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2022-05-30 13:57侯令其马绍国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检测方法畜产品危害

侯令其 马绍国

摘要: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畜产品兽药残留问题,近些年逐渐获得广泛关注,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样受到高度重视。该文对兽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残留;危害;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9.8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66

Harm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Livestock Products

HOU Lingqi,MA shaoguo

(Animal Husbandry and Aquaculture Affairs Center of Shimen County,Changde Hunan 4153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especially the problem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animal products,which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the harm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and detection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Keywords:livestock products,veterinary drug residues,harm,detection methods

0引言

近年,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逐渐增大。为保证各类牲畜健康出栏,在牲畜养殖过程中,农户均将各类辅助性药物混入饲料中。由于养殖户在用量控制方面缺乏经验,时常出现药物过量、混用问题,导致肉类兽药超标。通常情况下,各类生肉制品在进入市场流通之前,需接受相应的检验检疫。但受多方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存在流程缺失、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相关工作难以开展,进而影响整个肉制品行业的发展。针对各类牲畜肉制品积极开展兽药残留检测工作对于维护整个肉制品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畜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

1.1牲畜抗药性

为阻断各类牲畜传染性疾病流行,少量养殖户可能为牲畜制定了长期抗生素接种计划。在此背景下,多数牲畜普遍存在耐药性问题,体内滋生耐药菌株,且同类型抗生素逐渐失去作用,进而影响后期各种抗病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近年,随着非洲猪瘟等牲畜传染病数量的增长,兽药成为广大农户防范牲畜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且呈现泛滥趋势。

1.2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畜产品生产已成为食品供应的重要途径,畜牧养殖户对牲畜饲养、育肥情况等都给予高度重视。针对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问题更是投入大量精力。养殖户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防治畜牧病虫害,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意识到药物过量应用的危害性,致使防治过程中运用大量药物进行治疗,导致大量兽药残留于动物体内,而且部分会随着其排泄排入自然环境中,致使水源及土壤等受到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水体健康,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

2兽药残留超标的原因

2.1合格兽药过度使用

在牲畜养殖过程中,为避免各类传染病扩散,农户通常选用不同类型兽药进行控制。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药物的了解,忽视用药期、药物抗性、毒副作用等问题或者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出现大量的兽药过度使用现象,部分农户甚至在休药期间仍然坚持用药,导致牲畜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体内兽药过量富集,进而导致各类肉制品无法通过兽药残留检测。

2.2违规使用违禁药物制品

部分农户为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提高肉类制品产量,违规使用各种激素类违禁药品。农业部门曾颁布多项文件,明令禁止“瘦肉精”等各类违禁药物的使用。为进一步限制兽药使用,国内相关部门颁布了多项兽药质量安全标准,以此限制农户使用各种类型的违禁药品[2]。

2.3选用低质量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部分农户使用大量低质量的饲料添加剂,导致牲畜体内出现药物超标问题。部分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存在多套设备混用情况,导致生产设备药物含量超标,进而在后续生产过程中污染饲料,导致整体饲料质量检验不合格。部分厂家为提高强化饲料整体效果,通过辅助剂形式将违规药品混入其中,以次充好,导致农户采购使用后出现药物超标问题。

3畜产品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3.1串联质谱检测法

抗生素通常为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当过量抗生素富集后,通常可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但可能出现正常细胞死亡等副作用,从而降低动物机体抵抗能力。在国内医药行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多种复合型抗生素药物逐渐进行大面积推广,常见药物为磺胺类药物。适量的磺胺类药物可用于牲畜疾病防治,且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作用,不会对其他细胞产生影响。在使用超标后,可能导致牲畜出现中毒反应。因此,在农贸市场肉制品检验过程中,应针对此类药物进行重点检验。现阶段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为串联质谱检测法。此类技术需在准备阶段对样品进行粉碎,并通过萃取富集待测物质,随后使用稀盐酸进行分配,并再次进行待测物质萃取提纯,然后开展洗脱反应,待上述工序完成后进行机械检测。此方法虽然流程较为简洁,可实现对待测物质的高精度检测,能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但对各项外部检测条件要求较高,整体检测经济性较差。

3.2胶体金免疫检测法

此类检测方法是借助纤维的物理吸附作用以及毛细管作用对待测物质进行吸附融合,进而实现残留药物的大面积富集;同时,当药物与材料接触后可出现免疫反应,技术人员通過对具体现象和免疫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可判定待测样品的残留总量。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此方法比串联质谱检测法的整体工序、工艺流程简单,对作业条件要求较低,且整个过程无需进行多部仪器联合操作,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可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批量的药物残留检测,整体效费比显著高于第一类方法,适用于规模有限的检验检疫站。目前常规兽药检验检疫单位在针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胶体金免疫检测方法。

3.3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此类检测技术需要借助合成点样技术,通过规定排序方式重新调整待测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序,进而形成独特的二维分子排列序,随后将其混入待测样品中进行杂交处理,并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子排序检测,从而精确分析整个样品中的待测兽药分子具体数量。在整个检测流程中,技术员需借助电子显微操作仪进行样本提取工作,随后将样本放入芯片中,利用扫描仪确定待测物质的分子结构,最后利用软件分析待测物质的图谱变化,确定待测物质中的农药残留情况。此类技术方案的主要优势在于整体检测精度较高,操作简单、信息获取速度较快,可在短时间实现目标物质的兽药残留检测分析[3];缺点在于对设备条件、检测环境要求较高,检测的整体效费比远超前两类技术。

3.4特异性抗生素检测

此类检测方法是针对肉制品中残留的抗生素特异性反应进行定向检测。由于抗生素类兽药通常作用于单一类型病菌,其针对某些理化条件可呈现出特异性反应,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检测。由于多数抗生素使用简便、流程短、效果显著,因此较易出现超标的药物类型,其中常见的抗生素药物类型有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可针对不同抗生素的特异性反应进行对应品类的抗生素检测。方案可显著降低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耗时,是一种迅速有效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案。

3.5抗寄生虫药物检测

抗寄生虫类药物检测是常见的残留药物检测项目之一,常见类目通常包括抗虫类、阻断类兽药。此类药物检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对应检测,借助该技术将互异极性或差异化比例的混合溶剂压入检测装置内的色谱柱,进而在柱内形成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分层。以阿维菌素类兽药为例,利用HPLC对待测样品中的爱普菌素、阿维菌素等阿维菌素类药物进行测定。对样品进行萃取提纯、分离沉淀,经过分析统计可确定待测样品的检测浓度与浓度系数,并借此判断加标回收率数值,从而确定整个样品的药物残留是否超标。整个操作流程不仅符合兽药残留试验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其检测结果还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4结束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实,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逐渐走上快车道,畜牧业逐渐实现体系化、规模化发展。在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类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越发严重,其中主要涵盖抗生素类、抗寄生虫类和促生长类药物残留。相关检测部门必须合理使用各类残留药物检测技术,同时对检测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维护牲畜养殖行业的秩序。

参考文献

[1]岳秀英,邹立扣,吴聪明,等.畜禽细菌耐药性监测与变迁规律及兽药残留控制关键技术应用[Z].四川省兽药监察所,2020.

[2]秦娜,寇秋霜,关婷婷,等.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探析[J].兽医导刊,2019 (14):85.

[3]崔榮飞,赵兴鑫,田梅,等.动物源性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残留危害及检测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12):1-3.

猜你喜欢
检测方法畜产品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药+酒 危害大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酗酒的危害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宫颈内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有关物质对氯苯乙酰胺检测方法的建立
粉状速凝剂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