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睡眠情况分析及护理应对措施探讨

2022-05-30 11:24游学峰
健康之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睡眠质量

游学峰

摘要:目的 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睡眠情况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选2020年7月~2021年7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情绪、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术;护理措施;睡眠质量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导致,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脑功能异常,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临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传统开颅手术会导致患者受到较大创伤,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动脉瘤介入术被运用到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研究发现[2],该治疗模式虽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特点,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对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常规的护理干预缺乏对患者心理与细节的关注,导致患者在治疗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消极心理情绪,对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综合护理则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与细节的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本文就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分析,现作出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27±6.16)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09±7.53)岁。两组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相关指征。

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患者家属不愿配合;严重昏迷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加强对患者生命指征的关注;主动与患者家属就术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同时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休养;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干预,耐心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床头抬高15~30°,以促進机体静脉回流,降低脑水肿程度与颅内压力;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绝对卧床静养,直至术后第2d,同时限制患者术后3~4周内的体力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定时给予患者下肢腓肠肌按摩,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休养中,需要确保病房环境的安静,同时嘱咐患者避免用力排便与剧烈咳嗽,切不可过早下床活动等。护理人员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措施,促进痰液排出。确保患者日常饮食有足够的热量、维生素与蛋白质,注意清淡易消化,必要情况下可给予缓泻剂促进患者排便等。

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1)脑血管痉挛(CVS)的观察。通常情况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等情况多发生在脑出血后2~3d,而在7~10d内会达到高峰,并于2~4周内逐渐缓解。通常情况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患者上脑池内积血量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观察,并对以下几点特别关注:①是否存在CVS前驱症状。研究指出,SAH症状在经治疗或休息好转后再次出现或加重,患者白细胞可出现持续增高表现,并伴有持续发热。②患者意识可由清醒逐渐向嗜睡或昏迷转变。③根据患者脑血管痉挛部位的不同,患者可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症状。④患者伴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表现时,则需要注意其瞳孔大小以及光反射表现,并做好相关的记录。(2)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监测。①血压监测:当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其血压的变化可导致脑灌流量发生改变,从而诱发CVS的发生。因而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并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对于无高血压史的患者,则需要将SBP控制在高于基础血压10~20mmHg水平,同时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变化,避免反常恶化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对患者心电图进行检查,确保其无心肌缺血症状。对于存在高血压史的患者,可采用硝普钠微量泵进行血压控制,期间需要注意避光注入,并控制患者术后SBP于160~180mmHg。②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患者吸氧浓度进行控制,维持血氧饱和度在0.95左右;患者吸氧治疗时不可吸入高浓度氧,避免脑血管痉挛症状的加重。③中心静脉压监测:充足的血容量可使患者心脏负荷达到最佳水平,有利于增加心排量,从而维持血压稳定。同时,术中或术后需要对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及深静脉置管监测CVP。④红细胞挤压(HCT)监测: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给予患者静脉输液的方式,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与组织供氧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每日控制对患者输液量在3500~4000ml,从而对血液进行稀释;每日对患者血常规指标进行监测,控制红细胞比容在27%~33%之间。(3)腰大池置管护理:腰大池置管主要目的在于对血性脑脊液进行排除与颅压监控。将血性脑脊液排出后,可有效减少CVS的发生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脑脊液性状,并对引流袋位置高低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对引流量进行控制的目的。(4)用药护理:在对患者药物治疗时,脑组织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对脑血管痉挛导致的缺血性神经损害进行预防。但由于该药物对血管刺激相对较大,输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血管是否存在刺激反应的观察,查看是否存在疼痛或静脉炎等。

1.3 观察指标

(1)负性心理情绪对比。包括焦虑度评分(SAS)与抑郁度评分(SDS)。

(2)睡眠质量对比。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3)生活质量对比。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

(4)疼痛程度对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评估。

(5)護理满意度对比。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负性心理情绪对比

观察组患者SAS、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睡眠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研究指出[4],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生活环境、并发症、疼痛等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加强了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从而及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进行控制,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过加强对患者疼痛护理与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消极心理情绪,降低了患者疼痛感,对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患者生命指标的监测,给予药物治疗干预,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康慨,黄昌仁,陈礼刚,等.不同时期血管内介入栓塞对Ⅲ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28(6):366-369.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睡眠质量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对策