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2-05-30 06:10汪祥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课程改革小学英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活化教学已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师亟待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随着英语的普及,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相较于语文学科而言,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单靠记单词、学语法,而没有语言交流和教学的环境,那么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便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加快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进程,整体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是当下英语教师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41-03

实践出真知。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即使理论知识再丰富,若落实不到实践中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实践尤为重要,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迎合学校考试的需求,除了课堂,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的使用微乎其微,这就使得学生忽视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理解不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加之英语语法的繁冗,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降低。

一、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达成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这一目标,就要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理解,增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使学生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进而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下面对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几点总结,希望能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古人训:事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有怎样的作用,让他们了解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提高自身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对于“国产的”语文来说,英语可以算作“舶来品”。对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让学生背单词和学语法,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感知力。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让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熏陶的教师有机会领略不同的教育新风,让中国文化环境下的学生有机会感受他国文化的语言魅力。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丰富了当前单一的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感知力。

(三)能够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在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中,师生之间建立有效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1]。而有效互动的前提是师生之间的地位要平等且人人参与,在一个和谐民主、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表现自我、展现个性、畅所欲言。新课改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求,为师生有效互动的建立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生活化教学就是将英语的学习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二、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一)生活气息浓厚

显而易见,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生活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氛围过分死板,不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案,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教学环境会得到改善,学生在相对宽松自在的环境中也更容易敞开心扉,教师也就有了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机会。

(二)丰富的活动内容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运用。而最有助于语言学习和理解的方式就是使用它。面对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教师可以把他们当作刚会说话的小朋友,设计各种活动场景,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常见物的英文表述,在不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學习英语知识。

三、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了生活经验,生活化教学成了生搬硬套

为了完成小学英语生活化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为了追求生活化教学而生硬地创建生活化场景,这样不仅不能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反而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如“Myself”一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英语对话进行自我介绍。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对英语单词的发音和具体含义还不是很清楚,有的教师为了贴合教材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强行要求学生在日常见面问好时使用英语,认为这样可以达到锻炼英语口语的目的。殊不知,学生在没有掌握正确发音的情况下进行英语对话,会导致小学生说出来的英语“南腔北调”,而这“南腔北调”的发音一旦成为了习惯就很难纠正,这就加大了后面学习英语的难度。

(二)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生活化环境比较匮乏

除了英语学科,其他文化课的学习都可以通过反复的习题练习和背诵记忆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英语学科是非常注重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口语练习加强学生的语言感觉,提升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锻炼口语的生活化环境,小学生只是对照教材内容死记硬背,对英语的学习过于扁平化,没有真正达到语言实际应用的教学目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生活化环境主要有三个,即课内环境、课间环境和课外环境[2]。

首先是课内环境。我国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在课堂上就以紧抓知识点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要求小学生记英语单词、记语法规则,忽略了为学生创建单词和语法的生活化应用场景,致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法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其次是课间环境。仅仅依靠课堂上为小学生设置生活化场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室、学校为学生创建英语学习的环境。如在教室的墙上张贴英语名言名句,丰富教室单调的学习氛围;或者在黑板报上设置英语角,让学生轮流设计英语角的内容,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形成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主动探索英语的乐趣。但是,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室内外一般张贴的都是中外名人的画像,很少出现英语的相关信息,而且对于英语角教师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致使英语角的设置流于形式,最终导致课间生活化环境的创建以失败告终。

最后是课外环境。小学生的课外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平时生活中使用英语交流的家庭不是很多,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只限于课堂英语教师的教学。但是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主要学习途径就是进行反复练习,离开课堂小学生就失去了英语练习的环境,学习效果也会随之降低,学习进度和对英语知识点的掌握也会相对缓慢[3]。

四、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通过创建生活化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英语知识趣味性的同时,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加生活化。如在“We Love Animal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动物,模仿它们的走路姿势、叫声等,教师适时穿插动物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相对和谐、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掌握英语的学习规律,使其意识到英语的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二)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气息

相对于汉语来说,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英语单词不具象化,对于接受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小学生来说并不能完全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教具,将英语教学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英语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在“Lets Eat”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几个学生喜欢吃的食物单词,如cake、bread、hot dog、chicken、juice、milk等,将英语单词写在卡片上,然后再找来这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把图片和单词对应连接起来。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设计分组赛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最先完成匹配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奖励。这种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把英语教学融入实际生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还是课堂,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整体把握教材的内容,还要思考如何将教材死板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英语教学课堂变得更灵动,让知识变得更好理解[4]。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单词的学习和应用,还没有涉及复杂的语法知识,就这点而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单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句式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如“Hello”这一单元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练习日常打招呼用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汉语互相打招呼,带动课堂氛围,等气氛变得活跃时,教师适时插入英语单词的解释和学习,并引出简单的问候句式,如“Hello,good morning!”“Hello,good evening!”“Hello,how are you?”等,让学生从使用汉语打招呼慢慢过渡到用英语打招呼。再如在“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制作一个钟表模型,然后在学习到哪个数字的英语单词时,学生就把钟表的指针拨到相对应的数字上,让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学到钟表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四)丰富小学英语教学形式,强化生活化教学理念

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学好英语的欲望,但是因为个体具有差异性,会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这要求教师不仅有過硬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学习的自

信心[5]。

在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要求下,教师除了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更多的是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如在“My Favorite Season”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外观察,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有的学生可能喜欢“spring”,因为有漂亮的“flower”;有的学生可能喜欢“summer”,因为可以吃“ice cream”和“swimming”;有的学生可能喜欢“autumn”,因为有美丽的“scenery”;还有的学生可能喜欢“winter”,因为可以“make a snowman”。在这一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完整的句子,只要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联想到这个季节相关事物的单词即可。

新课改对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其目的是提高现在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理念,引导其将小学英语的学习当作一种跨文化的学习和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生活化教学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晓峰.关于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实践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21(8).

[2]勾正刚,张冬梅.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21(28).

[3]王闰彩.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21.

[4]赵春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5).

[5]玛依拉古丽.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17).

【作者简介】

汪祥平(1986~),男,汉族,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课程改革小学英语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