出“优化”,这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立足于教材,从教材中出发,找到同一单元中的主题在表达、体裁、题材上的连接点,把它们联系起来,再统一进行课程开发。单元整合强调的是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单元整合教学考验教师在教学中的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记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此,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单元整合的方式进行高效教学,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1]。

一、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概述和重要价值

(一)语文单元教学模式概述

单元教学充分体现语文教学连续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它将语文教学总目标分散到各个单元中,逐步向宏观目标迈进,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当前语文教学大多是围绕一篇课文所展开,这种教学使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设计的过程非常明确。但将单篇课文作为立足点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融会贯通,不能综合应用同一题材和同一类型的文章,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面对这样的情况,开展语文单元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语文单元教学是将一个单元作为教学单位精心设计,进行整体教学,以读写教学为核心,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一个单元中所涵盖的各篇课文都是单元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围绕着宏观教学目标推进,在涵盖总体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构建各个单元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综合知识。单元教学模式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知识传递型。教师围绕着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目标定向和启发引导,再借助授课反馈评价,但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突出。

二是能力培养型。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教师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围绕单元的综合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单元学习。

三是提高素质型。基础教育改革迫切的任務就是落实素质教育,传统应试教育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模式下,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这三种教学模式各具特色,也有共通之处,教师需要将其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重点

(一)基于对字词句篇的理解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要达到一定深度就需要关注字词,要引导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模式下的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的学习方法,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理解性记忆。语文这门学科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其中包含最基础的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还需要背诵大量的诗词和美文以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语文的学习是递进的,先学会一个字的意思,才能理解它所组成的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一步步用字构成词,用词构成句子,再用句子组成一篇文章。只有逐步积累,才能透彻地理解字词句篇,进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初中语文的深度学习。

(二)利用经验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应该将所学知识与具体经验相结合,将教材内容根植于生活经验,在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师要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的学习情境中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三)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整合

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层层递进的,是量变累积成质变的过程,所以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关联,过去所学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知识的学习又是对旧知识的补充或者更新,最终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下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学生只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整合所学的新旧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控整个语文知识体系,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三、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资源和学习目标的整体性

单元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整体性。语文这门学科的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习资料的整体性,每个单元是由同一主题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而成的;二是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单元目标、学段目标、课时目标,还包括对思维能力、知识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的有序整合。

(二)语文学习活动的有序性

单元教学中体现了新旧知识联系的意识,着重强调教学的序列性。单元教学是层层递进、由简单到困难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学会知识到运用知识再到巩固知识,最后熟练掌握知识。

(三)语文学习方法的比较性

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最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就是比较法,对于同一个单元的课文来说,它们之间在主题上相似但是细节之处又有所不同。对此,一是以一篇课文为例,然后在学习其他课文的过程中发现其与这篇课文的不同之处;二是把整个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四、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通过“大单元”设计关联前后学习材料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单元中包含了课文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这就需要教师有整体意识,把每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把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整合成单元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把前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复性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过于琐碎[2]。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為例,这一单元是以“至爱亲情,学会感恩”为主题。《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回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的几件小事,用一个个生活中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的母爱,文章充满了对母亲的追忆;《散步》中主要讲述了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的琐事,体现出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金色花》是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整体基调舒缓、温馨、深情;《荷叶母亲》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的散文诗;《世说新语》两则中,《咏雪》围绕着家庭生活来展开,《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陈太丘之子元方从小就懂得维护父亲的尊严。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散文、诗歌、记叙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感受亲情,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对父母的爱、对家庭的爱,以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写亲情的文章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本单元的过程中,还可以联系学生之前所学过的文章,以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学习主题的认识,并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将这些课文内容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在生活的小事中感悟亲情,引起情感共鸣。

(二)以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和生活的联系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打破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隔阂。语文作为一门生活化的学科,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将教材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仍旧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总是会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为了改变学生这一想法,在学习完本单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细心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并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完这一单元之后,认识到要对亲人抱有感恩之心。但如果仅停留在观察层面,就无法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并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的小组,可让学生联系单元内容,通过简单的描述展现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关心与爱;对于综合学习能力一般的小组,可要求其通过侧面描写展现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对于综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可以让其通过生活中一点小事来展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围绕着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事情,使其深刻感受家人对自己的情感,并延伸到阅读写作中。

(三)以任务群驱动学生思维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在知识学习中能够深化思想情感上的认识。层层递进又紧密联系的学习任务可以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增强学习体验,并且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来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迁移应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可围绕任务群驱动模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保证语文单元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效。

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至爱亲情,学会感恩”这一学习主题,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项学习任务。首先,可以让学生选择本单元中自己喜欢的课文,然后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完课文后,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亲情,并写一篇不超过500字的读后感。其次,可以让学生主动感受生活中的亲情,做一件感动父母的小事。在基础学习之后,要想实现深度学习,就需要教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借助任务群的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都能得到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中,单元教学在保障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晶.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1(30).

[2]刘菊春,张琼.对标定点  统整推进——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单元整体化教学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0).

【作者简介】

罗玉华(1972~),男,汉族,甘肃灵台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及德育。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