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no需求模型的青年工作台灯设计研究

2022-05-30 06:40刘佳盈胡康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用户需求

刘佳盈 胡康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Kano问卷对人群需求要素进行分析;其次,通過Kano模型结果分类对照表,对用户需求进行筛选,总结出最能提升用户满意度的要素;最后结合Better-Worse系数分析,构建四分位图,明确功能需求的优先级,获得青年人群对工作台灯的使用功能需求,并定位颜色、材质、造型等设计要素,创新设计出能满足青年人群使用需求且能带来良好用户体验的青年工作台灯,以提升青年人群对台灯产品的满意度,优化用户体验。

关键词:用户需求;青年人群;台灯设计;Kano需求模型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5

1 Kano模型

1.1 Kano模型概述

Kano模型理论是由教授Noriaki Kano(狩野纪昭)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1]的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和对需求进行优先排序的工具,该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领域[2]。

利用Kano模型可以定性定量地对产品用户的需求满意度进行描述,然后按重要程度对用户需求进行排序,旨在对用户关于产品的核心需求有整体了解与判断,从而有效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模型如图1所示,其横坐标表示某项需求实现程度的高低,越往右代表实现程度越高;纵坐标表示用户的满意度,越往上越高,五条曲线分别代表五种需求关系[3]。

1.2 Kano模型需求分析步骤

其基本研究思路首先是根据产品的各项需求特征,提出正、反向两个问题,调查用户对需求的态度;随后将结果与Kano评价表进行对应,对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按重要程度排序;最后通过better-worse系数,将某项属性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可视化表达。根据用户对功能的满意度,可以将需求属性划分为5个类别:必备需求属性(M)、期望需求属性(O)、魅力需求属性(A)、无差异需求属性(I)、逆向需求属性(R),除此之外,还存在可疑结果(Q)。其中必备需求属性、期望需求属性和魅力需求属性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4]。

1.2.1 用户需求层次分析

在了解用户对功能的需求之后,需要编制Kano模型双因素调查问卷以调查用户态度,正向测量的是用户在面对具备这项功能时的满意度,负向测量的是用户在面对不具备这项功能时的满意度,并通过很喜欢、理所应当、无所谓、勉强忍受、不满意五项选择来判断产品质量特性,调查问卷见表1。

接着需要对Kano问卷中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出明显不符合逻辑的数据后,利用结果分类对照表进行需求属性归属分析[5],见表2。

1.2.2 利用Better-Worse系数量化分析用户满意度

最后通过Better-Worse系数得出用户对某种功能需求的敏感性。Better系数值为满意系数(SI),Worse系数值则为不满意系数(DSI)[6],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I系数值是满足用户需求后的满意度系数,数值范围为0~1,数值趋向1表示该项需求对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可能性越大。DSI系数值是消除某功能需求后的用户不满意系数,数值范围为-1~0,数值趋向-1表示该项需求影响用户满意度的效果更强,用户对商品满意度会迅速降低。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Better-Worse系数值得出需求优先程度,并通过绘制四个象限散点分位图[7],得到用户需求优先级顺序。本文利用此方法明确用户需求,从而明确青年人工作台灯的创新设计方向。

2 基于Kano模型的青年工作台灯用户需求分析

目前,市场上对智能照明工具的需求量年超百万盏,智能灯具的发展趋势良好,照明的智能化、情感化设计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本文通过Kano模型对目标人群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将科学的理论作为青年工作台灯的创新设计依据。

2.1 用户定位

此次研究选取22~35岁且经常出差的青年人群作为主要目标人群,该人群主要为“80后”和“90后”,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他们追求品质生活,希望生活富有情调。问卷以台灯造型、色彩与功能为调研对象,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特点,希望通过台灯的创新设计,满足外出工作的青年人群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使用需求。

2.2 工作台灯用户需求调查研究

设计建立在了解用户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了明确的设计目标[8]。首先,通过桌面调研与问卷分析对青年人群所使用的台灯功能及设计要素进行整理。其次,以消费者访谈为基础,结合桌面调研的结果,调查目标用户对台灯使用的真实感受。通过用户意见反馈,总结用户对台灯的偏好及功能需求。最后,筛选整理出青年用户对台灯功能、造型及色彩方面的需求点,共22项。

