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肠炎病因及防治措施

2022-05-30 12:54江少龙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江少龙

摘要:胃腸炎是牛养殖期间流行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牛胃肠炎发病原因复杂,饲养管理不科学、饲草质量不达标等,均可造成牛严重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继而病原微生物趁机入侵。由于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在临床诊治中,要有效鉴别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管理方案,确保短时间内控制病情。该文探讨了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牛胃肠炎;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36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attle Gastroenteritis

JIANG Shaolo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of Shexian County,Handan Hebei 056400,China)

Abstract:Gastroenteritis is the general name of a kind of disease with high prevalence during cattle breeding. The complex causes of bovine gastroenteritis,unscientific feeding and management and substandard forage quality can lead to serious malnutrition of cattle,decreased physical resistance,and the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invade. Due to the various causes of bovine gastroenteritis,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specific caus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management plan on this basis to ensure th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in a short tim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bovine gastroenteritis,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he majority of peers.

Keywords:cattle gastroenteritis,cause of diseas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0引言

胃肠炎是牛养殖期间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该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且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易加重病情,导致患病牛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牛的健康。

1发病原因

牛胃肠炎是牛的胃肠黏膜及黏膜下方基层发生炎症病变引发的一种胃肠道疾病。早期患病牛临床症状较轻,治疗难度相对较小,一般通过强化护理,开展针对性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防控,随着临床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肠黏膜组织逐渐坏死糜烂,引发肠道阻塞,肠穿孔,导致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造成牛死亡。

临床上将牛胃肠炎划分为传染性胃肠炎和非传染性胃肠炎。其中非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引起。饲养人员未根据牛生长发育需求进行饲养管理,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牛抗病能力显著下降,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极容易诱发该病。此外,饲料质量不达标,食用喷洒了农药的植物或庄稼等,也可导致牛胃部发生急性炎症病变。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生长较弱的牛,如果胃肠道蠕动功能异常,将会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长,造成胃肠炎的发生。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感染各种传染性病因造成,饲养管理不当,牛抗病能力下降,抵御各种病原入侵的能力不足,给各种传染性病原入侵提供了条件,从而造成疾病的流行,常见的有流行性腹泻、牛结核病、牛瘟及一些寄生虫疾病。

2临床症状

患病牛表现出严重腹泻症状,排稀软粪便,粪便中含水率较高,夹杂腥臭气味或酸臭味,有时伴有少量血液或黏液,排便中肠道出现明显声音。患病牛肠道空无一物,肛门松弛,不能自主控制,卧地后从肛门中流出大量水样稀便。如果炎症部位主要集中在小肠或胃内部,有可能不会出现腹泻,或到后期才出现腹泻。如果腹泻症状不断加重,很可能会造成机体严重脱水。患病牛舌头表面出现黄白色舌苔,双眼无神,角膜充血或呈苍白色,被毛逆向生长,生长发育不良[1];肾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严重时会造成尿毒症,全身肌肉抽搐痉挛,甚至会出现昏迷现象。如果出现继发性感染,临床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死亡率显著升高。

3鉴别诊断

牛胃肠炎的诊断,应与急性胃肠道卡他性炎症做出有效鉴别。胃肠炎会造成牛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快,体温升高,后期温度逐渐恢复正常,口腔黏膜呈红紫色,排出的粪便呈粥样或水样,排便时可出现肠鸣声[2]。而急性卡他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口腔颜色较淡,排出的粪便较稀,不会存在血液或黏液。

4综合治疗

有条件的地区应采集典型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学鉴定。没有实验室条件的地区应建立综合防控措施,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有效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给患病牛使用盐酸黄连素片5g,穿心莲片120 g,维生素B10.5 g,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也可以将12头大蒜捣成蒜泥,加入清水1 500 mL,让患病牛内服,每天1 次,连续使用3 d。在采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辅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药主要以清热解毒止血,加速体液补充为主要治疗原则,使用郁金散或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对于舌苔发黄,腹泻不止,且排出的腹泻物中夹杂大量黏液或少量血液,粪便腥臭的患病牛,可以取郁金30 g,黄柏30 g,黄苓30 g,栀子30 g,大黄25 g,黄连20 g,诃子40 g,白芍40 g,厚朴25 g,木通30 g,扁蓄25 g,滑石30 g,白术20 g,神曲80 g,麦芽80 g,甘草20 g,研磨成粉剂,加水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具有良好的治疗成效。

5预防措施

首先应科学、精细化投喂饲料,做到饲料科学配比,保证粗饲料、精饲料搭配科学,满足牛的生长发育所需。一般情况下,粗饲料和精饲料按照6:4的比例搭配。在科学配置饲料的基础上,饲养管理人员还应做到定时定量投喂,每天3次,保证投喂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 h,确保牛有充足的时间研磨消化。同时,还应加强牛管理,严密监测牛的日常活动,防止牛误食发霉变质的饲料,避免牛吃得过饱。在准备精饲料时,应做好品质把控,避免食物中毒。在向牛投喂豆科类牧草或豆制品时,饲料管理人员应准确把控投喂量,防止因为投喂不当造成瘤胃积食,加大胃肠炎隐患[3]。养殖场在购进饲料时要从有资质的生产企业引进,并且应该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生产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要充分掌握生产企业的生产现状。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对每一个批次引进的饲料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测,要确保所引进的饲料营养价值全面,不存在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更不能够在饲料当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种添加剂。引进的饲料一定要储存在地势相对较高,通风良好,干燥整洁的环境当中,避免将饲料放置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场所。进入盛夏季节,尤其是进入雨季之后,应该注重做好饲料的巡视检查工作。盛夏季节应该严格控制每一个批次的饲料引进量,避免一次引进饲料过多导致饲料长时间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有条件的养殖户在饲料搭配过程中,应该采购饲料原料,按照牛群的生长需求自行搭配饲料,并且在牛养殖管理期间应该积极推广应用全混日粮生产技术,通过将粗饲料和精饲料进行科学的配置,并搭配适量的维生素控制元素,能够保证牛群产生了每一口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最为重要的是应为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做到科学划分圈舍,在地势较高的环境中放牧。饲养人员还需要定期做好圈舍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及时清除圈舍中的粪便和各种污染物,加强对牛体表的刷拭,增强新陈代谢。另外在牛养殖管理期间,还需要坚持前进全程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方式,规范养殖户的引种行为,避免随意从外地引进牛群。引进的牛群要放置在隔離舍中至少隔离观察30 d以上,并进行有效的检疫检验和抗体水平监测,并进行妥善有效的免疫接种,保障抗体达标、牛群身体健康,不存在发病情况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

6结束语

胃肠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包括传染性胃肠炎和非传染性胃肠炎两种。由于胃肠炎发病原因有很大差异,在没有明确致病原因前就采取措施治疗,很容易因为治疗方案不合理给疾病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加大疫情的传播蔓延。因此需要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根据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做到科学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满足牛生长发育所需,为降低胃肠炎的发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庭文.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2):19-21.

[2]徐庭文.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J].北方牧业,2010(11):29.

[3]张爱贵,杨婷.牛胃肠炎病因、诊断与治疗[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23):42.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