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新冠肺炎 国医大师有话要说

2022-05-30 10:48王化猛周灏徐经世
健康之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青叶北沙参葶苈子

王化猛 周灏 徐经世

预防思想

“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预防原则:一是提高自身正气,二是趋避病邪之气。提高自身正气功夫要在平日,而不是瘟疫已经流行,再去以玉屏风散等补气固表之剂填补。趋避秽毒主要有三点:住宅要通风,日常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另外,既不能无知无畏,又不能陷入恐慌,而应当“恬淡虚无”,心态平和。

徐老自拟预防方“双叶茶饮”:霜桑叶10 g,紫苏叶5 g,芦根15 g,鲜生姜2片,生甘草3 g。开水泡服,当作茶饮,每日1剂。

分型论治

轻症期

自拟双叶达原饮加减方:南沙参12 g,炙桔梗10 g,冬桑叶10 g,连翘壳10 g,枯黄芩10 g,槟榔6 g,大青叶15 g,厚朴花9 g,藿香叶10 g,前胡10 g,车前草12 g,生甘草5 g。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服用200 ml,每日1剂。

方中针对发热、咳嗽症状,取大青叶、黄芩、连翘及桑叶诸药相辅相成。特别是大青叶,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抑制肺炎高热功效。配以桑叶清燥,佐藿香叶芳香辟秽而同筹取效,以槟榔、厚朴花、黄芩为达原饮之意除痰癖、清瘴气、驱秽毒,引邪外出、防止逆传;再以前胡宣肺止咳,车前草清利下窍,使肺得以清肃,而诸症得解。注意:煎煮时,冬桑叶、藿香叶需后下,一沸即可。

重症期

(1)生脉竹叶石膏汤加味:北沙参20 g,杭麦冬15 g,炙桔梗10 g,连翘壳10 g,生石膏(先煎)30 g,淡竹叶10 g,鲜菖蒲10 g,远志筒10 g,鲜芦根20 g,生薏米30 g,生甘草6 g。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200 ml,每日1剂。

针对病变呈本虚标实之势,“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时当注意邪闭,影响心脑,故投以益气养阴、清燥除秽法。方中取鲜菖蒲、远志之类以辟秽除秽。如果症见喘促,则应更方。

(2)麻杏石甘汤加葶苈:麻黄5 g,生石膏(先煎)30 g,杏仁10 g,北沙参20 g,瓜蒌皮12 g,浙贝母10 g,炙桔梗10 g,葶苈子15 g,连翘10 g,黄芩10 g,鲜竹沥10 g,生甘草6 g。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200 ml,每日1劑。

本方以麻杏石甘汤为主,针对患者喘促症状而设。方中麻黄、石膏,一寒一热,相制为用,而辛凉倍于辛温,使得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为求速效,伍以葶苈子以助泻肺平喘之力,肺气得以肃降,喘促得以平息。此外,葶苈子还有强心之效,取之得当,效果颇佳。该方为徐老善用。

危重期

危重期患者会出现闭脱等危急症候,需要分析判断闭证和脱证的不同。闭证为实,其征象为高热、气促、肢冷等症,呈热深厥亦深之势,急用凉开,方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求化险为夷。若见脱证者,当宜扶正固脱,取独参汤或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以益气固脱而救之。另外,危重期有肺栓塞之危险。中医对此采用温通的方法,常借以苏合香丸为治,还可用通关散(细辛、猪牙皂等量研末)从鼻吸入以通肺窍而救治。危重病患者服药,要注意凉药热服,热药凉服。

徐老强调,对于危重期治疗,应当中西医联动协作,发挥各自优势。西医对于患者生命支持,如吸氧、输液、输血、鼻饲、灌肠等技术,维持生命体征,控制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恢复期

饮食宜清淡,劳逸有度,做好形神修养,药食同疗,实现自我康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已经明确介绍恢复期的2个虚证类型。个人认为,在辨证上以虚实来分治更易开展。

(1)虚证:多见神倦乏力、头昏目眩、睡眠欠佳、口干不欲饮、干咳少痰、大便溏薄等症。方选生脉饮、补中益气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方加减为用。药用太子参25 g,生黄芪30 g,杭麦冬15 g,北五味子10 g,川干姜3 g,仙鹤草20 g,制远志10 g,茯神20 g,苍术15 g,煨葛根25 g,酸枣仁25 g,姜竹茹10 g,芦根15 g,淮小麦50 g,绿萼梅20 g,干荷叶10 g,生甘草5 g等。

(2)实证:出现心烦郁闷、胸膈痞满、舌质暗淡、苔腻纳呆、大便黏滞等症状。方选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葛枳三仁汤、达原饮加减。药用北沙参20 g,枳壳15 g,姜半夏10 g,炒黄连3 g,炒黄芩10 g,川干姜3 g,杏仁10 g,桃仁10 g,瓜蒌仁12 g,浙贝母10 g,橘络20 g,苍术15 g,鲜菖蒲10 g,草蔻仁6 g,仙鹤草20 g,槟榔9 g,藿香10 g,佩兰10 g,葛根25 g,甘草5 g等。

猜你喜欢
大青叶北沙参葶苈子
大青叶的故事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大青叶成分与作用研究进展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葶苈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关于南沙参、北沙参是否属于“十八反”之我见
沙参临床注意事项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北沙参因雨雪天气种植偏少的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