功能方面的需求点为读写距离与角度提醒,调节光线亮度与温度,调节光线角度、用眼时长,人体感知自动调节灯具开关,监测环境光照度、感知合适光照度,夜晚床头辅助照明,书写辅助照明,其他智能设备无线充电,显示日期、天气信息,结合硬件实现定时、闹钟等设定,便利充电方式,语音调节,便于携带;造型方面的需求点为现代简约、欧美奢华、仿古中式、工业机械;色彩方面的需求点为热情奔放、平和沉稳、甜美浪漫、安全和谐。

2.3 Kano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

为了明确目标用户对台灯的需求类型及确定设计方向,根据上述总结的需求点,编写Kano模型双因素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投放,目标用户根据自己对台灯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评价。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35份,筛除明显不符合逻辑的数据后,回收108份有效问卷。

根据Kano模型评估分类表,对结果进行属性分类,以确定用户需求的重要程度。对108份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得到需求属性归类并计算出用户满意度系数,见表3。

根据表3计算出的满意系数与不满意系数数值,绘制四象限Better-Worse指數散点图(见图2),对用户需求优先级进行可视化表达。其中,横坐标为Worse(不满意)系数值,数值采用绝对值的形式表示,纵坐标为Better(满意)系数值。

期望需求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用户满意度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设计创新方案要注重期望需求的满足。由图2可以看出,青年工作台灯设计主要的创新点在功能上表现为提供便利的充电方式、工作书写或者夜晚时给予辅助照明、可以对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便于携带等;在整体风格上偏向于现代简约;在色彩上希望采用平和沉稳的颜色。必备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小,但如果缺乏必备需求就会导致用户否定产品,因此在进行青年台灯设计时必须考虑对光线的调节,如调节照明角度、光线亮度及温度等必备功能。在颜色的选择上,应倾向于给人安全与和谐之感的颜色。魅力需求是指产品如果具备某种超出预期的功能会给用户带来惊喜,从而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即使此功能最终没有实现,也不会影响用户满意度的需求属性。因此,台灯的设计风格倾向于工业机械或者仿古中式,以及在功能上是否具有读写角度提醒等方面,而显示日期、天气等信息和定时闹钟等魅力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3 基于Kano模型的青年工作台灯设计实践

3.1 台灯设计原则与要求

台灯作为一种照明用具,因其体积较小,便于移动,经常用于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主要放在工作台或床头柜等小范围场所中发挥照明作用。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对优化用户对家居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质量和幸福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台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品。因此,灯具设计不能仅仅考虑简单的照明功能,更要考虑光与影的组合,从而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光照环境。因此,台灯的创新设计不仅要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还要考虑以下原则。

第一,功能实用性。灯光的设计要满足功能需求,要针对不同的空间、场合、对象,采用不同的照明模式和光线布局,以确保光照和亮度合适。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必须具备的功能,其包含物理、生理、心理、社会四个方面,这些功能是否具有实用性决定了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

第二,使用安全性。进行灯光照明设计时,必须确保绝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灯具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使用时是否会产生安全隐患,做好防短路、防触电等安全措施,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第三,合理美观性。灯光照明设计需要科学合理,除了满足基本照明需求之外,也需满足用户对视觉体验及审美的需要。要通过造型、材料、色彩、比例以及对光线明暗、强弱等的控制,达到利用价值与美学功能的统一,并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为用户的生活增添独特的情趣。

除了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外,台灯创新设计还要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趣味互动。除了主要的照明功能外,还可以改善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让台灯的使用过程充满趣味。可以通过人机之间的趣味互动,使用户获得使用愉悦感[9],优化用户与产品的交流体验,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第二,情感化。台灯作为家居生活的必需品,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灯具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基本的照明功能,而更注重灯具调节空间氛围的作用[10]。同时,在工作与生活的重压下,灯具需要通过情感设计抚慰人们疲惫的心灵。

第三,可持续发展。台灯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消耗品,要关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考虑对环境的整体影响。在倡导适度消费的原则下,灯具设计应充分利用材料或者能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及人体的不利影响。同时,关注文化上的可持续性,将文化、技艺与设计充分融合,以实现灯具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3.2 台灯功能设计

