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自我调养

2022-05-30 10:48张晓霞张国军
健康之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任脉腹部穴位

张晓霞 张国军

肥胖是体内脂肪聚积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在原理上也就是每日所消耗的能量小于每日摄入的能量,长久造成能量的不平衡,能量蓄积,脂肪堆积过多。

肥胖的诊断标准

肥胖的定义标准有好多,有国际标准、亚太标准、中国标准,目前比较接受的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2)。中国人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24.0~27.9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肥胖的病因

肥胖按病因包括原发性的肥胖,也就是单纯性的肥胖,主要是遗传因素、后天饮食的不合理或者是缺乏体育锻炼等所造成的能量蓄积引起的肥胖。还有一种是继发性肥胖,是由于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内分泌的紊乱或者是某些疾病的治疗所引起的肥胖。

祖国医学对肥胖的認识较早,《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曾指出“甘肥贵人,则高(膏)粱之疾也。”指出了多食多饮,致膏脂堆集于体内而致肥胖。朱丹溪认为“肥人多湿”,张景岳说:“肥人多有气虚之证”,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有论:“肥人多痰,乃气虚也则气不能行,故痰生之。”李东垣在 《脾胃论》中亦云:“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肥胖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肌肉。

肥胖的并发症

肥胖可引起许多不良的代谢紊乱和疾病。如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胆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痛风、骨关节病、子宫内膜癌、绝经后乳癌、胆囊癌、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均升高。呼吸系统可发生肺通气减低综合征、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缺氧、发绀和高碳酸血症。肥胖与很多病有关系。所以肥胖可以说是百病之源,万恶之首,祛除肥胖势在必行。

中医的肥胖分期

初期胃火过盛:常超量进食,消谷善饥,口干喜饮;月经前期,经血暗紫夹血块,经泛时腹痛,肚腹胀满,烦躁多梦,口中气臭,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身体猛然发胖。

中期痰湿停滞:多有痰湿停滞:胸闷气短,暖气呕恶,喉中多痰液,善唾,腹胀不适,全身倦怠乏力,白带淋漓,腰酸腿软,喜卧恶动。

后期脾肾两虚:多半导致脾肾两虚。面色无华如浮肿状,身体沉重,恶寒怕冷,四肢不湿,腹胀无力,下肢轻度浮肿,压之有指痕,善睡恶动,食多乏味,心悸烦乱,腰痛腿酸,感情失常,性冷淡,月经拖后,带下较多,夜寐有鼾声,少动即自汗。

肥胖的自我调养

肥胖的一般调养

中医认为,人为地增加运动量,少吃喝,多排泄。一般可通过膳食、运动甚至用中药、穴位刺激等方式进行调养。肥胖症控制饮食的原则是,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并且一定要配合多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像快走或者慢跑,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减肥效果应该更好些。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疲劳等反应,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减肥辨证为先,因人而异。并非采用千人一法的治疗方法,而是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再治疗。所以不会出现“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减肥弊端。注意气血的畅达,脏腑功能的平衡,在气血的流通与脏腑阴阳平衡中求得健美,不会因为减肥而出现气血虚衰,面容憔悴无华之症。更不会出现常见的因服用减肥药而引起的贫血、月经不调,记忆力减退,失眠,脱发等不良现象。减肥效果并非一劳永逸的,是通过对机体内分泌的调整而实现减肥的。想要减肥成功还需要长期反复治疗。最好是坚持3个月以上的治疗(特别肥胖的就需半年至一年)。减肥时会遇到一个减肥平台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忽视,不可以放弃,还是需要坚持。

肥胖的食疗和药疗

初期胃火过盛食疗可选用荞麦面。荞麦俗称:“净肠草”,能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有明显降脂,降糖功能;绿豆芽、魔芋、西瓜皮、黄瓜、苦瓜、芹菜、槐花茶、青菜、赤小豆粥、鲜荷叶等当茶饭。药物可选用生石膏、大黄、黄连、石斛、天花粉,三黄片、清宁丸等。同时要加强体育活动,如游泳、体操、健身舞等以加决消耗体内脂肪。

中期痰湿停滞食疗可选用山楂、白薯、白萝卜、梨、荸荠、菠菜、茴香苗、红茶等。药物可选用姜半夏、夏枯草、茯苓、泽泻、血茅根、冬瓜皮、佩兰、藿香正气丸、平胃散、枳术丸等。

后期脾肾两虚食疗可选用鲤鱼、冬瓜、绿豆、燕麦片等。药物可选用炒白术、苡仁、杞果、淫羊藿、香附、肉桂、熟附子、肉苁蓉、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等。

肥胖的穴位按摩

肥胖患者可自行按摩腹部穴位和肢体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 min,每天2次。

腹部穴位:中脘(脐之正中上4寸的任脉上)、下脘(脐之正中上2寸的任脉上)、 气海(脐之正中下1.5寸的任脉上)、关元(脐之正中下3寸的任脉上)、大横(脐之正中旁开4寸处),方中中脘、下脘可通治胃腑诸病,两穴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气海有补气健脾作用,下部也是肠道,关元为任脉经腧穴,又是三焦之气所生之处,气海、关元培肾固本、调气血,缓解机能退化,促进新陈代谢。左右两个大横穴,善治肠腑病证,具有调整脾脏功能,祛湿健脾,能驱散体内多余的脂肪、水分。

腹部是百病之源。腹部是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在其腹部循行的经络上选取一定的穴位按摩直接刺激胃肠本身就是治本之法。促进胃肠蠕动,排泄胃肠内容物,清理宿便,从而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

肢体穴位:常用支沟穴、丰隆穴等。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当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丰隆穴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按揉此穴可健脾和胃化痰,能祛有形和无形之痰。

总结

防治肥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美观的需要,而且可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威胁人类生命疾病的发生。防治肥胖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也符合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念。近年来关于减肥的临床报道较多,减肥已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肥胖的自我调养也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实用,易于推广。

猜你喜欢
任脉腹部穴位
任脉释名浅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
浅谈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