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向细目表解决小升初“一般过去时”分层复习的三大难题

2022-05-30 06:10张祺帆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升初

【摘 要】“一般过去时”是小升初英语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教师在复习阶段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想要攻克此模块,解决以下难题:教学难易“无尺度”,不知道复习到何种程度;教学内容繁杂,导致复习时间不够用;练习缺乏“实战性”,题海战术事倍功半。文章借助双向细目表,论述了如何利用双向细目表更好地帮助一线教师在复习阶段把握“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大致规律,解决在小升初“一般过去时”分层复习时遇到的三大难题。

【关键词】双向细目表;小升初;一般过去时;分层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46-03

在小升初英语“一般过去时”的复习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教师,如复习难度难以把握,教师要么“一刀切”复习、要么分层标准不科学;复习内容难以取舍,“广撒网”式复习与复习时间紧凑产生冲突;想要选取重点进行复习又担心没有复习到位;复习阶段的练习缺乏“实战性”,从而出现学生复习时都对,一考就不会的现象。教师采取了多种措施尝试解决上述难题,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笔者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研究发现,利用双向细目表可以有效解决复习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本文以小升初“一般过去时”分层复习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双向细目表解决复习中遇到的三大难题。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其包括两个维度,纵向维度为考查内容,即新课标要求的所有的学习内容;横向维度指考查目标,即新课标要求的学习能力;因此笔者通过确定考查内容(知识点)进行双向细目表的纵向编制;再确立考查目标(能力点)进行双向细目表的纵向编制;最后精准定位考点完成小升初“一般过去时”双向细目表的合成。(参见表1)本文以小升初“一般过去时”分层复习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双向细目表解决复习中遇到的三大难题。

一、利用双向细目表把握复习难度,解决“难易无尺度”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都知道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以往的分层教学太粗浅,有些甚至是模糊的、形式化的,不具有科学性,分层的标准常常带有教师自身的主观性。复习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考前复习失去意义。一部分教师将学生按学科成绩分层,这样的划分不仅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同时也使得成绩差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教师不妨先开展前测,利用测试结果编制双向细目表,了解班级各层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底”,再定位各层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便把握复习时的难易度。

“一般过去时”模块是小升初试卷中出现的高频考点,既是重点亦是失分率较高的一部分。不同层级的学生在不同类型题中呈现的水平不一,要求掌握的难度也不尽相同。借助双向细目表(参见表1中的考查目标),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级。A级学生基础概念扎实,对于课本相关的一般过去时图文识记词句默写掌握良好,也能够通过同类型题目举一反三,即使在多种时态混合考查时也能很好地作答;B级学生在动词变化和其他时态类混合考查题型中存在困难;C级学生基础差,对记背单词很反感,从不主动开口说英语,遇到简单的图文匹配题应该可以得分,其他的都是薄弱項。层级确定后,再对应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学有余力的A级学生应多进行思维拓展延伸,使得他们得到最大的发展;B级学生往往欠缺做题思路,要培养他们对题目的逻辑性、推导性的研究能力,这样做题时就能触类旁通;C级学生对于单词和图片不能很好地认读和识记,要用高频考点和易错考点增强“题感”,使他们找到做题的感觉,以便在考试时遇到同类型的题目能够顺利拿分。

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双向细目表,实现教学的有的放矢。以C级学生为例,C级学生通常基础比较差,听课效率低,对记背单词很反感,很少开口说英语,对于单词和图片不能很好地认读和识记,在答题时仅凭运气完成再认类题目(如选择题),而对于再现类题目(如仿写题、书写题)则无从下手。在复习阶段,教师会通过听写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教师存在“弥补”心理,要求C级学生和A、B级学生同样做到听音默写词句,这样即使失败了也能多抄写几遍进行巩固。殊不知,“一刀切”的复习目标是在对C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进行打击,容易使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小升初试卷题型分为听力和笔试两大类。听力题型主要有图文匹配、听短句选择判断以及听短文选择判断;笔试题型主要有字母书写、选择题、补全对话、阅读以及仿写题型。依据双向细目表定位C级学生,先以攻克听力题型中的图文匹配和笔试中的选择题以及字母书写为主,以提升3-5分为目标。

二、利用双向细目表明确复习内容,解决复习中“什么都不敢舍弃”的问题

在复习课中,教师不仅要让优生“吃得饱”,更要防止“学困生”的“消化不良”。但是一部分教师在复习课上“广撒网”,导致复习收效甚微,测验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也有部分教师选取重点内容复习,而重点内容的评定标准也缺乏科学根据。因此,复习时教师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复习内容的取舍难定夺。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双向细目表明确复习内容,实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