为提升青年人群对台灯的使用满意度,由表3中的SI系数值以及DSI系数值可以看出,青年工作台灯在使用功能上要突出提供便利的充电方式、工作书写,以及夜晚给予辅助照明、给其他智能设备提供无线充电模块、便于携带等期望功能需求,同时也要满足调节照明角度、光线亮度及温度等必备功能需求。

因此,本设计顶部采用触控面板,通过滑动控制灯光的亮度与光线冷暖,可以提供暖、白、冷三种光源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台灯具有壁灯或镜前灯形式,可提供辅助照明功能,光源通过墙面反射,避免直接刺激眼睛,造成不适感,同时也可作为夜灯,用以夜晚床头照明,满足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趣味及情感需要。另外,底部配有无线充电模块,用户可在使用台灯的同时对手机进行充电;另外,尾部的Type-C充电接口也为青年人群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充电方式,灯具可连接移动充电设备或者利用数据线进行充电,由此减少青年用户出差时需携带的充电数据线数量。各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外出时可拆分携带,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整体占用面积小,便于目标用户外出携带使用,产品整体具有实用性(产品功能展示见图3)

3.3 台灯造型与尺寸设计

产品造型能给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基于Kano模型的台灯设计,台灯的造型设计属于魅力型需求,能够直接对用户满意度产生影响,并且在造型设计上也符合用户喜爱现代简约的审美需求。因此,本设计以小鸟在天空翱翔的姿态为设计灵感,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小鸟飞翔的姿态,整体造型也形似树枝的枝丫,象征鸟与树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同时,根据青年人的工作状态及使用台灯的习惯,确定了台灯的具体尺寸。底座长约196 mm,宽约118 mm,高约12 mm;灯头长约465 mm,长灯区域长375 mm,短灯区域长90 mm;灯柱长约25 mm,宽约30 mm,高约335 mm(见图4)。

3.4 台灯材质与色彩选择

考虑到青年人出差需要便于携带,因此设计主要采用铝型材,其材料密度低,强度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型材。同时由于质量较轻,不会给携带造成负担。另外,由于光源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而台灯的连续使用时间长,该材料能帮助产品有效散热,无形中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颜色选择上,由上述SI(满意系数)系数值可以看出,使用平和沉稳的色彩能提升用户满意度。同时由于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经常坐在电脑前,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因此采用绿色作为主要色彩,使产品更具清新、温和、自然之感,以拉近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抚慰青年人群工作一天疲惫的心灵,与情感化设计需求相符合。

4 结语

如今,台灯在设计创新与功能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文章利用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归纳分析,并根据各项需求对用户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明确各项需求的优先级,形成了设计重点提供便利的充电方式、辅助工作学习照明、夜晚辅助照明,以及能给其他智能设备提供无线充电模块、便于携带的青年人群工作台灯创新设计,能够满足青年人群的多种使用需求,给肩负工作与生活压力的青年人的枯燥生活增添乐趣。

参考文献:

[1] 余森林,程倩.基于Kano模型的办公桌功能改进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2):12.

[2] 孙蕾蕾,聂桂平.基于Kano模型的充电桩功能需求研究[J].设计,2017(23):122-124.

[3] 刘梦莎,张学东.基于Kano模型的瘫痪老人智能床设计策略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21,32(2):122-126.

[4] 常瑜,唐琳,李晓娜.基于Kano模型的植保无人机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9,36(1):139-144.

[5] 耿秀丽,徐士东,叶春明.考虑定量Kano分析的产品功能需求优化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22(7):1645-1653.

[6] 虞慧岚,侯利敏,宋明亮.基于Kano模型的母婴室服務需求分析[J].设计,2020,33(7):141-143.

[7] 熊韵佳,何人可.基于卡诺与四象限模型的商业智能系统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10):242-247.

[8] 周小军,杨勤.基于QFD的产品两次创新设计方法[J].图学学报,2016,37(3):394-399.

[9] 李金海,李阳阳.刘庆林.大数据时代下基于QFD和TRIZ的产品研发过程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41(3):25-29.

[10] 陈虹,谢晶.基于QFD的情感化台灯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21,42(20):307-313.

作者简介:刘佳盈(199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

胡康(1980—),男,湖北监利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理论。

猜你喜欢
用户需求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网络时代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探索
基于用户需求的政务微信发展策略探析
探析网络视频的产业化发展
基于用户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公众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的需求研究
FTTH技术及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