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2-05-30 07:14武广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超声引导应用效果剖宫产

武广想

【关键词】剖宫产;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剖腹产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临床上治疗高危产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围产儿分娩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3]。其安全性分到了验证,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剖宫产患者在术后由于子宫间断性的收缩以及腹部切口会产生疼痛,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和哺乳。镇痛泵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但是其镇痛药物容易进入母乳中对患儿不利,且使用效果受患者体重的影响,患者使用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部分产妇对此比较抵触[4]。腹横肌平面阻滞(TAP)是一项新型的麻醉镇痛技术,能够通过阻滞腹壁前侧的感觉神经,来降低腹壁产生的疼痛感,有效缓解产妇术后腹壁切口产生的疼痛,因为不使用吗啡等药物因此副作用较少,目前来说是一种较为健康有效的镇痛方式[5-7]。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9年1~12月接收的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组使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术后镇痛,着重探讨超声引导下实施TAP阻滞的镇痛效果,详情做如下介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将本院2019年1~12月接收的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00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0~38(29.58±5.12)岁,体重范围50~100(80.12±6.25)kg。参照组产妇年龄21~40(29.75±6.33)岁,体重范围50~100(80.33±6.12)kg。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进行剖宫产手术,并签署手术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200例产妇均经影像学检查却认为足月单胎的初产妇;(2)均接受剖宫产术;(3)临床资料完善;(4)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对所用麻醉药物有过敏史者:(2)有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存在严重认知障碍及语言能力障碍无法表达自身感受者;(4)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2方法

术前准备: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均进行常规心率、血压、心电图监测,并建立静脉通路以便于麻醉药物的输注。进行消毒铺巾。

麻醉过程:产妇保持左侧卧姿势,取第2和第3腰椎间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使脑脊液顺畅回流,然后将10~12mg的重比重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人福医药,国药准字03B04101,规格10mL∶20mg(按C17H26N2O·HCl计)]使用于蛛网膜下腔,将硬膜外导管向头端插入3cm长度并进行固定,然后指导产妇平卧,当麻醉平面达到T8位置时即可开展手术操作。

研究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TAPB镇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髂脊及肋骨下緣中点处,把线性探头在髂脊和肋骨下缘中间位置在腋中线做轴位置;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针于前侧在腋中线的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做平面内技术进针;将穿刺回抽,待无血渗出时,向肌体注射20mL的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人福医药,国药准字03B04101,规格10mL∶20mg(按C17H26N2O·HCl计)],并进行超声检查确认注射成功。手术结束后连接PCIA设备,使用1μg/mL舒芬太尼,以2mL/h的输注速度进行15分钟的静脉输注,自控镇痛剂量为2mL。

给予参照组产妇术后实施PCIA镇痛,步骤与研究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人福医药,国药准字01A03101,规格1mL∶50μg×10支/盒)使用量、术后2h、8h、16h和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h、4h、6h、12h、24h舒适度评分(BC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作组间对比分析。

术后2h、4h、6h、12h、24h镇痛舒适度情况借助BCS舒适度评分进行评估:(1)患者在安静时无痛,其他疼痛情况为持续性,分值为0分;(2)患者在深呼吸时或者咳嗽时疼痛情况较为严重,分值为1分;(3)患者在深呼吸时或者咳嗽时有轻微的疼痛,分值为2分;(4)患者只在咳嗽时出现疼痛感,分值为3分;(5)患者在深呼吸时或者咳嗽时均无疼痛感,分值为4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

患者的满意度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摸底调查和评估:问卷内容涉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操作熟练度、服务态度、综合素质、护理环境等2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0~70分为不满意、71~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与满意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10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验证,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两组产妇舒芬太尼使用量比较

研究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每小时使用量为(2.33±0.35)μg与参照组的每小时量用量(3.12±0.63)μg相比明显较低,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7.751,P<0.05)。

2.2术后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术后2h、8h、16h和24h的VA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BCS评分情况

研究组产妇术后2h、4h、6h、12h、24h的BC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不良发应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2.5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超声技术近些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区域阻滞中,极大的提升了TAP阻滞的安全性和准确率[8]。剖宫产术后子宫间断性的收缩和腹部切口给患者带来疼痛,许多患者难以忍受,使产妇的情绪较为焦躁、影响乳汁分泌,对产后哺乳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9]。因此,临床上急需寻求有效的阵痛方案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阿片类镇痛药物及PCIA镇痛效果明显,但容易使产妇产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且阿片类镇痛药物会对母乳产生不安全的影响,用药24h内孕妇不能给婴儿哺乳,因此许多孕妇比较排除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止痛。张群一等[10]的研究证实:将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治疗中效果显著,患者术后VAS评分较高,舒适度性较优,有利于产妇的预后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式。本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组使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术后镇痛,着重探讨超声引导下实施TAP阻滞的镇痛效果。将TAP与PCIA联合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結果显示研究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每小时使用量为(2.33±0.35)μg与参照组的每小时量用量(3.12±0.63)μg相比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h、8h、16h和24h小时的VA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说明择超声引导下TAPB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使止痛药物使用量明显降低。研究组产妇术后2h、4h、6h、12h、24h的BCS评分分别为(1.58±0.30)分、(2.20±0.16)分、(2.42±0.30)分、(2.75±0.30)分、(3.38±0.50)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1.16±0.20)分、(1.38±0.15)分、(1.78±0.18)分、(2.12±0.28)分、(2.52±0.20)分,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研究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TAPB止痛效果较为舒适,使得患者体验到了较为舒适的镇痛效果。在不良发应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1),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这与金华峰等[11]人的研究显示:研究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BCS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参比意义存在(P<0.05),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患者在术后使用超声引导下TAPB镇痛效果较为理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镇痛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超声引导应用效果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