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组织、编排及经验探究

2022-05-30 04:57刘铭
艺术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编排组织课堂教学

摘要:文章主要探究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内容编排的要求和意义、教学内容组织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组合编排的程式性与艺术性,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每一个组合训练的目的与价值。

关键词: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组织;编排

中图分类号:J7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3

1 芭蕾基训的教学组织与内容

1.1 芭蕾基训的概念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鼎盛于俄国,最后从俄国走向世界各地[1]。芭蕾基训课是芭蕾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课,它决定着舞蹈演员的基本素养,主要遵循“开、绷、直、立”的教学原则,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与规范性的特点,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教学方式。

1.2 芭蕾基训的课堂教学组织

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要充分了解芭蕾基训教学内容,并且要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的术语、做法、要领,以便在课堂上精准讲解。其次,要列好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及重难点,并合理安排时间。最后,要根据所教授学生的能力需求,编创芭蕾教学组合并准备合适的音乐。

从教学法的运用来看,教师在授课阶段,一般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通过“口传”讲解动作,使学生快速理解动作要领;通过“身授”正确示范动作,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所学动作是什么样,并模仿学习[2]。

首先,教师要通过“口传”准确告知学生所教授的动作术语并详细讲解动作的做法与要求;其次,教师要通过“身授”数节奏完整示范组合;再次,教师要将“口传”和“身授”相结合,讲解动作难点、节奏规律、发展变化等;最后,学生完整做一遍,教师“口传”,在学生做下一个动作之前提示该动作的做法和要领,保证学生动作整齐划一,并在结束后单独讲解组合中的重难点动作。

1.3 芭蕾基训的课堂内容安排

芭蕾基训教学应当在保证规范性的前提下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循序渐进。从扶把练习过渡到中间练习,从小幅度的动作练习过渡到大幅度的动作练习,将每一个单一动作练好,再将不同的单一动作组合成有结构层次、有发展变化的动作组合,由浅入深[2]。

芭蕾基训课堂内容包括热身活动、扶把训练、中间训练。热身活动十分钟左右完成,可进行压腿、踢腿、压肩与开肩、立半脚尖等。扶把训练组合一般有九个(一位双手扶把Battement tendu、Plié、单手扶把五位Battement tendu、Battement tendu jeté、Rond de jambé、Battement fondu、Battement frappé、Adagio、Grand battement jeté)。中间训练是对扶把训练的升级,有扶把动作到中间练习、舞姿、舞步、旋转、跳跃、Port de bras等,旋转有Tour chainé、Tour piqué、Pirouette等,跳跃类有Pas assemblé、Pas sauté等。

1.4 芭蕾基训的音乐准备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和音乐的配合能给人视听享受。在芭蕾课堂中使用音乐,让舞蹈动作与音乐相结合,能更好地表达情绪、烘托气氛,使课堂不那么枯燥、单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动作的节奏、节拍更规范、严谨。

在芭蕾基训组合里,首先,要按照芭蕾动作的规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音乐,注意组合韵律与曲目旋律的协调。例如,双手扶把一位battement tendu,主要是训练腿部肌肉和韧带的舒展、延伸和控制力,一般使用4/4拍较为舒缓、轻柔的音乐;五位tendu节奏相对快一些,使用2/4拍音乐;Plié、rond de jambé使用舒缓的3/4拍音乐;中跳、大跳使用稍急促、节奏明显的3/4拍音乐;Battement tendu jeté、battement frappé以及小跳使用速度较快、节奏强烈的2/4拍音乐。其次,要注意组合与节拍的合理性,讲究动作与节奏的对称性。最后,应注意节奏的分割和多样性,注意规律与变化节奏型,注意动作在强弱拍之间的变化。

2 芭蕾基训组合的编排技巧

动作组合是不同的单一动作按一定的结构层次串联在一起形成的,因此编排组合时,时间不宜过长,数量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于复杂,每个组合都要发挥训练价值。

