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阶梯性疗法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5-30 06:07李宏亮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急危重症应用效果

李宏亮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呼吸阶梯性疗法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 1月至2020年 10月时段内本院接收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呼吸阶梯性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研究组复苏成功率 92.73%高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76.36%;研究组气管切开率3.64%低于对照组气管切开率18.18%;且呼吸稳定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平均复苏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呼吸评分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阶梯性疗法应用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阶梯性疗法;急危重症;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4-0051-04

急危重症作为急诊科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抢救处理,则可能会导致机体受到严重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急危重症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内科疾病或者是遭受到严重创伤而导致,患者常常伴有呼吸障碍以及低氧血症,因此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必须及时进行抢救治疗[1]。当患者入院治疗后,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呼吸管理,当患者得到有效呼吸管理后,呼吸功能障碍可以取得一定改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低氧血症,维持患者正常呼吸[2]。

以往常常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呼吸阶梯性疗法是近几年逐渐应用的一种综合性抢救技术,抢救方法和患者病情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呼吸阶梯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提高抢救复苏成功率。如果急危重症患者是因为内科疾病引发,可以根据患者原发疾病,选择最为合适呼吸技术支持,并且结合临床医生丰富经验,给予患者病情合理评估,防止盲目使用呼吸支持方式,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如果危急重症患者是因为外科疾病导致发生,以受伤部位为主,则可以选择相应呼吸支持技术,但是在进行抢救时,必须对患者呼吸道中呕吐物或者异物进行彻底清除,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提高抢救成功,因此针对急危重症治疗选择合适有效呼吸支持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自2019年 1月至2020年 10月选取本院110例急危重症患者展开研究,探讨呼吸阶梯性治疗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 1月至2020年 10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展开研究,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4~71(56.34±3.66)岁,其中创伤性疾病患者21例,非创伤性疾病患者34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5~70(56.45± 3.53)岁,其中创伤性疾病患者22例,非创伤性疾病患者 33例;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性( P >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等危急重症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与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支持法治疗。首先帮助患者采取相应复苏体位,并将患者呼吸道异物有效清除,维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呼吸支持方案治疗。

研究组给予呼吸阶梯性疗法,内容如下。(1)第一阶梯治疗,该阶段以徒手呼吸支持法为主要手段,如果患者属于危急重症情况,则要求尽快更改患者体位,更改成复苏体位,准确判断病情,并转运至抢救床,过程中需要确保患者头部与躯体处在同一个水平面,进行气道开通操作,促使患者呼吸状态取得良好改善,进行呼吸支持,同时开展心肺复苏,若是患者颈椎没有受到损伤,适当调高患者下颌,并及时清理口腔异物。(2) 第二阶梯治疗,该阶段主要应用无创伤氧疗法,若是患者已经出现心搏停止,或者呼吸停止,则要求给予面罩给氧,密切监测氧流量情况,必须保证患者氧气补给重组;当通过面罩给氧仍然无法改善情况时,这时需要更换气管插管法,针对呼吸道损伤患者可以选择有创通气给氧法[3]。(3)第三阶段治疗,实施创伤气道给氧支持法,例如急性喉阻塞患者,可以采用环甲膜穿刺给氧法,或者是气管穿刺给氧法,给予患者准确穿刺后,构建气道,维持患者呼吸顺畅,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控制出血量,并适当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4)当患者气道成功建立后,选择呼吸机,调整参数,呼吸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并统计患者复苏体位与气管切开情况;并对抢救复苏效果进行评判:当触摸到患者大动脉搏动,且自主呼吸已经恢复正常,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则可以判为显效;若是触摸到患者大动脉搏动较弱,且患者自主呼吸与意识渐渐恢复,则可判为有效;若是治疗后并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则判为无效,复苏成功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4]。

觀察两组患者平均复苏时间与呼吸评分,其中呼吸评分越低则表示患者呼吸状态改善效果越好。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包括开放气道、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呼吸机给氧等。

分析不同疾病类型和两组呼吸复苏成功率关系,其中复苏成功用“+”表示,复苏失败用“-”表示,两者关系利用 OR(Odd Ratio)比值比进行计算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 23.0计算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行 t 、χ2 检验,以( x(—)± s )、[n (%)]表示,若 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呼吸稳定时间对比

经统计,对照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为(53.14±6.65)min,研究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为(45.16±5.89)min,两组对比显然研究组呼吸稳定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6.6620,P=0.0000)。

对照组平均复苏时间(4.17±0.22)h,呼吸评分(4.48±0.52)分,研究组平均复苏时间(2.25±0.38)h,呼吸评分(2.11±0.24)分;两组复苏时间与呼吸评分对比,研究组平均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t=32.4287、30.6897,P=0.0000、0.0000)。

2.2  气管切开情况对比

研究组气管切开率低于对照组,复苏体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患者治疗复苏情况对比

研究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不同疾病类型和两组呼吸复苏成功率关系

不同疾病类型对于不同治疗方式呼吸复苏成功率不产生混杂,见表3。

2.5  两组危急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对比

两组患者在开放气道、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呼吸机给氧等采取方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体位复苏方式采取上具有明顯差异(P <0.05),见表4。

