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5-30 06:08金海燕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急性胰腺炎

金海燕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共计9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前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后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情况之比可知,观察组各项生活指标水平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之比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之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之比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临床应用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荐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急性胰腺炎;常规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065-03

急性胰腺炎疾病作为临床消化内科治疗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急症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腹痛以及呕吐等情况为主。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急性胰腺炎疾病的发生概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1]。如果患者疾病发作后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则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死亡情况[2]。与此同时,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相比不太理想,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与有效性呈下降趋势,以致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3]。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进而探究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此种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内容如下所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共计90例,将其视为本次研究对象且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年龄25~60(46.28±5.32)岁,且男女之比为56∶34。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女之比为27∶18,年龄25~60(46.28±5.32)岁;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9∶16,年龄26~61(46.26±5.2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以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且自愿与本院签署声明协议书;通过对患者进行 CT 检查措施进一步将患者疾病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齐全,且临床治疗依从性较高。

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问题;合并存在恶性肿瘤疾病;合并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语言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主要涉及时刻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疾病进展趋势,同时还应该对患者的饮食开展合理的安排与控制,叮嘱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开展疾病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当患者疾病逐渐恢复稳定状况时,结合患者自身的认知程度与接受程度等相关方面对患者开展急性胰腺炎疾病有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其中主要涉及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进展情况以及疾病会导致的有关结果等内容。其次,在针对患者具体患病情况对其具体的讲解其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对其使用药物等方面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明显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2)心理疏导:急性胰腺炎疾病作为急症之一,因为此种疾病所产生的强烈疼痛感以及具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特点,均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明显的增加,以致于造成患者出现消极心理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倾听患者的真实诉求,掌握导致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表示鼓励与支持,从而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其与疾病抗争的治疗自信心,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3)饮食干预:急性胰腺炎疾病的发生和患者饮食不科学、不规范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为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患者此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关联性,并且了解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的同时,对其存在不合理之处进行指出并且告知其正确的饮食习惯。其次,还应该增加患者在健康饮食与营养摄入均衡等方面的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帮助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4)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讲解健康常规知识以及和急性胰腺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内容,从而明显的促使患者对其可以熟悉的掌握。在患者出院前应该叮嘱患者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降低急性胰腺炎疾病的复发概率。此外还应该告知患者定期前来医院进行复诊,确切的掌握自身疾病的发展情况。

1.3 评判标准

(1)對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情况,通过对患者采取 SF-36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其中主要涉及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此四方面的恢复情况,当患者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两者为正相关[4]。(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患者采取焦虑与抑郁评估量表来了解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趋势,当患者焦虑或者抑郁分数越高时,则表示患者心理状况不太理想,两组为负相关[5]。(3)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临床有效情况,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当患者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完全消失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则将其视为显效;当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明显好转,则将其视为有效;当患者未存在上述情况,甚至有所加重时,则将其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把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所有研究数据放置于 SPSS 26.0统计学软件中对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 n (%)]与(x(—)± s )进行表示,使用χ2与 t对应验证。当 P<0.05时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情况之比可知,观察组各项生活指标水平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之比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之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

两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之比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疾病作为临床急腹症疾病之一且发生率相对较高,此种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淀粉酶处于不正常情况的基础下,还存在发热情况,以致于造成患者胰腺内部中所含有的胰酶有所激活,进而导致患者胰腺组织出现水肿状况[6]。如果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会造成患者胰腺组织出现出血或者坏死情况。倘若患者没有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时,则会导致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死亡概率呈上升趋势。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7],不科学、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均会不同程度的导致急性胰腺炎疾病的发病率。所以在临床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来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中所开展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只是单一的强调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以及内容层次较低,并不能有效的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对患者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为此,其所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不太显著。与其相比,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患者对自身急性胰腺炎疾病的认知程度,叮嘱其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治疗等措施,其重点突出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观念。再加之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来了解患者自身心理情况,与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消解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临床治疗所产生的消极心理情绪,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其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与有效性[8]。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作为临床使用于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方式之一,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一步的提高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开展并且指导正确的健康行为与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方式。就护理环节而言,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所开展的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计划性与针对性等特点,且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开展全方面的护理方案的同时,其护理准确度也远远高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为此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总而言之,通过在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不但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消极心理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此外通过对患者实施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此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娟.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18(6):156.

[2]张燕.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20,18(3):172.

[3]李敏华,张杰,金成.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3):4575-4579.

[4]杨桂凤.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154,157.

[5]王海晔,赵利群,王玉平,等.阶梯式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20,33(2):126-129.

[6]王雯静.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探讨[J].健康之友,2020,1(7):250.

[7]聂敏.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60-163.

[8]郗光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20,10(24):190.

(收稿日期:2022-01-14)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效果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