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临床症状及防控

2022-05-30 08:06宋化平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控

宋化平

摘要:流行性腹泻是新生仔猪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和肠道传染性疾病,引起该类疾病的病原是流行性腹泻病毒。从2010年开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出现了严重的变异,变异毒株对我国生猪养殖业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危害,尤其对新生仔猪的影响最为严重,现阶段大多数养殖场中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概率较高,加强对该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控,对确保生猪养殖效益及助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3.067

Control Strategy of Epidemic Diarrhea in Newborn Piglets

SONG Huaping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of Xinguan Town,Shimen County,Shimen Hunan 415300,China)

Abstract:Epizootic Diarrhea (ed)is a kind of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 and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 with high prevalence in newborn piglets. In addition,since 2010,there has been a serious mutation of the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and the mutated strain poses a more serious threat to the pig breeding industry in China,especially to newborn piglets,at present,the incidence rate of epidemic diarrhea in pigs is relatively high in most farms,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benefit of pig breed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ig breeding industry.

Keywords:newborn Piglets,epidemic diarrhea,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ontrol strategy

0引言

豬流行性腹泻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恶心、呕吐、脱水,它是现阶段对新生仔猪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剧烈性肠道传染性疾病。2010年以来,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出现了变异高毒力毒株,在养殖领域普遍传播流行对新生仔猪造成的威胁较为严重,在某些管理不当的养殖场中,一旦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新生仔猪的死亡率高达100%。至今变异毒株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很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中仍然流行,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之下,如何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控工作,切实防范好如猪流行性腹泻这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别是变异毒株,对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都具有极强的侵染性,其中哺乳阶段的仔猪,尤其是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感染该种病毒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有时养殖场中的感染率、致死率都达100%。年龄较大的猪尤其是育肥猪、成年猪和母猪的感染率通常在15%~19%[1]。其余阶段的猪感染该种病毒后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一般在5~7 d后就能逐渐恢复健康。养殖场的患病猪、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它们排出的腹泻物、呕吐物中均携带大量的病毒,可通过污染饲料、饮用水,各种养殖管理用具,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当前在很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当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流行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一年四季均可传播流行,近年来以冬春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大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流行,在某些养殖场还会呈现周期性感染现象。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在没有出现腹泻症状之前,患病猪的体温可升高到39 ℃,最高升高到40 ℃。随后精神状态逐渐变差,患病猪采食量逐渐下降,进而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排出的粪便呈黄灰色或深灰色[2]。有个别患病猪在吃乳之后,出现呕吐现象,年龄越小的猪腹泻症状越严重,发病周期越短,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常在出现腹泻2~4 d后,因严重脱水而死。如果仔猪出生24~72 h内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死率往往在50%以上。出生7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该种病毒后,如果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治愈率较高,但有个别猪,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也会影响到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得不将其淘汰。首次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养殖场中,母猪和育肥猪也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发病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以腹泻为主。哺乳阶段的母猪往往与仔猪共同发病,表现为呕吐、严重的腹泻及不能正常泌乳或停止泌乳,由于乳汁供给不足,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早期就会死亡。

3病理特征

患病猪表现为机体脱水明显,皮下干燥,胃肠道中充斥着很多没有消化的凝乳块,肝脏存在不同程度的黄疸现象,胆囊严重萎缩,胆汁稀薄。小肠肠管严重膨胀、扩张,内部充满了很多黄色液体,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胀。根据上述诸多变化,可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但该种疾病和猪传染性肠胃炎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腹泻疾病十分相似,所以为了及时明确病原,应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一般应用荧光抗体检测的方法,明确具体的病原[3]。

4防控措施

4.1紧急处理

目前还没有用于治疗流行性腹泻的药物,所以养殖场出现该类传染性疾病后,应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加强卫生消毒,并结合临床症状对症治疗。重症病例通常直接淘汰,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置,临床症状较轻的患病病例,以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增强身体抵抗力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也可让患病猪口服土霉素,以1 g/头的用量。另外让患病猪口服补液盐,维持身体矿物质平衡,预防机体严重脱水。同时整体进行猪传染性肠胃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

4.2加强生物安全防范

不管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养殖户,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都应实施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方式,加强对各种污染物和养殖环境的有效清理,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注重加强隐蔽环节的彻底清理、熏蒸消毒、冲洗消毒,加大对养殖车辆、人员、环境的全面调控。特别是进入冬春季节,该种疾病流行高发期到来之前,应调整养殖管理方案,注重提升消毒频率,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剂。同时结合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实施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每年的9月末猪场普免1头份的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肠胃炎二联灭活疫苗,间隔4周后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接种。母猪在产前40 d免疫接种上述的灭活疫苗,每头猪使用2头份,产前20 d强化免疫接种1次,使用2 mL/头,做好母猪体免疫监控工作。

4.3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般情况下产房温度调控在24~26 ℃,相对湿度调控到55%~60%。仔猪出生后应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前3 d最好放置在保温箱中进行集中养殖,温度调控到33~34 ℃,及时清除养殖箱中的粪便,保温箱进行妥善有效的消毒,最大程度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另外仔猪出生后应引导其及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从母乳当中获得相应的抗体,有效预防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入侵。另外还应注重消除养殖场的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最大程度地保证免疫效果,增强新生仔猪对该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

5结束语

就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猪流行性腹泻已成为新生仔猪中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防控该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新生猪受到病毒危害后,临床表现最为明显,带来的死亡率最高,因此就需要加强对猪的针对性免疫接种,提高猪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时还应尽量有效减少养殖场的各种感染因素,重点做好抗体水平监测,及时做好疫苗免疫接种,降低养殖场的各种应激刺激,注重做好新生仔猪的基本护理,确保新生仔猪能健康生长,顺利度过发病的高峰期。

参考文献

[1]李化东,陈昌林.非洲猪瘟形势下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J].猪业科学,2021,38(1):102-104.

[2]周岳,徐余林,刘良庆,等.秋冬季节猪腹泻病的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3(1):108-109.

[3]于曉龙.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56-157.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慢病防控 接下来的10年怎么做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