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运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2022-05-30 11:09彭小婵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护理

彭小婵

【摘要】目的:论述重症高血压患者接受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后的效果。方法: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7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每组35例,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SBP、DBP水平、心率、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的護理中有着预见性的特点,能够使护理工作围绕评估结果展开,可有效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重症高血压;护理

The value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rhythm assessment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PENG Xiaoch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enzhen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rhythm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the nurs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SBP,DBP,heart rate, quality of life score,cognition score,complianc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rhythm assessmen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has predi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which can make nursing work focus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Key Words】Rhythm assessmen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Severe hypertension; Nursing

高血压患者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体位改变或长时间站立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压[1]。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引发的不良事件也会导致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需要对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并为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基于此,本次研究论述了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的方法和护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限及例数:2020年6月—2021年8月,共70例,选择样本: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高血压患者,以平均分组法将患者以参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区分,每组35例。参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6.7±5.1)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8.9±3.1)个月;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7.5±5.8)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9.0±2.8)个月。样本资料经组间对照后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落实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一般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应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并为其展开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评估方法 ①于患者右上臂位置固定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和肘窝距离相隔3cm,分别监测患者站立位和卧位血压。②卧位血压监测前患者需平卧保持5min静态休息,然后每2min测定1次血压,共测3次并取平均值。③站立位血压监测时患者需双脚站立,站立后立即测定血压,并于站立3min时测定血压。④测定患者日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血压变化情况,30min/次。⑤了解患者病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低血压发生史,掌握患者既往眩晕情况。

1.2.2 护理方法 ①指导患者转变体位,由传统仰卧转变为仰卧中凹体位,抬高床头使患者头部和躯干斜向上保持15~20°。②患者起床时需保持清醒状态数分钟后指导其缓慢坐起,5min后指导患者轻微活动四肢并逐渐站立。③指导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和血压监测仪使用方法,加强用药监督避免出现超剂量服药或短时间服药,为患者床头放置警示标志,完整记录每次监测数值。④加强巡视,为患者使用床档并将尿壶放于患者可碰触位置。⑤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配合度,缓解患者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⑥告知患者出现头晕、视物不清等情况时需立即休息并加强监护,避免患者晕倒。⑦保证膳食均衡,适当增加钠摄入量,少食多餐,餐后叮嘱患者休息至少30min,预防餐后低血压。

1.3 评价标准

①血压心率: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和心率变化情况。②生活质量:通过QOL-90量表了解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③认知程度和依从性:使用我院自制健康知识问卷和依从性评估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认知程度和治护依从性。④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了解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85分即十分满意,66~84分即基本满意,≤65分即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數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心率

护理后,研究组SBP、DBP以及HR均较参照组低(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见表2。

2.3 认知程度和依从性

护理后,研究组认知评分及依从性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会导致患者心、肾、肝等重要器官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长期服用降压药会进一步增加对患者机体器官的危害性,特别是重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范围更大,必须坚持服药配合治疗才能够使血压得以控制。对于重症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诱发这一病情的首要原因在于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循环血量降低,外周血量增加而影响了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次一些患者因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或者造血系统疾病,所以会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另外,餐后、热水浴后以及久站后均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从张素华[2]的研究中能够了解到体位性低血压的节律特点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由卧位向站立位转变时血压水平会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会在夜间升高。且祁金英,张玥,陈亚静,等[3]人的报道中提到,正常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性低于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重症高血压的临床治护工作中,需做好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充分筛查工作,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将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中,从而有效减少因体位性低血压所引发的不良事件[4]。

预防重症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而为了让患者能够受到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就需要通过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了解其特征,从而能够筛查出重症高血压患者中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方便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其发生。对患者夜间体位进行调整能够降低肾动脉压力,进而能够降低夜间血压,抬高床尾能够预防下肢出现血液淤积。年龄的增加导致高血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增加,但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则无明显变化,因此,患者在身体姿势变化的初始阶段容易降低血压,随着站立时间延长,血压可自行逐渐调节至正常[5]。所以叮嘱患者缓慢起床并在其下床时协助其起身能够降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避免患者跌倒。由于降压药物的个体反应不同,部分重症高血压患者会因药效、药物代谢等差异性而出现低血压,因此严格规定用药时间、合理调整用药量并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也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发生,与经口摄入的钠含量过低、水分过少、饮食量过多或过少、餐后立即运动有关[6]。因此除了要让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按时作息,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做到低盐、低脂,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7]。这样能够防止患者出现排便不畅、长时间如厕的情况,以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同时有部分男性老年患者因前列腺增生问题,造成夜间小便次数增加,因此需要强化夜间巡防,并为患者准备尿壶,避免多次下床引发体位性低血压[8]。另外,坚持运动也有利于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但是对于重症高血压患者而言应当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体位变动频繁,需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最终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生活质量、依从性、认知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高血压患者而言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这一病症亦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加强对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以围绕评估结果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坤.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2):172-173.

[2] 张素华.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9):81-82.

[3] 祁金英,张玥,陈亚静,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与护理风险防范[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5):1269-1273.

[4] 秦莉.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6):966-968.

[5] 李芸蕾.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54-255.

[6] 杨秋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4):74-76.

[7] 孙春红,李飞,李雯.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运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 40(20):3775-3778.

[8] 徐时仙,王成珍.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6):116.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