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

2022-05-30 07:09张婷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段读写结合小学英语

【摘 要】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在英语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使读和写这两种学习行为融合,驱动学生建构和组织语言,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现阶段小学高段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读轻写的现象,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好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发挥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为优化小学高段英语教学,文章从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两个角度入手,探索高质量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91-03

小学英语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使之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能够将发展英语素养和培养读写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是现阶段英语教学的新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一、读写结合概念解读

读写结合是一种教学原则,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二者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读写结合已经成为了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1]。教师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使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读和写的方式来加深记憶、深化理解。简而言之,读写结合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阅读方法与写作技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一)共享知识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的读写关系,可以从心理认知角度来进行探索。共享知识是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融合点,有关学者在研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提出“阅读与写作是一系列认知加工的集合体”这一概念,认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把握语言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2]。相关理论研究认为,共享知识包括元认知、特定领域认知、文本认知、程序性认知,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运用读写共享知识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迁移作用

以学习迁移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相关学者在研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根据结构映射理论,提出了阅读与写作活动之间的相同关系系统概念,即当教学活动目标领域直接拥有与原领域相同的关系,则可以认为教学活动受到迁移作用的影响,而并非单纯的相似。在研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迁移作用研究逐渐由概念理解转向“由阅读向写作迁移”的类比效应研究。由此可见,迁移作用理论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教学活动和目标做了全新的界定。

三、小学高段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依托阅读——以读促写

1.趣味阅读,夯实英语语言基础

阅读是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趣味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英语读音规则,在兴趣的驱动下正确认读所学英语词汇,并按照正确的方式使用字母和常用标点,从而夯实英语语言基础,养成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3]。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单词,在逐句分解课本句子的同时,强化示范和引导,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科学利用教学用具来纠正学生不规范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

如在三年级起点人教版英语教材“There is a big bed”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真实的情境和语境为引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文本,并出示两间卧室的图片,让学生在猜测卧室归属的同时,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容词来表述房间的整洁程度。然后,教师要解读教材文本中的重难点词汇,如clock,plant,photo,bike,指导学生接力朗读文本,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结合语境感知生词含义,并尝试运用所学词汇进行造句,使之能够在趣味阅读中夯实英语语言基础。最后,教师出示教材文本中提及的不同物品,提出“Whats this?”等问题,在学生回答后鼓励其标注词汇在文本中的位置,结合语境来进行阅读体会,使之正确认读家居物品类词汇,夯实语言基础。

2.分层解析,理解英语语意表达

句子是英语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分层解析英语句子,指导学生读懂句意、结构、文化,可以让其在正确读写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英语语意,进而能够根据关键词句理解所读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学会疏通句意[4]。小学高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陌生词汇的影响而导致阅读效率较低,小学英语教师则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辅以适当的写作训练,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逐层解析句子,让学生能够梳理语言结构,突破学习难点,理解英语语义内涵。

如在三年级起点人教版英语教材“When is the art show?”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艺术节目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入学习话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将教材文本中的重点句子提炼出来,呈现相关句型,如“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on...”等,指导学生逐层解析,使之明白cook noodles,Chinesenoodles are delicious等短语的意义,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体会,理解英语语意表达方式。最后,教师可以呈现教材整体文本,开展跟读音频和补充对话活动,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逐层解析语意,在补充对话的过程中锻炼写作能力,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3.联系文本,提升英语写话水平

小学高段学生的表达热情较高,但由于经验不足,很难正确进行英语阐述和表达。教师可采取联系文本内容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写话,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摘抄有助于写作的词句,可以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英语写话水平提升[5]。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选择通俗易懂的阅读材料,合理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逐步积累词组和句子,通过改变文本情节,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原有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写话,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意识,促进学生写话水平提升。

如在三年级起点人教版英语教材“I have a pen pal”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联系文本中的“pen pal”,鼓励学生联想自己在回复好友的信件中所阐述的信息,由此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写话的热情。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读“I like...”句型,鼓励学生围绕教材文本中的书信内容进行讨论,并抄写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汇,由教师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e-mail,internet,swim,primary,prize等重点词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来“回信”,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可以为其提供回信模板,为学生的写话活动提供良好的指导,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回信,由此提升英语写话水平。

(二)挖掘写作——以写促读

1.立足课标要求,强化深度阅读意识

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以写促读相关内容研究较少。而立足课标要求,利用丰富的读写活动来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可以强化学生的深度阅读意识[6]。小学高段英语教材设计以单元话题为中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改编对话,组织学生自主编创故事并进行演绎,让其在“写中读”,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深度阅读意识。

如在三年级起点人教版英语教材“Last weekend”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动词词组复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了解watched TV, cleaned the room,visited grandparents,listened to music等新英语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境进行运用。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Last weekend”为题,运用“加ed词组”进行交流,并指引其编写对话,做到“以写促读”,让学生通过借鉴资料,深入理解、运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使之能够在读的过程中强化深度阅读意识。最后,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家有儿女》的片段,引导学生围绕视频中的“周末活动”撰写表演剧本,并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换剧本进行阅读,发挥以写促读的优势,提高教学实效。

2.坚持学生本位,拓展以写促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拓展教学,以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7]。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以写促读活动,是坚持学生本位原则的体现,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掌握不同的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信息来理解所学内容,切实提高读写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话题式写作、主题探究式阅读活动来拓展以写促读教学,并为学生提供图片支架和范文支架,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核心词句,吸收和消化阅读内容,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如在三年级起点人教版英语教材“Where did you go?”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的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以解释enjoy,rode,camp,hurt等重点词汇的方式,让学生找出“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的句型,了解其使用方法,使之能够正确询问他人过去某时间的去向。然后,教师要围绕教材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鼓励其围绕“过去去处”这一主题进行写作,使之能够在读写结合中深入理解教材文本内涵,由此提高教学实效。最后,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不同的范文,让学生提取范文中的核心词句,拓展以写促读教学,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3.科学合理训练,培养良好读写习惯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读写训练,回顾阅读、写作成果,可以让学生巩固读写结合活动中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发挥训练活动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使之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合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8]。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开展具有层次性的读写训练,引导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自然、流畅地理解、运用具有难度的英语词汇,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个人情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由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此外,也可以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拓展读写训练,营造良好的读写结合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在训练中布置不同形式的读写反思任务,让学生以交换阅读和查缺补漏相结合的方式,明确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与此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训练中通过反思来积累英语学习经验,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

简而言之,读写结合一直是英语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现存教学问题,从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两方面入手进行探究,遵循渐进性原则开展读写活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婷.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才智,2020(18).

[2]徐婧.小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英语广场,2020(15).

[3]张应禄.基于支架理论的小学英语特殊疑问句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

[4]骆佳雪.小学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8).

[5]王金山.自然拼读法在小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21).

[6]赵红艳.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20).

[7]丁春花.智能语音系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

[8]许菁.浅谈小学英语读写教学[J].才智,2019(23).

【作者简介】

张婷芳(1986~),女,藏族,甘肃临潭人,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高段读写结合小学英语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