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临床用药分析

2022-05-30 07:48宋洋潘海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临床用药抗菌药物支气管哮喘

宋洋 潘海涛

【摘要】目的:调查医院2017~2019年因支气管哮喘住院的患者平喘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通过雕龙电子病案和曼荼罗电子病历系统,调查医生开具的104例医嘱和医疗记录,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有无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平喘药物给药剂量和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不同的哮喘病程期平喘药物的用药合理性。结果:104例病人病例中,临床无使用指征的抗菌药物占比8.65%,平喘药物的临床用药合理性占比95.19%。结论:根据此次调查分析,平喘药物的临床应用在给药频次、给药剂量、病程选择用药方面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性。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用药;分级治疗;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160-0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哮喘的病死率为1.6/105~36.7/105人。哮喘的高死亡率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最后一次发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调查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呼吸内科2017~2019年因支气管哮喘入院的104例患者,统计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给药方式及剂量,发现平喘药物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用藥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存在滥用现象。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通过曼荼罗电子病历系统和雕龙电子病案调出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呼吸内科中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从临床用药情况角度分析,并结合患者医嘱,对其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1.2 方法

通过对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呼吸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104例病例进行统计,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住院时长、平喘药物给药剂量和频次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年龄分布

在因支气管哮喘入院的104例患者病历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5例。104位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4岁,年龄最大的为75岁,患者中多为中老年例,>40岁的患者共84例,占总患者比为80.77%,≥60的患者共43例,占总患者比为41.35%。通过表格比对得出,支气管哮喘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患病率较高,见表1。

2.2 患者住院天数情况

本次调研的呼吸内科中,1~14 d 的支气管哮喘病程患者共84例,占2017年至2019年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总人数的80.77%,病程≥22 d 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3例,占比2.88%。通过表格的分析可以得出,患者多为一周至两周的病程,病情才会得到控制,支气管哮喘这种慢性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病人要承担相当病程的慢性气道炎症带来的折磨,见表2。

2.3 患者发病时期统计

该院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轻度哮喘占比35.58%,中度哮喘占比49.04%,轻、中度持续哮喘在所有患者中占比较多,重度持续哮喘占比为15.38%,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时支气管哮喘危及生命,见表3。

2.4 平喘药物统计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用多索茶碱、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的使用率在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程治疗中占比较多,分别为11.80%、20.08%、15.53%、15.32%,在个别病例中根据病人临床特点也会辅以抗过敏药物、抗胆碱药及白三烯调节剂类药物来加以控制患者病情,用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见表4。

2.5 平喘药物应用合理性统计

该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的平喘药物在不同病程时期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案其合理性占比95.19%,存在极个别病例在用药上存在不合理性,占比4.81%,仅通过数据统计,该院的平喘药物使用上是基本合理的,见表5。

2.6 抗菌药物统计

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占比18.78%,喹诺酮类总占比39.23%,具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详见表6。

2.7 抗菌药物是否具备临床指征统计

患者通过各项常规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医生对有临床感染指征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表7中有临床指征的患者92例,占总病例数的88.46%,说明该院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基本合理,但仍有8.65%的无感染指征就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存在,这种不必要的使用的不合理现象,需严加管控,防止细菌耐药,同时也减少患者的用药经济负担,见表7。

3 讨论

3.1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经过分析得出,支气管哮喘的住院患者中男性的患病率要高于女性,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而住院的老年群体居多,青壮年的患病比例相对较少,可能与青年人身体素质较高有关[1]。呼吸道感染中如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往往都会诱发哮喘的发作和加重。其中病毒性感染中,病毒作为过敏原可以在体内引起过敏性反应,破坏呼吸道上皮并增加炎症介质的释放。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但会加剧哮喘患者的气道狭窄,导致哮喘恶化,使用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通常具有缓解症状的优点。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相较于细菌性感染,要严重的多。

3.2 支气管哮喘不同发病时期用药

支气管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间歇发作和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四级。在短时间内患者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常有呼吸困难,若不经及时治疗则容易导致病情恶化,重则危及生命。根据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呼吸内科2017~2019年支气管哮喘不同发病时期的统计结果分析得出,该院支气管哮喘病患中轻、中度持续哮喘患病率较高,二者占84.62%。而根据表4得出该院平喘药物使用中,抗胆碱药、白三烯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类、茶碱类、β2-受体激动药、祛痰药居多,经临床经验分级治疗的观念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体系中起到不容小觑的力量[2],现对该院支气管哮喘不同时期用药的合理性展开讨论。