3  讨论

急危重症属于临床急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都会伴有呼吸障碍以及低氧血症,需要及时进行给氧处理,以改善危急病情。急危重症患者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内科疾病或者是遭受到严重创伤而导致,若是内科疾病导致,则需要合理依照原发疾病,以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呼吸支持技术,同时还需要结合医生所具备的丰富经验合理判断,以防止出现盲目选择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情况,从而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最大限度降低其他不良风险发生。如果急危重症是因为外伤导致,则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损伤部位,选择最为合适呼吸支持技术,并且在抢救过程中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异物,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由此可见,急危重症患者所应用的呼吸支持方式对抢救复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

以往临床中常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方式治疗,尽管可以减轻痛苦,但是治疗过程中缺少全面系统化的知识,同时由于抢救复苏时间十分紧迫,从而导致复苏成功率降低,存在一定局限性[6]。传统呼吸支持法大多都是按照临床经验进行呼吸支持方法选择,尽管可以结合患者病情做出简单判断,但是存在一定盲目性,并且因为患者呼吸道关注程度不足,导致呼吸支持技术与呼吸管理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全面性与系统性较低,最终导致医疗资源浪费[7]。

呼吸阶梯性治疗是近几年临床中逐渐应用的一个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将呼吸复苏治疗过程细分成多个小阶段,之后再从各个现阶段中给予针对性呼吸复苏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8]。呼吸阶梯性治疗能够对呼吸系统全面了解认知下,并严格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最为合理科学的干预手段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从简单逐渐转向复杂,又从徒手转至器械,从无创治疗变为有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轻患者临床痛苦,同时呼吸复苏层层递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血量,提高复苏成功率[9]。从结果统计可见,研究组复苏成功率(92.73%)高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76.36%),气管切开率(3.64%)低于对照组(18.18%),并且研究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比对照组短(均 P<0.05)。这也表示呼吸阶梯性疗法相比传统呼吸支持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提高抢救复苏成功率。另外,针对患者呼吸评分与平均复苏时间统计,研究组平均复苏时间(2.25±0.38)h,呼吸评分(2.11±0.24)分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平均复苏时间(4.17±0.22)h,呼吸评分(4.48± 0.52)分等数值,差异显著(P<0.05)。原因分析如下:在进行呼吸阶梯治疗时,主要分成三个或者四个阶梯式治疗,首先第一个阶梯针对患者体位进行复苏,该方法应用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治疗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帮助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快速恢复。其次是第二阶梯治疗,该阶梯主要是开展有效吸氧干预,与第一阶梯治疗均属于无创治疗手段。第三、第四阶梯主要开展气管切开和插管呼吸机支持等治疗,通过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支持,能够维持患者呼吸道顺畅,并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10]。除此之外,呼吸阶梯治疗可以尽可能控制患者出血量,降低机体创伤,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何俊等[11]研究中也表明,使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患者达到呼吸稳定所需要时间明显比传统呼吸治疗方法患者呼吸稳定到达时间短,并且呼吸阶梯性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治疗有效率(P<0.05)。邬雨强等[12]、朱嘉兴等[13]研究表明,经呼吸阶梯性治疗患者气管切开率低于传统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率,且在复苏体位率上,呼吸阶梯性治疗患者高于传统治疗患者(P <0.05)。

综上,呼吸阶梯性疗法应用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取得较高的抢救效果,促使患者呼吸快速稳定,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祁汨. 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 89):47-48.

[2]伍志. 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 r 临床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8,8( 23):84-85.

[3]纪钟.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使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的疗效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 20):123,131.

[4]Baek MS,Lee Y,Hong SB,et al.E?ect of corticosteroidtherapy in the early phase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 propensity-matched cohort study[J].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20,36( 1):1-9.

[5]Kung SC,Hung YL,Chen YL,et al.Effects of Stepwise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9,8( 2):231.

[6]王友华.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智慧健康,2019,5( 3):58-59.

[7] Gabriella N ,Spisák T,Spisák Z,et al.Stepwise occlusion of the carotid arteries of the rat:MRI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donepezil and hypoperfusion-induced brain atrophy and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al changes[J].PlosOne,2018,13(5):e0198265.

[8] 吳薇 .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J]. 家庭医药,2018,17(3):159-160.

[9] VikramFS,Matthay MA,Calfee CS,et al.Beyond 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Treatment Adjuncts for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8,46(11):1820-1831.

[10] 李开源,裴经,王鹏,等 . 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 [J]. 医药,2016,3(4):267.

[11] 何俊,许冀 . 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价值体会 [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7-18.

[12] 邬雨强 . 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心理医生,2018,24(2):215-216.

[13] 朱嘉兴,朱振芳 .223 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医疗设备,2016,31(S1):209-210.

(收稿日期:2021-07-25)

猜你喜欢
急危重症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