以“学困生”为例,他们的复习内容要相应增加或者减少。一是敢于做“加法”,帮助他们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唤醒思维。一方面,从纵向做“加法”。借助双向细目表得知动词的过去时态是在动词原形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想要牢固掌握这一语法知识,必须理清它与动词原形的关系,学好动词的过去时对于复习现在进行时和将来学习其他时态都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以考查wash这一知识点为例。题干如下:“My mom _______ my clothes yesterday.A.washed B.watched  C.did”对学生而言,这道题难度值较低,他们只需辨析三个词的词义,甚至只要能够认读wash my clothes就可以解答题目。此时,教师要将复习内容向外延伸,以不同时态间的辨析题为例:“My mom _______ my clothes yesterday. A.washed B.washes C.is washing”此时不仅要求学生会认读词,还要能够辨析同一个词三种时态的区别和呈现形式。另一方面,从横向做“加法”。以学习watched这一动词为例,从双向细目表(参见表1中的考查内容)的动词过去时进行横向挖掘,可以再适当拓展具体的时态标志词、辨析与其他时态的不同变化方式以及时态构成。在时态构成模块中,由过去时语境构成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会涉及“助动词did+动词原形”的用法,这一点需要强化复习。根据对本班“学困生”动词过去时专项测试情况进行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析,进而依据双向细目表确定他们的复习目标不仅在于认读层面,而是要向分析应用层面探索。二是敢于做“减法”,让他们在各自的智力起点上做到想学并且能学。有一些“学困生”记住一个词的音、形、义就存在很大难度了,如若让他们再去进行横纵向延伸学习,那必然是不科学的。对此,教师首先要分析和观察他们的答题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然后编制习题进行测试,根据答题情况对他们进行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定位,进而依据双向细目表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加以训练。如动词过去时这一知识点对于这些“学困生”而言,只有功能和基本概念类型(参见表1的考查内容)的题目可以得分,其他的都是薄弱项。所以复习内容应该少中求精,以能够认读和辨析高频出现的动词过去时为主要攻克内容,仿写类的题目此时能删减则删减,如果后期学有余力的话可以适当补充涉及句法结构和标志词相关的题目。

三、利用双向细目表定位考点,解决复习中练习“缺乏实战性”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复习阶段惯用“题海战术”,但如果学生不加以选择地做题,便会做得越多越糊涂,頭脑越乱,反而不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只追求“数量”的复习,这样复习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还会导致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复习中都得不到针对性和实战性的指导,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高,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根据双向细目表可以精准定位小升初英语“一般过去时”的复习考点,精选复习习题,提高课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也可以通过双向细目表分析各层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高频考点,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复习成效,并应用及推广至下一复习阶段[1]。

以双向细目表为依托,对题型进行梳理,解决“练而不考”的问题。通过双向细目表可以发现,一般过去时的题型可以分为几类,一是考查根据听力或在文本语境下找出相对应的词组或者图片;二是考查动词过去时与词语的搭配;三是考查动词过去时与其他时态的辨析;四是补全对话中的特定语境;五是以过去时的口吻呈现的阅读语篇。无论是哪种题型,词汇都是基础。当中上水平的学生完成基础练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其复习认读动词及动词词组,可以借助每日一测要求他们写出单词所对应的图片意思,或是选出动词的过去时形式,或是根据动词原形写出动词过去时形式,这样在答题时便能够提高得分。在加强课本知识的复习之余,教师让学生适当接触高频考点,解决“练而无效”的问题。能记忆的便记忆,理清各题型的解题思路,找到做题的感觉,增强“题感”和提高考点意识,以便在考试时遇到同类型的题目能够顺利拿分。如动词形态中有一类be动词的过去时也是高频考点,教师借助习题和历届毕业监测试卷中出现过的题型编制双向细目表,注意考查的难度值和类型题,在复习时针对“待优生”进行技巧上的指点。如可以编制绕口令:I用was,You用were,was连着he、she、it。完成专题练习,再通过朗读、背诵尝试理解,从而增强“题感”印象,最终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练习。

综上所述,利用双向细目表可以更好地帮助一线教师在复习阶段把握“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大致规律,以“待优生”的能力层级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待优生”在复习时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扩大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英.小学英语复习课提高效率的对策[J].华夏教师,2015(S1).

【作者简介】

张祺帆(1993~),女,汉族,福建南平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小升初
小升初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干预模式的分析
小升初转型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万物皆可成为我笔下最美的事物——2018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小升初作文真题解析
朋友圈
小升初就像一个五味瓶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小升初”,不头疼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小升初数学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