2.1 扶把訓练

扶把训练是芭蕾基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所有芭蕾训练的基础,在课堂内容中占比非常大。扶把训练能找到人体的垂直重心,锻炼人体的稳定性,为后续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2]。扶把组合是按照动作的幅度、高度、难度等递进的关系排列的,按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顺序训练学生的身体能力和肌肉。

2.1.1 擦地组合

在编排双手扶把的一位battement tendu时,可以将battement tendu的发展变化(battement tendu double、压脚趾的、压全脚的、移动重心的、带勾脚的、带balancé的、带en tourant的)加入组合,也可添加3~4个连接动作(如relevé、passé、port de bras等)。它作为整节课的第一个组合,不仅能运动上身肌肉,使组合内容更丰富,训练更全面,还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1.2 蹲组合

Plié通常规律是一位、二位、四位、五位,也可四位、五位互换位置,编排时要注意几点:第一,组合先做demi plié,再做grand plié,层层递进;第二,全面训练到每一个脚位上的plié,每个脚位的时长要一致;第三,每一个脚位上的动作最好用两个八拍完成,有充足的时间做每一个plié。同上可加入适当的连接动作,如第一port de bras至第六port de bras等,结合plié训练上身的呼吸与延伸。

2.1.3 划圈组合

在编排rond de jambé时,要注意在同一面时左右腿交替均衡训练,每一个划圈要有节奏变化,不能太过平淡,并且要将rond de jambé à terre、rond de jambé en l'air、grand rond de jambé jeté三者相结合。

2.2 中间训练

中间训练是将单一动作按一定的结构有逻辑变化地组合在一起,锻炼人体的稳定性,增强腰腹的控制力及自如转换重心的能力[2]。它是人体在无把杆支撑的状态下的一种自觉的运动,更能检验学生的扶把训练是否到位。所以,所有的扶把训练动作组合都可以在中间练习。在编排所有的中间训练组合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位置和空间,在动作的流动中合理把握移动的幅度。

2.2.1 扶把動作到中间训练

在编排把下的tendu时,因要训练身体的稳定性、后背的控制力及腿部和脚部的灵活性等,所以节奏要比把上的tendu稍快一些,编排时可以一拍擦两次或两拍擦三次,强调擦地的快速出腿和快速收紧。其次,在中间的tendu中也可加入连接动作(如pas balancé、pas de bourrée、tour chainé等)。

2.2.2 转身与旋转训练

在课堂内容安排中,因所有转的技巧都需要保证稳定性,需要重心向下沉,与跳跃技巧的向上发力相冲突,所以旋转训练要在跳跃训练前进行,顺序不可颠倒。芭蕾中最基础的是四位pieouette、tour chainé、tour piqué等,进一步是attitude舞姿转、arabesque舞姿转、ála seconde转、fouette转等。转需要一定的积累,在学生对单一转达到了一定的训练量以后,才可将它们编排成复合转组合,如tour chainé+tour piqué、arabesque舞姿转接attitude舞姿转等。

2.2.3 跳跃训练

跳跃训练分为小跳、中跳、大跳这三大类,在基训课堂中要按顺序训练,每一类跳跃都要先进行单一训练再进行组合训练。编排小跳和中跳时,要明确本组合具体训练的跳的名称,不要将所有跳混在一起,尽量编排出各类型跳的专项训练组合。大跳类可练习经过chassé的grand jeté、glissade+经过développé的grand jeté等。

3 芭蕾基训课堂与组合的特性

3.1 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芭蕾课堂教学的规范性。首先,教师充分备课,明确所编组合里每一拍动作的位置及术语;其次,教师严谨授课,运用精准的语言组织和设计,清晰讲解动作的要求和标准的做法,并在保证动作术语严谨的同时,保证自身示范严谨且标准;最后,要严格遵守芭蕾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原则,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芭蕾术语的规范性。对芭蕾术语的运用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且术语本身的含义也从技术层面提示和说明了芭蕾动作规格要求[3],如把battement tendu称为“擦地”,只是按照芭蕾表面的动作形象来称呼的,并不准确、严谨,“擦地”是关注动力脚在地面上的摩擦及擦出去的力度,而tendu的原意为“绷直、延长”,强调的是动力脚擦出后脚尖的无限延伸感[3]。因此,教师授课最好从术语原意入手,精确讲解动作要领,从而使学生从技术层面理解每一个芭蕾动作和术语含义。

