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2022-05-30 08:06吴治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吴治华

摘要:非洲猪瘟是现阶段威胁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病毒性传染性疾病,2018年传入我国,对全国的生猪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危害。非洲猪瘟病毒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和特效药物,临床上只能进行严格的扑杀无害化处理。养殖场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往往会面临着巨大经济损失。为保证生猪健康养殖,加强疫病的针对性防控,就需要提高对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视程度,加强疫病监测,注重做好检疫管理和屠宰环节防控,保证政府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切实提高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效率,将疫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3.073

Clinical Symptom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WU Zhihua

(Hengya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Detachment,Hengyang Hunan 421000,China)

Abstract:African swine fever (ASFV)is an important viral disease that threatens the development of pig breeding industry.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2018 and has posed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infectious disease industry. At present,there is no specific vaccine and specific drug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Once this kind of disease appears in the farm,often will face the huge economic los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breeding of live pigs and strengthen th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s,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frican swine fever,strengthen the surveillance of epidemic diseases,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quarantine management and slaughtering,and ensure close coordin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relevant staff,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 African swine fever epidemic,and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the epidemic to the minimum.

Keywords:African swine fever,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非洲猪瘟首先爆发流行于非洲的肯尼亚,随后向西欧等国家先后传播蔓延,很多西欧及拉美国家已经宣布将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消灭。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经俄罗斯传递到沈阳地区,在辽宁沈阳首次报告非洲猪瘟疫情,并随着生猪及其制品的交易向全国快速传播蔓延。由于非洲猪瘟传播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防范工作,将会对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生猪养殖业构成严重危胁。非洲猪瘟是国家法定报告的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后通常不能治疗,必须执行严格的紧急处理措施,将病死猪和养殖场没有发病的猪全部淘汰并无害化处理,防范疫情的进一步传播蔓延。

1流行特征

非洲猪瘟相较于传统猪瘟病毒传播特征更为明显,该种疫病发病率较高,强力毒株能造成患病猪100%死亡。可威胁任何年龄品种的猪,家猪、疣猪、欧洲野猪、非洲野猪都是该种病毒的易感群体,一旦感染,致死率高达100%。并且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十分复杂,家猪和野猪频繁接触,或在养殖环境中存在钝圆软蜱,是导致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消化道、呼吸道是该种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也可经吸血昆虫叮咬进行血液传播,病毒传播渠道繁多,防不胜防。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70~75 ℃环境下能够承受30 min,60 ℃环境下能耐受3 h,该种病毒对一般消毒剂耐受能力相对较强,只有10%的苯酚和苯才能将其杀死。非洲猪瘟病毒在粪便中能存活11 d,腐败的血腥中能存活15 d,腐败的骨髓中能存活几个月,冷冻血液当中可存活6年[1]。最为重要的是非洲猪瘟病毒属于DNA病毒,对该种病毒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现阶段很多疫苗都为灭活疫苗主要誘导体液免疫,对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相对较小,很难诱导细胞免疫。

2临床症状

根据猪年龄及毒株毒力的不同,感染后表现症状不同主要划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的患病病例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型的患病病例体温最高升高到42 ℃,高热不断,精神状态变差,不能正常采食。在耳朵、四肢、腹部、皮肤表面会出现大量的出血点,眼睛、鼻腔中流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不断的呕吐,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排出的腹泻物中夹杂有少量血液。妊娠阶段的母猪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流产。亚急性型的患病病例发病症状相对较轻,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发病时间相对较长,患病猪的体温忽高忽低,但通常在40 ℃以上[2],呼吸急促有时还会出现关节肿痛,肿胀的现象。发病时间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有的患病病例会转变成慢性型。慢性型患病病例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患病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出现身体消瘦、关节肿胀、皮肤受损坏死,存活时间在几个月,但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生产水平。

3病理特征

急性病死病例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呕吐便秘,鼻腔黏膜严重出血,可观察到血液从肛门等天然孔中流出,流出的血液呈紫黑色。患病猪的皮肤表面存在明显疹块,有的存在严重的发绀现象,四肢末端、耳朵、胸部、腹部、皮肤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出血斑块,严重的还会造成病死猪的肺脏严重水肿,脾脏显著肿大,边缘存在梗死病灶,脾脏呈紫红色甚至深黑色。淋巴结显著充血,尤其是胃部及肝脏淋巴结、肾脏淋巴结显著肿大,影响到皮质和髓质层。猪的肾脏、膀胱、黏膜、咽喉和胸膜及心脏心包膜表面均存在大量的出血点,心包中蓄积有大量的积液,胸腔积液明显,肝脏显著充血[3]。如果一个养殖场进行了妥善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且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时,发现猪瘟抗体水平达标,在此情况下仍出现类似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的病例,则可初步判定该养殖场存在非洲猪瘟病毒感染,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病原鉴定。

4防控措施

首先,组织人员加强疫情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农业农村、交通、公安等部门及地方政府要强化对运输生猪及其产品车辆监督检查,严格查证验物,认真填写查验记录和检查工作日志,详细记录过往运输动物及其产品车辆及数量、起运地、到达地及检疫出证人信息等,坚决杜绝县外未经检疫的生猪及其产品流入本地区;其次,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屠宰环节的监管,严格屠宰检疫,发现违法行为,一律从严处置。认真落实畜禽养殖场(户)“一对一”监管责任,强化养殖场(户)生物安全管控,加大对养殖场(户)、贩运经纪人等从业人员监管力度,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组织开展非洲猪瘟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再次,监督农村养殖散户进行清洗消毒,组织开展农贸市场、垃圾处理站、公共场所、交通道路(含临时检查站点)、无害化处理点等重点区域的大清洗、大消毒工作,积极向养殖场(户)宣传检疫许可和落地报告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养殖场(户)主动申报和调入落地报告的自觉性,严格落实动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坚决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传播疫情;最后,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监管,确保无乱丢病死畜禽情况出现。镇村两级落实24 h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人员到岗到位,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及时处置到位。

5结束语

非洲猪瘟是现阶段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业构成的威胁较大,为了有效避免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需要强化各个部门间的有效配合,通过多部门联动依法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处置,切实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防范非洲猪瘟疫情快速传播蔓延,对一个地区的生猪养殖业构成毁灭性打击,争取在短时間内完成非洲猪瘟疫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华,王君玮,徐天刚.非洲猪瘟的疫情分布和传播及其控制[J].中国兽医科学,2010(4):438-440.

[2]李应年.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7(13):16-17.

[3]刘纪玉.非洲猪瘟背景下原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J].猪业科学,2019,36(8):32-34.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