3.2.1 轻度哮喘临床用药

轻度哮喘急性发作者,可用沙丁胺醇吸入剂作吸入治疗,通常可在数分钟内起效。调查发现,该院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轻度哮喘为37例,占比35.58%,在医嘱中可以看到多用注射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注射用祛痰药物、茶碱类、口服白三烯调节剂及注射用β2-受体激动药的治疗方案居多,偶有服用富马酸酮替芬片的抗过敏药物的个案,可能是由于其是由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类型有关[3]。但在轻度哮喘临床用药上应该使用吸入给药方式,才能尽快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全身副反应的发生。在轻度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或缓释茶碱或色甘酸钠或白三烯调节剂来减轻疾患[4],所以该院在轻度哮喘治疗药物给药方式上有误兼存在过度医疗的现象。

3.2.2 中度哮喘临床用药

中度哮喘急性发作者常有夜间哮喘发作或症状加剧,因此常常需要使用长效缓释型茶碱,此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有效防止夜间哮喘发作和清晨加剧。该院中度哮喘患者51例,占比49.04%,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部分。在上述中度哮喘治疗方案的基础上[5],该院偶有加入使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富马酸酮替芬片[6],前者可以阻断支气管平滑肌 M 受体,从而达到扩张支气管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呼吸道迷走神经的张力,还可以阻断由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縮吸入刺激。后者可以防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并具有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强大作用。该院在中度持续哮喘临床用药方面基本合理。

3.2.3 重度哮喘临床用药

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或危重患者,气促更严重,静息时气促也很明显,焦虑烦躁,或嗜睡,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呼吸>30次/分,脉率>120次/分,发绀,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不明显,应立即送往当地医院。这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效果均不明显,今尽早给与静脉滴注皮质激素和氨茶碱,一般还必须吸氧等。视情况给与无创机械通气,无效者尽早行插管机械通气。该院共有重度持续哮喘患者16例,占比15.38%,住院天数上最长,疗程最长者为45天,有些重度哮喘患者不得不采取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才能效果显著,在重度持续哮喘临床用药方面该院基本合理。

3.3 支气管哮喘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本次统计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呼吸科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而住院的以老年群体居多,老年患者往往伴随着其他基础疾病,容易发生细菌感染。为了减轻炎症带来的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细菌感染常需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有感染指征而采取抗感染治疗的占88.46%,抗感染治疗相对比较合理。根据《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氨曲南和头孢吡肟为特殊级抗菌用药,需要经过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方能开具。经曼荼罗电子病历系统发现,该院使用15例氨曲南病例中全部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开具;5例使用头孢吡肟中也均为副主任医师开具,并且都经过了会诊,有药敏报告为抗感染提供依据。调查发现,无临床指征就使用抗菌药物的占比为8.65%,已相对较高,为了防止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发生,医师应先经验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送检,后根据微生物送检结果及临床症状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7~2019年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哮喘临床用药上,轻度哮喘的用药有过度医疗的现象,其平喘药物应用种类过多,剂量偏大,而中度哮喘和重度哮喘的用药基本合理。在哮喘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对初始治疗不满意,或者症状迅速恶化,或者患者具有可能导致死亡的高风险因素,则应在一定水平上进行上一级治疗。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的话,不管是从患者角度,为减轻症状正常的投入工作学习生活中,还是从医生的经验角度来讲,那么在轻度哮喘的用药方面可能会相对合理。但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无临床指征就应用抗菌药物占8.65%,医院仍然存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务处应提高对医生临床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力度,保障抗菌药物在临床更加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Winn CON,Mackintosh KA,Eddolls WTB,et al. Asthma,body mass and aerobic fitness,the relationship in adolescents:The exercise for asthma with commando Joe's?( X4ACJ)trial[J]. J Sports Sci,2020,38(3):288-295.

[2] 刘霞,尹凤先,张永祥,等 . 分级诊疗在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3):222-226.

[3] 游一中,葛卫红 . 咳喘治疗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56-58.

[4] Castro Ana Filomena Tavares E,Chucri Salim,Adler Dan,Janssens Jean-Paul.Pulmonary medicine: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Revue medicale suisse,2020,166(7):6-7.

[5] 王红燕 .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与联合多索茶碱治疗中度持续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对照研究 [J]. 中外医疗,2018,37(23):4-7.

[6] 刘佳 . 多索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4):110-111.

(收稿日期:2021-10-17)

猜你喜欢
临床用药抗菌药物支气管哮喘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研究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