芭蕾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一是课堂把控的合理性,教师应该在考虑学生专业水平、体力条件的前提下组织安排一堂课,交替分配某几组肌肉和韧带的负担量,力求让用力的动作和舞蹈的动作有机融合[4]。面对新班,教师要严格规定和要求新生,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进行统一规范的训练,使其达到一定的专业要求。二是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芭蕾基训组合离不开基础动作的规范性,在教学中要从基础动作层层递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低年级学生,要从单一的动作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几个简单动作组合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要进一步用各种连接动作把一些舞姿、舞步和有一定难度的技巧串联起来,形成复合型组合[5]。

3.2 组合编排的程式性与艺术性

课堂组合编排的程式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芭蕾动作的程式性,在每一个组合里都要讲究一定的动作元素和规律,这有利于学生留下深刻的组合记忆及更好地掌握动作要点[6]。例如,在编排plié时,第一个八拍做两个demi plié和一个grand plié,第二个八拍再加以变化,脚位顺序为一位、二位、四位、五位(四位、五位可互换)。二是组合节拍的程式性,在组合里三拍子音乐只能编四、六或八个八拍动作,而二和四拍子音乐只能编四或八个八拍动作。

课堂组合编排的艺术性是指芭蕾基训组合在编排时要考虑到其观赏性。在课堂中编排带有一些欣赏价值的舞姿和一些连贯、节奏多样的动作,在不破坏原有程式的基础上将其加入组合里,既能避免学生因动作单一、节奏规整而形成机械式的肌肉记忆,又能让学生在形式多样且富有美感的组合里得到综合而有意义的训练,为枯燥的训练增添艺术元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芭蕾基训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可能。

4 课堂教学经验分析

第一,时刻以学生为重,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纠错,重视学生之间的差距并逐渐缩小差距。在课堂中适当运用启发式提问,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该动作应该从哪里发力,应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等,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作出独立判断并留下深刻印象[3]。启发式提问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双向反馈,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知识盲区,让教师更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二,了解课堂气氛的重要性,注重语言和情绪的影响力。芭蕾基训中需要反复练习每一个基础动作,随着学习的深入,新奇感逐渐削弱,枯燥感则被放大,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3],及时表扬,创造学生互相学习的良好课堂环境。另外,在学生做组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挥和提示。教师围绕学生的动作,情绪饱满地指挥,有利于学生动作整齐划一,也能尽可能避免学生上课走神。

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要了解自己的教学节奏,把握好时间,热身和把上组合练习控制在40~50分钟,把下的时间可根据每节课训练的侧重点加以调整。二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严慈相济的把控,严谨、严格地对待学生的专业问题,但要注意使用相应的语言技巧,严慈适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 结语

在芭蕾基训中,每一个动作的训练,每一个组合的编排都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芭蕾的严谨性、规范性。通过芭蕾教学实践,能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又要注重组合编排的艺术性和严谨性。将理论知识放到实践中,不一定都是合理的,而是要根据现场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另外,教师要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严谨、认真、负责地上好每一节课,通过更多的实践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3.

[2] 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5-68,74-76.

[3] 葛豫峭. 芭蕾教学语言的运用[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8:3,7-8.

[4] 戈洛夫金娜,朱立人.如何安排好一堂古典芭蕾课:教学法原则探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4(2):78-80.

[5] 孟广城.芭蕾高等教育中基本功训练的教学任务[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3):23-26.

[6] 关旭.芭蕾基训课堂组合形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33.

作者简介:刘铭(199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编排组织课堂教学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